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广东茶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现状
作者:黄华林 李家贤 何玉媚 赵超艺  期号:第5期 来源:广东茶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保存  利用 
描述:广东地处华南中心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地方品种和野生茶资源,如粤北的白毛茶、粤东的高香型凤凰单丛、粤中的可可茶、粤西的白云茶以及分布在各茶区的客家中小叶茶资源和特色苦茶等.经过几代茶人的努力,目前收集和保存了1200多份茶树种质资源,为茶树品种的创新选育、深加工利用,奠定了物质基础.
清代“大学文凭”亮相 取得须花88两白银 一张保存完好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川客家  文化论坛  清代  大学毕业证书  白银  咸丰  研究中心  保存  客家人  周年纪念 
描述:你见过古代的大学文凭是什么样吗?和现在的大学毕业证书有什么不同?2009年12月14日,在四川客家文化论坛暨四川客家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上,一张保存完好的清代咸丰年间的监照相当抢眼——这就是当时的大学毕业
潮汕话的发展现状及保护
作者:黄熙伟  期号:第7期 来源: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无形的文化资产刻不容缓。
文化资产的经济转化:以桃、竹、苗茶产业为例
作者:张翰璧 张维安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产业  经济转化  文化资产  经济全球化  十九世纪末  工业生产  文化特质  发展趋势  文化产业 
描述:既遥远又抽象的国与凰之上的过程,不仅影响到个别的国家与区域,同时也对一般个人产生不小的冲击;全球化不只创造出跨国的生产线,制造规格化的产品,也间接促使在地化的发展趋势,以在地化的特质作为文化产业的利基。[第一段]
天府古镇 资中罗泉
作者:陈智勇  期号:第6期 来源:当代职校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保存  长街  天府  历史文化名镇  民居建筑  风火墙  沱江  客家  川中  支流 
描述:罗泉依山傍水,深藏于川中沱江支流珠溪河畔的群峰峡谷之中。当地民风纯朴,古代民居建筑保存完整,是中国100个千年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一条五里长街,两边全是竹、木、泥串架结构的绣楼和板铺式青瓦建筑,雕梁画栋,工艺精美,
客家工艺文化产业创新与再造之研究
作者:刘焕云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工艺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再造 
描述:客家工艺文化保存与发展,必须把握历史的契机,了解客家文化之内涵与现代人追寻产业创新发展的心态,用新的经营管理与营销理念,带动客家文化之创新,复活客家传统工艺产业;对于拥有丰富工艺等文化资产的客家民系,可针对现有工艺特色传统,加以辅导并推动再造,以文化创意产业模式,再造客家工艺特色产业。
安远发现一片古树林
作者:刘锦明  期号:第2期 来源:国土绿化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树林  生长历史  覆盖面积  安远县  江西省  平方米  围屋  客家  保存  赣南 
描述:片古树林是赣南客家人居中保存最完好、生长历史最悠久的水土涵养林。[第一段]
节庆活动与地方民俗文化保存和发展:以台湾地区大甲妈祖文化
作者:陈晓彦  期号:第4期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甲妈祖文化节  客家桐花祭  地方民俗文化  台湾地区 
描述:,获得跨地域乃至全球性的竞争力与接受度。不少极具民俗特色的文化传统和产品,虽然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标识,但通过节庆活动打造可被本地区和本族群认可的"新传统",有助于将分散的、隐形的民俗传统串联起来,用开发的思路来促进民俗的保护,更好地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再生。
山居岁月-新竹客家饮食文化及体现
作者:邓之卿  期号:第4期 来源:餐旅暨家政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饮食  文化 
描述:面」。4.由禮儀與習俗反應「特殊場合的客家飲食意涵」。5.由飲食再造來展現「客家飲食新風貌」。本文並透過現代客家飲食新舊之間的傳遞,反思客家飲食傳承與創新的文化意義,以及未來客家飲食文化保存與發展。
大美培田:十大“中国最美的村镇”之一
作者:观渡  期号:第10期 来源:航空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培田  大美  客家人  建筑瑰宝  耕读  飞檐  雕刻  自然地理特征  保存  村镇 
描述:培田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的西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建筑群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民间故宫"、"客家庄园"。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耕读为本"的客家精神,成就了培田八百年的辉煌。走进培田,你就进入温馨的家园,走进了客家人的沧桑,走进了人与自然相谐的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