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333)
报纸(6263)
图书(1506)
学位论文(1241)
视频(802)
会议论文(357)
图片(45)
人物(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7333)
报纸 (6263)
图书 (1506)
学位论文 (1241)
视频 (802)
会议论文 (357)
图片 (45)
人物 (4)
按年份分组
2015(815)
2014(9344)
2013(1277)
2012(1309)
2011(1285)
2009(695)
2008(566)
2007(357)
2005(84)
按来源分组
其它(2783)
梅州日报(1771)
赣南日报(350)
嘉应学院学报(142)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7)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5)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西安社会科学(2)
世纪桥·纪实版(1)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1)
苗栗樟脑产业的镶嵌与转型-以东华樟脑厂为例
作者:赖怡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樟脑产业  客家族群  族群分工  镶嵌  转型  个案研究  东华樟脑厂 
描述:舊留在樟腦產業場域的企業經營如何被建構與轉型。研究方法以歷史比較法、個案研究法與訪談法為主。歷史比較法的運用在於比較不同經營背景脈絡下的生成變化;其次,以個案研究法針對東華樟腦廠作詳盡的經營脈絡探討;再以訪談方式獲取東華樟腦廠相關經營背景的資訊。透過「制度鑲嵌」、「轉型建構」、「族群分工」三大面向探討樟腦產業發展變遷脈絡與客家族群經濟,研究發現歸納如下:(一)樟腦從功能尚未被發跡轉變為競爭掠奪目標產品時,引發國家施行專賣與外國資本勢力介入,形塑其獨特的鑲嵌特性。當此鑲嵌環境改變,且不再有高度支配性及既有市場萎縮時,樟腦產業轉變為企業經營型態;(二)當樟腦產業走向夕陽化,國家不再介入,外國資本勢力也不再干涉,供需秩序改變,樟腦產業不再以鑲嵌為主時,樟腦業者需自行建構市場,而在企業經營夕陽化時業者需要透過轉型獲取永續經營的機會;(三)觀察東華樟腦廠的企業經營與轉型過程發現,其三代經營者的經營型態因經營環境背景迥異而有所不同,而其轉型類型是以「管理過程」、「政府政策相關聯」、「產品有突破性發展」為主;(四)族群分工於採樟之初就已存在,當樟腦產業市場萎縮與臺灣總督府教化原住民後,為了經濟利益而發生衝突的情況減少,族群分工的情形日漸不顯著;(五)在企業經營時,樟腦企業的客家文化內涵表現在桐花祭的參與以及產品設計、空間擺設上,但並非每家所呈現的客家文化層次是一樣的。
广东梅州泮坑历史村落形态调查与保护研究
作者:宋亚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泮坑  历史村落  形态  调查  保护 
描述:一。在思考怎么样保护历史村落、促进历史村落发展之前,应审时度势,看清楚、弄明白历史村落的形成演变过程和当前发展状况。故而,本文通过对客家地区梅州泮坑村这一典型案例空间形态的调查,并找出村落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策略;以期能够找出客家地区城市边缘区历史村落形成演变的规律,推动历史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的进程。本文将着重论述以下几方面内容:一.通过对泮坑村基本情况和村落发展所依托的外部环境的初步分析,对泮坑村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状况进行深入调查,以便了解泮坑村落形成演变的深层次原因和空间形态的深入内涵。二.分析泮坑历史村落周边的地理环境,详细解析泮坑历史村落的选址、整体布局、街巷、建筑以及其它空间景观要素,详细阐述历史村落空间形态的营建,并对村落整体历史文化价值进行评估。三.从历史村落的社会形态、空间形态等方面系统归纳和总结泮坑历史村落的形成演变特征,详细解析其街巷体系、建筑空间形态的转变特征,初步探讨了其空间形态特点。四.对泮坑历史村落的管理机制状况进行调查,归纳总结出各不同主体对泮坑历史村落发展的意愿和态度。经过对泮坑历史村落社会形态、空间形态、发展状况的系统调查,找出泮坑历史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泮坑历史村落发展的策略和保护思路。
多民系交集背景下惠州地区传统聚落和民居的形态研究
作者:吴少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惠州地区  传统聚落  传统民居  民系  典型特征  非典型特征  融合 
描述:统聚落和民居建筑的研究,是立足于广东三大民系──广府、客家、佬,在这里交集的特殊历史背景。从社会文化学入手,探讨不同民系的聚落、民居在远离各自文化的核心区,来到一个文化的边缘交汇区,如何适应新
走近赣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五 于都“茶篮灯”:独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谢慧 段观连 记者钟蕾 “十二月倒茶过大江,脚踏船头忙忙走。脚踏船头走忙忙,买了细茶转家乡。十一月倒茶雪花飞,雪花飞飞飘郎衣。郎在路上做官转,妹在家中等郎归……”随着一阵甜美嘹亮的歌声,七八个身穿彩服、腰系彩带、手持纸扇、肩挑茶篮的男女踏着轻快的步伐翩翩舞起。轻松灵动的舞步,伴着二胡、唢呐、锣
中华文化在新加坡的传承与发展:以华族春节为个案
作者:亓延坤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加坡  华族春节  中华文化 
描述:《源》等为主要参考文献,结合报刊、网络、专著、论文等相关资料,分“新加坡华族社会春节文化活动的平稳发展”、“新加坡华族社会春节文化活动的式微”、“新加坡华族社会春节文化活动的重生与新发展”三部分阐述了春节民俗节日文化在新加坡传承与发展的情况,以期从一个角度深入理解中华文化在新加坡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指出,主要祖籍为闽、广府、潮汕、琼、客家等地的新加坡公民,在新加坡特定的自然人文脉络下建构新的华人社会的过程中,同时也发展了华族春节等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资源,并将之升华为国家的文化资源,成为今天新加坡华族文化乃至新加坡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200年的历史积淀,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形态,已发展成为新加坡华人社会的集体历史记忆,并将继续扮演华族文化薪火传承载体的角色。
法兰兹.舒伯特艺术歌曲《纺车旁的葛丽卿》之分析与诠释
作者:林律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法兰兹  舒伯特  纺车旁的葛丽卿 
描述:〈音樂頌〉,作品八十八,第四首 〈紡車旁的葛麗卿〉,作品二,第三十一首舒曼 三首歌曲選自《女人的愛情與生命》,作品四十二 一、〈自從我見到了他〉 二、〈他,是所有人中最美好的〉 四、〈你,戒指在我手上〉布拉姆斯 〈你的藍色眼畔〉,作品五十九,第八首 〈永恆的愛〉,作品四十三,第一首莫札特 帕米娜之詠唱調〈啊!我知道了〉 選自歌劇《魔笛》韓德爾 克莉奧佩特拉〈我為我的命運哭泣〉 選自歌劇《朱利亞斯.凱撒》中場休息普契尼 柳兒之詠唱調〈大人,請聽我說!〉 選自歌劇《杜蘭朵》威爾第 雷奧諾拉之詠唱調〈為我擔心?─乘著愛情的玫瑰色翅膀〉 選自歌劇《遊唱詩人》德布西 三首歌曲選自《被遺忘的短歌》 一、〈沉醉迷戀〉 二、〈我心在流淚〉 四、〈旋轉木馬〉新疆維吾爾民歌 一杯美酒黃自 思鄉貴州民歌 茶山情歌廣東客家民歌 落水天
地方特色产业竞争力之研究-以新埔柿饼为例
作者:邓闵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钻石理论  地方特色产业  新埔柿饼 
描述:、獨特性、文化性,創造新的觀光旅遊經濟,協助傳統產業的升級與轉型,讓生產活動更有效率,也提升產品的品質。新埔柿餅產業是地方特色產業成功轉型的典範之一,也代表了客家飲食文化與刻苦耐勞的一種體現,基於此,再將產業分析中的鑽石理論與其相結合,試圖以全方位的角度來重新檢視新埔柿餅產業之競爭力為何。本研究主要是採質化方法中之深度訪談法,針對地方特色產業中的新埔柿餅產業中,規模最大的四家業者為主。本研究結果發現,良好的自然環境與柿餅節的舉辦是新埔柿餅產業成功之關鍵;而業者與政府單位、農會之間關係不夠緊密;業者無提升知識力之意圖,導致無法提升新埔柿餅產業之競爭力。
汀江上游绿色屏障完成造林2万余亩 绿化美化重生态 保
作者:陈天长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通讯员 陈天长) 今年以来,长汀境内汀江上游的大同、策武、濯田等乡镇完成造林绿化1.06万亩,河田镇实施老头松改造施肥2000亩。从2008年以来,长汀县汀江上游绿色屏障建设已完成植树造林20816亩。 汀江发源于长汀与宁化交界处,流经长汀境 内151公里,沿江9个乡镇。2008年,长汀
我市举行媒体见面会 陈小山通报第二届名优农产品展销会、梅台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陈潮华涂样生特约记者梅新)昨日下午,我市举行媒体见面会,向来自中央、省、港澳地区及本地的10多家新闻单位的30多名记者通报第二届名优农产品展销会、梅台农业合作交流会暨客家美食文化节相关情况。市委副书记陈小山通报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副市长邓建华主持媒体见面会。 据了解,梅州市第二届名
广东典型地区骑楼立面差异及发展模式:以广州、开平、梅州、韶
作者:柯登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骑楼  商业建筑  街道元素  地域文化 
描述:式、建筑材料、立面构图及组合类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区 域对比的方式揭示各地骑楼立面形态差异并分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在立面分类 评价的基础上,文章以立面属性作为切入点,结合其地域分布阐述立面类型与地 域分布的关系。分析发现骑楼在市域层面的空间分布呈现开平的“沿江带状分布 (同类串联式)”、广州的“沿江带状分布(不同类串联式)”、梅州大埔县的“沿 江网状分布”三种结构形态;在街巷层面则呈现与商业因素紧密相关的沿江圈层 辐射、核心扩散两种空间形态。 影响骑楼立面形态及空间分布差异的因素是多样的,不同因素在不同地区影 响力有强弱差异并影响骑楼发展过程,对此本文总结三类典型区骑楼立面的发展 模式:侨乡文化特别区的开平模式--由华侨推动的“二次选择模式”及宗族制 度影响骑楼发展,各骑楼群沿江分布且立面形态复杂、构件西式化程度高;广府 文化核心区的广州模式--传统岭南文化与西方文化激烈碰撞,政府制度引导骑 楼发展,骑楼立面样式多样并较为规范,是多因子持续推动的发展模式,同时老 城区强大的经济吸引力影响了周边其他骑楼群的发展,不同类别的骑楼群沿江分 布;粤北客家文化区的梅州及韶关模式:梅州骑楼发展深受山区文化影响,骑楼 立面实现形态中式化、材料本土化,属于本土主导的发展模式,而客家人传统的 居住方式影响骑楼空间分布并形成异类聚点沿江分散式分布结构;韶关骑楼的发 展属于移民影响式--由于政治事件驱动带来大量移民,移民把当地成熟的骑楼 直接“植入”韶关,其后受单一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骑楼立面简洁而缺乏发展 动力。最后文章根据广东骑楼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造发展的建议并得出四点结 论:三类典型区骑楼立面形态差异表现为沿海、沿江地区与内陆山区的差异;三 类典型区骑楼立面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反映经济基础的地域差异;虽然骑楼立面 形态的演变为“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种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不同 地区其主导动力存在差异;骑楼立面的演变过程是功能适应及文化基因重组的过 程。通过研究以期补充学术界关于骑楼空间分布及演变方面的理论,为骑楼的更 新改造提供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