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粤人视“务实”二字力重千钧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黄金时代(社会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民的尊重,又不掩饰自己的观点,给人印象深刻,其“广东人优点是务实,缺点是太务实”之论,不也是求真务实作风的真情流露吗? 法国史学家、哲学家丹纳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 吾粤务实之风由来已久,“务实”作为粤入主要价值观,吸收了中华文化实事求是的养分,且受欧风美雨浸润,有自身的地理环境、历史和传统之根撑着。 离开缔造文化的人群而谈论文化特性,无异于在沙滩上建造高楼大厦。追溯岭南文化务实之风的根源,最好从人的因素开始说起。 岭南的第一代移民,无疑是岭南文化的“开山祖师”。这群“开山祖师”,就是2200多年前秦始皇的数十万南征大军。他们绝大多数是来自中原的赳赳武夫,少数人是随军文书、官吏、工匠、工程技术人员,而非耍笔杆子的文人雅士或者著书立说的诸子门生;他们远离故土,深入当时生产力十分落后的野莽之地岭南,秦朝灭亡后他们归家无望,只能跟随统帅赵佗在岭南落地生根:他们白手起家,首要任务便是解决生存问题,也就是解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问题。 我们不妨设身处地,站在南下秦军的角度去思考其处境,当时岭南地区的物质条件之恶劣,让广东最早的移民们深深体会到生存的艰难,因而这帮军人只能务实而不可能务虚,他们只能讲究实在,而根本不可能追求游离于物质之外的一切“虚”的东西。 所谓物质决定精神,创始岭南文化的人群和岭南文化的基因,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务实”的烙印。 务实精神为粤人骄傲 2200多年来,岭南文化的血管里顽强地流淌着“务实”的血液。不管环境和时代如何变迁,粤人始终固守着务实之风。 古时交通落后,岭南与中原天各一方,且有五岭阻隔,一道皇帝圣旨从京师加急送到广州,中途不知要累死多少骏马。这种“山高皇帝远”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岭南受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像其它地域那样深且广,加上岭南文化在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之前便己成雏形,因而“儒性”相对淡薄,儒家文化中注重形式、讲究等级出身等“务虚”观念对粤人的影响不大,也自始至终没有成为粤人的思想枷锁。 从明清到近代,因广东处于大陆与海洋的交接点,又由于对外贸易频繁,西方人的坚船利炮总是从这里打开缺口。饱受屈辱的经历,也使粤人更懂得“务实”的价值远在“务虚”之上。 粤人信奉并践行务实精神,实在是人群、环境与时代相互作用的结果。粤人的务实,既是环境与时代造就的,也是血泪熬出来的。 有人认为,粤人天生缺乏一种务虚的“政治素质”,而搞经济建设、商品经济,务实的粤人个个是无师自通的行家。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近代与现代,中国的变化,总是从南粤开始,不管变化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广东是中国近代先进思想、革命理论、文化、教育、科技、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的策源地、发源地、先驱、先行者和大本营! 近代以来,正是源自广东的先进文化思想、变革和革命,辐射全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对中国的革命、思想、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的贡献之大,影响之深,任何一个省市不可比拟! 为什么中国近代政治的改造与思潮的变革由广东的有识之士掀起狂潮呢?不能不说,这种改造与变革是由务实精神推动的。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27年北伐,广东是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前线、新事物传入的窗口、近现代维新、革命的策源地。近代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之后,一直被视为边缘文化的岭南文化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粤人得风气之先,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还受困于浓厚的封建思想时就已主动向西方学习现代科学与民主思想,寻找救国强国的真理,从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广东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得到革新发展的岭南文化从广东辐射全国,在近现代中国现代化民主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务实”二字,力重千钧 在改革开放年代,粤人的务实精神更多地体现为“敢为天下先”。从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看来,广东变成什么样子,将是中国未来变化的重要指标。 广东文化名人徐南铁说过,广东的务实之风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吻合,是对虚夸时代的反驳,是社会从政治至上转向经济为先的需要,是破解计划经济困局的良药。由于广东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务实”就作为广东的经验而成为整个中国对粤人的概括和赞赏。 粤人很少扎堆谈论国家事务,或关注和议论他人生活,他们脑中想的多是我得做什么,而不是我得去想什么。“务实”二字,力重千钧。欲当大任,须是笃实。搞建设,谋发展,须有实事求是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兴求真务实之风,戒形式主义之弊。在改革开放的最 大“实验场地”,粤人将岭南传统文化中的“务实”因素发挥到极致,创造了“多干少说”、“只干不说”、“先干后说”等发展经济的原则。 比如,当全国大小城镇纷纷大兴土木,兴建政府大楼、花园广场的时候,广东则忙着大搞工业。如今,若从城镇面貌上论断,广东的面子似乎挂不住。但广东人不在乎,只要真金白银到手,管他什么面子不面子。 不久前,一位作者在新民晚报发表了《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 一文,引来上海市领导过问此事,责任编辑被停职。有趣的是,广东省民革副主委、省政协常委刘纪显在广东省第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30多年来,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节目总爱拿广东人的语言来取笑,这种通过语言丑化、矮化广东人的做法对广东人不公平。对此,不少非老广、在粤新客家纷纷为老广们打抱不平,认为春晚节目里的广东人形象偏于负面,若不是歧视,也是一种偏见。而大多数粤人则一笑了之,表示“无所谓”,他们并不在乎别人怎么说,而只在乎自己做成了什么。 这种现象,颇为传神地表现了粤人的务实精神。由于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明显地体现在粤人身上,他们的行事作风低调而务实,很少夸夸其谈,或就某件大事大加感慨或评论,也很少有闲情逸致的去抒发情怀,但却会一直关注和关心着。他们面对纷争的态度是用行动来表达,方式很清晰很实在,然后在外人的一片嘈杂声中继续做着实实在在的事情。 这就是粤人,视“务实”二字力重千钧的粤人。
财讯第390期
作者:暂无 期号:第390期 来源:财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长概念 龙年八档最佳股票/林果契 6.房市》张欣民:价格回归供需基本盘 马当选,房地产软着陆/张玮欣 龙年财富运势解码: 1.一尾活龙还是龙困浅滩 人算不如天算!2012运势大检视 2.林百里
风华艺霞 “台湾宝冢”的歌舞传奇
作者:暂无 期号:第38期 来源: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都不见踪影。西门町,我以为跟着纪露霞老师当年演唱的足迹,这几年来也慢慢摸熟了这商圈曾经埋藏的歌声魅影,但却不然。至少今天要见的艺霞歌舞团是这年来才知道的被人们遗忘的土地的动人流行文化力量。我见着了,一个优雅白发苍苍的灵魂,蔡宝玉,八十几岁的老人了,轻声细语地诉说着那个家族经营艺霞的年代,仿若昨日,身为创办人王振玉的妻子,也是艺霞团长,那些奔波为着一团上百人的全省巡回演出的张罗,忙碌,跟着票房兴衰同喜同忧。 一场演出改变的家族命运 一种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家族企业,非意图的意图性,造就了一代艺霞传奇。里面还有许多令人尊敬的灵魂:王振玉的妹妹,王月霞,艺霞所有编舞,节目选曲的总负责人,早逝的台湾杰出舞蹈家,师事林香芸。观赏艺文表演,对一般人而言,本是补充精神粮食,或茶余饭后与人交流的话题尔尔,但在上世纪60年代的台湾,王家却因为观赏了一场表演,改变整个家族命运,乃至台湾歌舞剧历史。 1958年,日本东宝歌舞团的表演,在台北远东戏院热闹登场,来自大稻埕的王振玉、蔡宝玉夫妇,以及兄长王真、梁桂枝夫妇前往观赏,当时王家的女儿王月霞,正在林香芸所创办的舞蹈研究社里研习民族舞蹈,王家兄弟看完东宝歌舞团的表演后十分神往,想说在台湾是否也能组建一个这样的表演团体?在那个脱衣舞盛行的年代,编排一些老少成宜的节目。于是有请妹妹的老师与其夫婿卢友仁担任编导及舞台监督,以正统芭蕾舞与民族舞蹈为号召,招募50名团员,展开为期一年的基本动作训练,芸霞歌舞剧团于1960年在台北第一剧场首演,初试啼声却遇到二十年来最低温的寒流,所幸各界热烈的赞誉鼓舞王家这项决定。第一期表演结束后,由王月霞接棒舞台统筹与编舞的任务, “芸霞歌舞剧团”亦从此更名为“艺霞歌舞剧团”。 我在西门町电影院看薛常慧制作的艺霞纪录片时,最吸引我的就是那资料欠缺出现短暂的王月霞,艺霞的艺就是取自她的名字。作为整个纪录片的“刺点”,令人心动(痛)的那点,一张王月霞在中山堂演出的祝贺花篮黑白照片,一直排到照片的最近头。那是对一个台湾舞蹈家的衷心礼赞,但却像艺霞这被遗忘的历史,当年的彩色人生褪色为淡出苍白。她的早逝姿态有着太多属于土地的深藏与疑问。 我在与王振玉的蛭女王淑9即(艺霞助教,表演者与教导舞蹈基本动作者)聊天时,她聊到了对于王月霞的思念,才知道在月霞因为积劳成疾洗肾过世后,王淑卿接下同样工作后的高难度与辛苦。一种对于不可复制的才华的景仰。我想。这正是我看整个艺霞纪录片感觉到的缺憾,天纵英才已逝,即使恢复过去的舞码,只是一种基于感情的凭吊。 台湾社会流行文化的大杂烩 艺霞歌舞剧团的成立,卷动了整个家族的人力投入,从行政管理到票务、会计,舞台、服装的设计,全都由王家兄弟姐妹及其伴侣、子女分工包办,齐心协力打造这个梦幻王国。刚开始由于参与团员与工作人员的人数过于庞大,加上脱衣舞表演夹杀,尽管清新而场面华丽的表演颇受好评,却仍是亏损连连,常常这顿大锅饭吃完,就要为下一顿饭的菜钱发愁,工作人员没有钱买烟,只能在散戏后,捡拾观众席的烟屁股,用日历纸重新搓卷成老鼠尾烟解馋。 为了“台湾宝冢”的美誉,王家咬牙卖楼维持,无论如何也不愿降格以求,工作人员义气相挺,即使没有薪水可领,也留下来共度时艰,直到有企业出手支援,舒缓资金吃紧的压力,并开始在较小的乡镇巡演,增加演出档期。 和日本的宝冢歌舞团一样,艺霞也全部招收未婚的女性团员,叫作“霞女”;艺霞的戏迷,就叫作“霞迷”。而且,艺霞歌舞团在台湾首开有机关开合的华丽舞台布景和演出服装之风,服装一套成本价动辄四五万元(当年公务人员月薪大概6000元);几个小时的表演节目,舞台布景都会快速正确换到位,甚至连喷水池造景都会在黑暗中快速上下舞台。 而迷倒男女老幼的霞女,亦是全靠脚踏实地的表演训练与严格的生活管理而来。当年艺霞的训练和管理都是用军事化制度,所有团员住宿舍,吃大锅饭、睡大通铺,排练期间周一到周六每天早上练基本动作,下午排练公演的节目,晚上是发声和歌曲练习,期间,团员还要找空缝加工,替自己的戏服缝亮片等细部整理。团员一概团体行动,单独外出要写请假单,霞迷也无法直接和霞女接触,要送花、礼物都要先经过工作人员检查,才转交到霞女手里。每年排一套节目后就开始巡演,一年365天只有在巡演结束后才放假半个月,之后霞女们就要再次集合开始训练。当时艺霞规定,只要结婚就必须离团,因此每年招考新团员,不少对舞台怀抱绮丽梦想的少女蜂拥而至。可惜当年社会风气未开,多数家长仍视艺霞为“戏班”,舞团所能挑选的团员有限,与日本宝冢的后备力量相比就天上地下。 王月霞并且让我想起另外一个当时台湾杰出舞蹈家蔡瑞月,只是月霞所创造出来的艺霞舞码多了一份台湾本土味。不同于蔡瑞月的师承自日本而创造的高尚艺术性舞码,艺霞是一个全然立基于当时台湾社会流行文化的大杂烩(虽然号称台湾的宝琢,那只是形式,内容则是真正台湾制造):将上世纪60-80年代的台湾流行歌曲,如来自收音机与电视里的最新流行的台湾歌谣,国语流行歌,歌仔戏等融入舞码,一套节目里面有唱歌也有跳舞,古装与时装兼容,而现代、民族、芭蕾与爵士等各种艺术形式舞蹈都能在演出中看到,王月霞当时是一年编一套舞,但有时会加码(如1970年10月至翌年3月的在香港的连续爆满三个月时期,应观众要求看新的舞码,月霞特地从台北飞到香港九龙明爱中心即席编舞,同时也在皇都、乐宫演出。1971年又应邀至港九连续公演五个月,成为艺霞的最为辉煌的全盛时期。香港,也就这样奇特地成为艺霞人的潜意识回忆核心),然后在全台各地巡回公演(通常初一时在台南市首演)。 曲终人散开启下一站流行 艺霞首度的香港行,原本只安排一个月的档期,因为场场爆满而延长为半年,记者每天守候在团员住的饭店,大篇幅报道艺霞精彩的表演。知名艺人梅艳芳的母亲,当年因为看了艺霞的表演,认为女儿低沉的嗓音,很适合唱当时台湾的流行歌曲,便创立了“锦霞歌舞团”,让当年才出道的小梅有发挥的舞台。迷倒群众的艺霞旋风,也刮起歌舞团纷纷成立的跟风,王家严谨与求新求变的态度,使艺霞独领风骚的地位仍然屹立不倒。 艺霞的成功主要是能和当时社会脉动合而为一,是一种从日常生活中锤炼出来的雅俗共赏的歌舞团流行舞蹈,王月霞有一种惊人的化流俗为艺术的能力,她的艺术与人民合而为一,当年人们竟然愿意花250元新台币,只为了看一场艺霞,而当时一碗阳春面的价格仅仅是两块半。原因是艺霞的掌握流行的歌舞完完全全掳获了当时观众的心。 从香港载誉归来后,艺霞相继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名气更加远播,与东宝、松竹并列远东三大歌舞团之一,在高雄今日育乐中心表演时,因为来观看表演的观众挤得水泄不通,全新装潢的冷气没两天就坏掉。正当艺霞在南部巡演时,满档的表演场次,使得王家老母出殡的时间都得延后,为了纪念母亲,特别优待70岁以上老人观赏表演免费,携老扶幼前来戏院观赏的温馨画面,平添艺霞不少佳话。 艺霞针对不同族群观众设计的内容,老人家爱看的古装剧、青壮年喜好的流行歌曲舞剧,小孩引颈期盼的卡通大会串;巡回到不同乡镇设计的客家、原住民等民族舞蹈,让霞迷们各有所好。在那个时代,艺霞巡演都人山人海,还有妈妈级霞迷全程跟着捧场。当时艺霞的台柱“小咪”,是不可多得的花旦、小生和丑角兼攻的明星,拥趸无数,常有戏迷拿金银细软往台上砸送。如今的台湾艺人白冰冰就曾表示小咪老师是她最崇拜的人,从小就喜欢看她的表演,一心想和她一样做明星。后来艺霞解散后,小咪迫于生计转投歌仔戏舞台,如今仍然是资深的歌仔戏明星。 这个独立由民间支持的表演团体,直至舞台总监与核心管理人员均相继过世,在巅峰时期画下句号。王家经营艺霞24年来的心血结晶,俨如台湾近代庶民流行文化的集锦缩影,至今仍在霞迷追忆中闪闪发光。 艺霞是属于欢乐的爆满,视觉的前卫盛宴,听觉的后现代拼贴。历史,有时候在前的会成为在后。但灵魂离开后,艺术也只剩形式,月霞死后,这出戏注定就要散了,那葬礼上摆满了花篮素白花朵落英缤纷满场爆满的掌声如泪雨下。长久以来社会学的访谈技艺训练了我的心灵行踪的绝对隐藏,我当时心中的悲凉并不曾轻泄,那是属于我与台湾历史的一段私密的邂逅,未曾谋面的艺术神交。我在众人之中说话,吃点心,微笑,聆听,问问题。我说了很多话仿佛什么也没说。我看见自己浮在半空中俯视着这些活着的仍有所追寻盼望
那一场华山论剑式的菜品秀——记味达美杯“味道2009”青年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烹调知识·名厨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从业道路上我将继续勤奋敬业。激情逐梦,努力做到更好! 菌汤菜包蟹粉狮子头 主料:猪腿肉25克、猪肥膘25克、山药20克、河蟹粉15克 辅料:娃娃菜1颗、蟹黄10克、韭菜花3
水问:全民贪品安全保卫战之水健康篇
作者:暂无 期号:第18期 来源:健康大视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突发事件,已经从农村蔓延到了城市,从偶然变成了常态。 我国原本就是一个水资源奇缺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是
无法逃离(小说)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翠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己的身体在颤抖。 苏北海安城都天庙的广场上传来军人出操的呐喊声。周米珍能分辨出,“-、二、三、四!”那高亢有力的口令声,是发自她最心爱的人。那个叫杨宗凯的男人,刚刚还用温暖的怀抱呵护着她,被窝里还残留着他的浓烈气息。 似乎,只有在他的怀抱中,周米珍才不会感到寒冷。周米珍细细地回味着昨天晚上和杨宗凯在床上的疯狂时,不由地羞红了脸,忍不住微笑起来。 等国民党中央军整编65师直属团上校团长杨宗凯裹挟着一阵冷风进来时.周米珍的脸庞依然是红扑扑的。 周米珍的卧室坐落在苏北重镇海安城名流韩国均的私家花园别墅里。 1946年9月,华中野战军粟裕、谭震林部北撤后.韩公馆就从新四军的指挥部变成了国民党军整编65师的师部。 65师少将师长李振,时年46岁,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时候,他是孙中山大帅府警卫团的连长,北伐战争中的一员虎将。“七·七”事变后,率65师在广东战场和日军浴血奋战。1942年4月,海安人杨宗凯从黄埔军校第十七期第一总队步三队一毕业.就在李振麾下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很快成了李振的爱将。 1946年夏,国民党军总参谋长陈诚抵达南通,调兵遣将,督促部队进攻苏中解放区。在长江两岸的南通、扬州、镇江等地,集中了整编第49师、65师、第83师、第25师等共15个旅约12万人,由第一绥靖区司令官汤恩伯指挥.围困只有3万兵力的华野,计划占领整个苏皖解放区,然后在山东和解放军决战。 离开家乡已经四五年的杨宗凯在广东接到开拔的命令,欣喜若狂。因为,他终于可以见到朝思暮想的周米珍了。 七八月间,便是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战役,华野以少胜多,歼灭国民党军5万多人。李振的65师也是损兵折将。这是李振领兵以来第一次被打得颜面丧尽,威风扫地,所以,这几天,李振郁闷着呢。 杨宗凯倒是如愿以偿。华野主力撤退后,李振就为爱将和周米珍举办了热闹的婚礼.并把韩公馆中最好的一幢小楼给他们做新房。 看到周米珍脸颊潮红又浑身发抖,杨宗凯吓了一跳。伸手抚摸她的额头,滚烫,杨宗凯知道,周米珍病了。 虽然杨宗凯的叔祖父杨仁礼是苏北有名的老中医,人称“杨仲景”,但他远在曲塘镇南部的周杨庄,那一带.近来是共产党苏中军区第一分区特务团及海安县独立团等地方武装活跃的地方.将他接来,多有不便。远水解不了近渴,杨宗凯便喊来警卫队长.命令他立即把海安城最好的中医韩正斋请来。 随着一声“宗凯啦小周妹子啦”带有广东客家口音的官话,满脸络腮胡子的李振师长走了进来:“怎么啦?好你个宗凯,怎么照顾人的?把我小周妹子照顾出病来,当心我扒了你的皮!”周米珍从被子里探出头,叫了声:“李大哥,没事,着凉了。” 李振说:“宗凯啊,明天你就不用带部队下去了,好好照顾小周妹子。” 这段时期,65师根据第一绥靖司令部的部署,对共产党控制区发动了第一次“清剿”,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对这样自相残杀的战果,李振是输也沮丧,赢也沮丧。而这样的沮丧,他还不好在部下面前表现出来。杨宗凯率兵“扫荡”,很快控制了海安的大部分地区,迎接凯旋的杨宗凯时,李振还得狠狠地夸奖。 在李振言不由衷的夸奖中.杨团长为了党国的利益,越发地尽心尽力了。 韩正斋和杨宗凯的叔祖父杨仁礼有一个类似的名称,在海安城,人家都叫他“韩仲景”,有“南杨北韩”之称,名头响得很。韩老先生由儿子韩鹏陪着,来到了韩公馆。 左手摸着一把白胡子的韩正斋坐在拨步床前的椅子上,闭着眼,右手搭着周米珍的手腕,良久,才踱将出来。 韩正斋道:“夫人关节酸楚,恶寒发热,脉象濡数,脸红苔白,当是湿邪在表,老朽的治法是解表除湿。” 二 韩正斋拈了毛笔,写了一方:薏苡仁一两,豆豉一钱,藿香三钱,佩兰两钱,薄荷三钱,杏仁三钱,蔻仁三钱。 漂亮的行草,写完,老人搁笔,站起:“先服三剂试试吧。” 一剂药喝下,周米珍就觉得精神大好;两剂药喝完,她就起了床出了门,让杨宗凯陪着到公馆前的上官运盐河上溜起冰来。 周米珍在冰面上慢慢地走了几步,跺了两脚,感受了一下冰的厚度。她戴着手套,穿着貂皮大衣,出神地看辽远的天空,灰暗的太阳,思绪飘洋过海,飞到很远的地方。周米珍决定离开这里。她再也不愿意呆下去了。是的,这里是家乡,这里还有亲爱的杨宗凯.但自打日本人离开后,这里的血腥味愈来愈浓……自从和杨宗凯结婚后,她更是下定了逃离的决心。 她的要求很简单:和杨宗凯逃到一个没有硝烟没有枪声的地方。 杨宗凯的计划是,春节后,部队调防前,送周米珍到上海,然后,从上海到香港,再然后,从香港到美国。杨宗凯答应她:你先走,等安顿下来后,我再寻机和你汇合。李振师长表示,他会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帮助小周妹子离开这个鬼地方。 周米珍并不知道.作为一个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杨宗凯是不可能像她一样从战火中脱开身的。杨宗凯的计划中,并没有陪她逃离的环节。 “米珍,外面冷,还是回屋吧。”杨宗凯伸过手,搀着她。 周米珍打了个寒噤,“嗯”了声,沿着石阶,向岸上爬去。不过10来个台阶,就把周米珍累得娇喘吁吁。 抬起头,一个扎着头巾、拖着长辫、穿得鼓鼓囊囊的年轻女人正微笑地看着她。 “凤英姐!”周米珍一把抱住她,快活得跳起来。 三 周米珍和高凤英虽然只是邻居,但亲如姐妹。高凤英只比周米珍大三天,因为周妈妈没奶水,而高妈妈奶水旺盛,所以,两个女孩几乎是喝着同一个人的奶长大的。 两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 周米珍的父亲周文达是海安地区早期的共产党员.一直以乡村私塾先生的身份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家境也相对富裕,周米珍从小衣食无忧,读书写字,生活闲适安康。周米珍的母亲原本是大家闺秀,曾经留学美国。只是因为后来家遭土匪洗劫,家道中落,她才不得不提前回国,下嫁给了周文达。 1938年5月26日,日军下乡扫荡,沿着上官运盐河两岸杀掠,970多间店铺、民房遇了地震飓风火灾似的。面目全非.72个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被杀。 这72人中.就有周米珍的父母和高凤英的家人。 这一天,13岁的周米珍恰好陪从婆家回来的高凤英而逃过一劫。 因为贫穷,高凤英陪周米珍在私塾里读了半年书后,不到8岁,就在里下河的水荡中撑船下网,取鱼罾虾。12岁,便嫁给了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不到一个月,新郎病重夭折,婆家原指望娶个童养媳为病儿冲喜,谁知,高凤英才嫁过去就成了小寡妇.也成了婆家不付工钱的长工。还好,婆家离娘家并不远.高凤英可以时常溜回家来,找娘家人诉诉苦,找周米珍说说话。这一天,两人钻进周杨庄村后的小树林,一边吃着周米珍从家里带来的桃酥饼.一边说些姑娘家的心事,突然就听到了激烈的枪声.吓得两人躲在树丛中不敢动弹。等枪声远去并停下,暮色渐渐降临,两人才走出树林。 掩埋完亲人的遗体,高凤英回到了婆家,周米珍被父亲的好友兼同志杨森带回家抚养。 杨森就是杨宗凯的父亲。而杨宗凯,也曾是周文达的学生。 当时,杨森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海安县党部委员兼曲塘区区长,在曲塘镇上开了一家颇具规模的粮行。将周米珍接来后,杨森就把她送到邻近的泰县私立时敏
产业扶贫 力推茶叶产业上台阶
作者:苏启兴  期号:第9期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茶叶产业发展县”的机遇,推动茶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自然条件优。铜鼓地处赣西北边陲,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少酷暑,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2℃,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
川菜的国菜之路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川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全面地深度地欢迎,还有一些距离。 川菜成为一种国菜,不是野心,而是理想;不是胡言乱语的空想,而自有其历史的、现实的依据。 从历史上看,虽然1 700多年前的史书《华阳国志》就有关
北部书院(下)
作者:暂无 期号:第18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视如世仇,双方械斗牵连数百个村落,造成尸横遍野、损失惨重。为了消弭漳泉间的纷争冲突,让漳、泉移民得以和睦相处,身为漳州移民地方领袖的林维让、林维源,将妹妹许配给泉州举人庄正,并于同治2年(公元1863年)共创文昌祠及大观书社,广收漳、泉弟子齐聚一堂读书。同治12年(公元1873年)扩大兴办“大观义学”,延请庄正为主讲,课以诗文,并供应学舍食宿所需,希望藉由教育力量,化解漳泉宿仇。从此,漳泉移民化干戈为玉帛,不再械斗。大观义学也成为台北县的文教发源地,为地方培育出许多人才。日据时期,林家在大观义学成立“私立板桥幼儿园”,开台湾幼儿园教育之先河。光复后,幼稚园一度停办,义学荒废。1960年,板桥镇长杨水生倡立“大观书社管理委员会”,推举林熊祥为董事长。1963年,书社再度登记为财团法人,并由台北市大龙峒孔庙分灵至此供祀,自此成为台北县每年9月28日祭孔大典所在。1967年,在大观义学左右厢成立“大观幼儿园”,1985年大观义学被订为三级古迹,1982年开始古迹修护工程,至1985年完工。 建筑格局与空间布置 大观义学位于板桥林本源园邸东侧,以文昌街相隔,属林家园邸建筑群的一部分。坐南朝北,为漳州派二进式格局。整座建筑由门厅、讲堂及两道厢房组成。另书院前有宽敞的前埕,为学童课外活动的场所,而“大观义学碑记”则立于前埕左侧。第一进门厅三开间,为行礼出入之所。其建筑采对称结构,正门左右立有报鼓石一对,鼓面雕刻螺旋形,装饰不多,简洁大方。在书院的左右堵上,可见精美的龙虎泥塑雕作。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龙头朝向厅内,而虎首则朝厅外。由于龙象征好运,虎代表凶祸,有“迎祥龙,送虎神”的意涵。抬头上看,屋身正立面左右两端樨头上,各装饰着一双端坐的石狮。使原本色彩单调的红砖柱面,增添了些许层次上的变化。过了内埕,便到第二进讲堂。堂上漆金的龙饰供桌,相当显眼。神龙龛内供奉至圣先师孔子及文昌帝君神位。两旁站立的书童和剑童神像,古意盎然,相传为当初辟建义塾时的古物。供桌下供祀“麒麟堵”一座,红绿相间的色彩,格外引人注目。除此之外,年代久远的匾额也是值得一看的历史文物,由“诞敷文德”、“承先启后”、“大观书社”等等,令人目不暇接。两侧厢房共16间,为昔日学舍所在,而今为大观幼稚园教室。中间以过水廊连接讲堂,但见廊上青灰色的方型石柱高高耸立,益显古朴素雅。近百年来,大观义学建筑历经多次重建,然而至今仍维持着昔日风貌不变。其整体大木架构出自漳州匠师之手艺,全用“关刀棋”,纹饰不多,显得简洁稳重。 苗栗·英才书院 英才书院虽然开办时间不长,却是苗栗市文教发祥地,其古朴的建筑风格更是别具一格。 历史沿革 苗栗文昌祠始建于清光绪10年(公元1884年),坐落于苗栗市中正路与文昌街交叉口。光绪15年(公元1889年)苗栗设县,知县林桂芬到任,因县衙尚未兴建,故借用文昌祠办公。是年冬天,地方士绅谢维岳等人为了提升山城文风,倡议在文昌祠仓颉厅创办书院,众人纷纷响应。于是由官绅合办成立英才书院,成为本县地方文教的中心。英才书院设立后,在第一任院长谢维岳管理下,地方子弟纷纷踊跃入学,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盛事。由于书院设立在文昌祠内,在正殿神龛上供奉着文昌帝君、魁星爷神像,以及至圣孔子神位,学生们可以朝夕膜拜。而今,文昌祠则成为当地考生祈求考运顺利的地方。书院从光绪15年(公元1889年)开办以来,至光绪21年(公元1895年)结束所有教学活动为止,期间虽仅运作了短短6年,却让此处成为苗栗市文教发祥地,在近百年当地县政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日据时期,书院停课,一度充作宪兵屯住所。1898年,苗栗市成立苗栗公学校,取代了传统书院的教育功能。1927年中秋,山城地区的文人雅士在文昌祠成立“苗栗诗社”,每年举行春秋两季的击钵雅传集会,成为中北部著名的吟诗大会,主事者为纪念此事,还特别铸了一口钟,悬吊在文昌祠中埕的左厢廊上。 建筑格局与空间布置 英才书院坐落于苗栗市场旁,形式典雅。为平面呈“口”字形的四合院。原始建筑群包括照壁、门楼、庙埕、惜字亭、门厅、正殿和东西厢房共16间。宽敞的庙埕前有照壁及惜字亭,照壁左右各设出入门楼。第一进门厅三开间,左为入口称“龙门”,右为出口称“虎门”。中门两旁树立抱鼓石,巩固门板。左右板壁上镂雕的石质夔形圆窗,形制古朴。门神彩绘“天聋”、“地哑”,匠心独具,有别于一般的寺庙门神。第二进正殿,神龛主祀文昌帝君神像,配祀至圣孔子、韩文公(韩愈)、仓颉圣人神位,以及魁星爷神像。从整体建筑上看,英才书院的建筑相当朴拙,保留着初建时的原有风貌,在今日台湾众多寺庙群中相当罕见。 西湖-云梯书院 云梯书院位于有“世外桃源”之称的西湖乡,是苗栗县最早的书院,培育众多举人、贡生,建筑素雅美观。 历史沿革 西湖乡位于苗栗县西侧,居民以客家族群为主。乡内阡陌纵横,绿野平畴,宛如仙境,素有“世外桃源”之美称。清乾隆17年(公元1752年),刘恩宽由广东梅县渡海赴台,拓垦苗栗西湖庄(今西湖乡)。由于勤俭持家,家境日渐好转。数十年后,传至永长、永义年代,已成为地方首富。为了让子孙“勤奋耕田、修心积德”外,更懂得“知书达理、耕读传家”的道理,于是兄弟俩商议筹建书院。道光9年(公元1829年)春天,贡生刘永长在本乡四湖村伯公背(今瑞湖小学)创办私塾,聘请粤籍老师传授汉学。其后因学生日益增多,不敷使用。乃于道光20年(公元1840年)由刘永义献地,把私塾迁移到四湖村山仔顶,称为云梯书院,并恭迎广东惠州府孔夫子、五文昌神位,分灵赴台奉祀,成为苗栗地区最早的一所书院。根据《刘氏族谱》记载:“此后数十年间,书院孕育举人(大学生)及贡生各9位,成为北台湾文风鼎盛的地区之一”。日据时期,云梯书院仍继续传授汉文。1898年,地方教育由日人所推动的新式学校取代。1900年秋,云梯书院庆祝创立60周年,刘氏族人倡议改书院为“修省堂”,云梯书院至此功成身退,走入历史。1935年大地震导致修省堂被毁,后又重建,直至1976年再度改建,易名为“宣王宫”,成为当地信仰中心。 建筑格局与空间布置 云梯书院(今宣王宫)位于纯朴的四湖村学堂下,景色优美,坐西朝东,格局方正。建筑群为正殿及两道厢房所组成的三合院。外埕有宽敞的停车场。左侧可见敬圣亭及石砌伯公庙。敬圣亭高3公尺,亭分三层,由石板块采四方体组合而成。下层为基座。中层“敬圣亭”,炉口朝东。上层通风口,供奉仓颉,横批“始制文字”,两侧楹联:“启发乾坤秘”、“传流宇宙心”。此亭建于道光年间书院初创之时,保存完好,古朴典雅,令人发思古之幽情。走过围墙门,便进入书院内埕。位于殿前台阶的中轴线上,有一倾斜平铺的斜坡道,称为“御路石”,其上雕有栩栩如生的无角螭龙。御路石源自宫中,因在宫内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中轴线,而皇帝进时大多坐轿子,于是将阶梯中央作成斜坡,两侧石阶则让轿夫行走,后来为孔庙及民间庙宇沿用。上了台阶,便到殿前。地板以早期磨石子铺就,梁柱上“云梯书院”匾额高悬,左右两旁龙柱巍然矗立,气氛宁静。跨过龙门,便进入正殿,是从前院长讲学的地方。正中神龛供奉三思主及至圣先师神位,左右偏殿配祀观音、三官大帝,给人庄严肃穆的印象。两厢房则是昔日老师居所和学舍所在。
清代中晚期小说的“粤民走海”叙述
作者:葛永海 王丹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 广东叙述的发展走向 由于岭南开发滞后,自来被视为化外蛮荒之地。自明代中叶以来,广东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以广东为背景的小说渐成增多之势。广东亦渐被塑造成为“蛮荒”与“富庶”这一既相重合又相对立的地域形象,广东人则被视为“山岭之民”与“下海之商”形象的复合体。就宏观时序而言,从“山民”到“海商”之变正体现了明清广东地区经济日渐繁荣、文化稳步发展的历史演进之途。广东地区背负群山、面向大海的特有地理景貌,不断诱使粤民脱离群山、向着大海去寻找生机。清代小说中的“广东叙述”正较为典型地描绘了粤民从粤北的南雄、嘉应等地,走向沿海广州、潮州的“出山入海”的历史征途。 将广东文化中内陆性特征表现得较为充分的是19世纪初期问世的《岭南逸史》,该书完成于乾隆、嘉庆年间,作者花溪逸士一般被认为是广东客家文人黄岩,叙写明代万历年间广东省潮州府程乡县(清嘉应州)人氏黄逢玉与四女的才子佳人故事。“广东叙述”的文化特征发生转换的重要标志是《蜃楼志》的出现。《蜃楼志》主要写广州十三行洋商苏万魁之子苏吉士一生异行奇遇,对广东海关、洋商多有描绘。从《岭南逸史》到《蜃楼志》,从山民仗义、才子佳人到洋商家庭、海关生活,这说明描写广东的清中晚期小说开始挣脱传统文化的怀抱,面向海洋,试图寻找新的文化生机与出路。随着广东社会文化的“出山入海”,小说也完成了“出山入海”的初步跨越。 晚清小说中的 粤民“走沪”与“出洋”叙述 晚清时期,由于“十里洋场”的开发,此时的粤民大多选择轮船由海道北上,奔涉上海,形成一股强劲的“走沪”风潮。 晚清小说中的入沪粤民之人数繁夥、来往频繁程度也远远超过前代作品。主要代表性作品有吴趼人的《恨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发财秘诀》,李伯元的《文明小史》,黄小配的《廿载繁华梦》,碧荷馆主人的《黄金世界》,彭养鸥的《黑籍冤魂》等。广东地区的三教九流移步上海无不为利所诱,而在走沪粤民这一群体中,以买办与商人最具活力。 除了北上走沪,晚清粤民的行走历程,还体现在对海外世界的追求与开拓上。随着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完善,晚清国人逐渐被卷进世界市场的纽带之中,开始出现出洋务工、求学、游历等走向世界的诸多行动。以海外现实生活为原型创作的“粤民出洋”题材作品开始在19世纪末的小说界大量涌现,主要有《黄金世界》、《劫余灰》、《宦海潮》、《猪仔还国记》、《侨民泪》、《凄风苦雨录》等。 晚清粤民出洋务工无外乎两方面原因:一是利益的驱使,二是“猪仔”贩子连哄带骗。晚清小说写出广东侨民在国外生活的种种苦状,可以用“惨无人道”一词加以形容。晚清小说对于广东“猪仔”生活的真实描绘,形象地反映出在世界市场形成期中国民众因祖国积贫积弱而饱受欺凌的历史现实。但我们又不难看出海外“黄金世界”对于晚清粤民的诱惑之大,以至于成千上万的粤民前仆后继、如赴金山般纷纷出国。最值得注意的是《黄金世界》对女子应友兰形象的描绘。这是中国小说史上首次塑造的毅然迈出国门、勇敢走向世界的中国妇女形象,深刻地反映出中国走向世界市场、开始主动拥抱世界文化的时代新征候。可以说,应友兰形象出现于晚清“粤民走海”叙述中,正透露出时人对晚清广东民众的时代前驱与先锋身份的一致体认。 清中晚期“粤民走海”叙述的叙事特征与启悟主题 清代中晚期以来逐渐出现的“新小说”写作,受到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叙事模式的转变在清中晚期广东题材的小说中初现端倪,具体落在“粤民走海”叙述,大体可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一)以家庭型叙事为主导,以传统人生如梦为主题。从《岭南逸史》到《蜃楼志》,意味着清代广东叙述“出山入海”的转变,但在叙事特征上它们走的大体与《金瓶梅》、《林兰香》、《红楼梦》等相似的情节套路,在叙事结构上往往以家庭兴衰为中心,最后归为人生如梦√悟道出世的结局。《蜃楼志》作为“入海”之始的作品,其家庭型叙事更具典型性。20世纪初问世的《廿载繁华梦》则是这一主题的余绪。 从题材内容上说,《蜃楼志》与《廿载繁华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家庭型叙事的终结性作品,尤其是《蜃楼志》被认为是家庭小说最后的重要作品,《廿载繁华梦》则只是式微后的余绪而已。如果结合《蜃楼志》作为“粤民走海”叙事起点的观点来看,《蜃楼志》集终结与开启于一身,其小说史上约重要意义不言自明。 (二)以游历型叙事为主导,以社会批判与启悟为主题。时代新境界的重建在梦幻破碎之时已然开始。在20世纪初,随着粤民走沪与出洋人数的增多,晚清“粤民走海”叙述中的游历型叙事成为潮流。 这类小说在题材内容上大体相似,多是反映华民(以粤民为代表)走沪与出洋的奋斗史,尤其关洼粤民在国外艰苦谋生的曲折遭遇。就叙事而言,它超越家庭型叙事的特点正在于其开放性的叙事结构,通过游历者的视野不仅可以展示家庭之外的广泛社会生活面,紧密关合小说的叙事结构,还可以超越传统游历述异的取向,自然地导出关于人生与社会“启晤”的思想主题。 晚清“粤民走海”叙述与此前的出洋题材不同的是:同为出洋,但已从玄怪想象转变为现实的亲身体验;同样写海外遇险,已由神秘力量拯救遇险的粤民,转变为粤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记录所见所闻,并寻求方法使自己脱离困境;同样写海外图景,与以往神秘美好的幻想相比,此时的海外却变成出洋淘金的炼狱,再也没有前代小说中“得利而归”的美好结局。这些故事情节大都有现实事件的支撑,正因为有所经历,所以小说中的种种描述更有呼吁民众为保国保种而觉醒的现实说服力。 晚清小说家往往通过小说人物在游历过程中的闻见,抒发旅途的感想,表达作者自己的政治想法和思想倾向。这与古代传统游历型作品简单地表达旅途感受或对神秘世界的困惑迥然有别。以《黄金世界》为例,小说借人物何去非之口鞭挞中国民众尤其是上层阶级团结合作精神的严重匮乏;借夏建威之口陈述“开农牧、兴制造、辟路矿”的举措对国家命脉的重要性;借朱怀祖之建设螺岛大同世界的实际行动描画作者本人对建设未来新世界的理想和政治主张。这些都是作者内在心声的真实传达。 总言之,清代中晚期“粤民走海”叙述在文学方面的意义在于完成了两方面的转化:一是以家庭型叙事为主导向以游历型叙事为主导的跨越;二是传统人生如梦主题向社会批判与启悟主题的转换。 清中晚期“粤民走海” 叙述的先锋意义 清代中晚期小说中粤民“出山入海”和“走沪出洋”的文学叙述,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可谓别开生面,其文化价值极具先锋色彩。 首先,清中晚期的广东题材小说第一次全面而真实地书写了得天下风气之先的广东人,如何走向大海,谋求生存、发展的历史征程。其次是在书写的广度和深度上。清中晚期小说对“粤民走海”历史进程的书写,大致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即内圈扩张型“出山入海”的成功跨越与外圈辐射型“一点三线”的延展拓进。 19世纪后期,一股以广东为起点,北走上海、南下南洋、东达美洲三条线路的“淘金热”开始在广东社会蓬勃生发,最终结果是实现了从走出本乡到走出本土,由内而外融入世界的大跨越。 更重要的是,清代中晚期的小说家通过文学叙述,见证了一种海洋文化观念的逐渐成型,通过描述粤民北上、南下、东进的传奇故事,来表达小说家们对于粤民探索新世界的不懈思考。“粤民走海”叙述所透露出来的关于粤民开眼看世界、游世界,以及率先吸收与引进世界先进文化,表达自由、民主、平等的近代思想等信息,印证和提示了晚清广东海洋文化观的渐趋成熟。 当然,小说中也充满了作家们的犹疑与困惑。一方面以直面人生的写作态度,试图提出疗救社会、拯救国家于危亡的进步方案。另一方面在反映时代主题的同时,又夹杂着诸多陈旧的思想因素。如果说向海洋寻求出路是广东文化发展路途中迈出的第一步,那么这一步只能说是对西方文化的外部学习与模仿,要将其转化为本身的文化肌体,并从根本上改造传统观念,要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才得以实现。就此而言,清代中晚期的“粤民走海”叙述还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