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3324)
图书(6397)
报纸(6295)
学位论文(1356)
视频(1160)
人物(489)
会议论文(410)
图片(50)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3324)
图书 (6397)
报纸 (6295)
学位论文 (1356)
视频 (1160)
人物 (489)
会议论文 (410)
图片 (50)
按年份分组
2012(1400)
2011(1401)
2010(1207)
2009(790)
2008(663)
2007(470)
2006(291)
2005(165)
2003(180)
2002(114)
按来源分组
其它(5855)
梅州日报(1782)
闽西日报(876)
赣南日报(350)
南方都市报(317)
惠州日报(273)
侨报(237)
南方日报(235)
广州日报(169)
赣州晚报(144)
赤脚大仙专栏·喝一口客家娘酒,赞一赞客家文化 等三篇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黄金时代(社会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智慧。 客家的围龙屋,布局对称,大写意的的弯曲,丝毫不亚于欧洲的巴洛克建筑风格。 还有用来发酵古代最牛的中国水泥的石漕,把石灰,细沙,黄土反复混合拍打后,盖上石板盖让混合物发酵,如是反复八次,铺成地板,历经数百年丝毫无损,据说故宫的地板也是这弹炼成的,神奇吧!老乡介绍说,里面没有加入传说中的糯米和蛋清。 二赞客家的教育 振成楼圆形土楼的两边分别是书斋和作坊,反映了客家人的精神和理念一吃苦耐劳,崇商尚文,耕读文化,学而优则仕。 书斋的横批是“醒庐”,两边是: “醒世金绳觉,庐山面目真”,上联的佛教典故出自李白的诗句:“金绳开觉路,宝筏渡迷川”;下联取苏轼的《题西林壁》厢,老三和父母住中间的主位,尊老爱幼不言自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在这里我们还知道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客家人出生时的胎盘,也要埋在土楼特定房间的地下一又名包衣房,象征认祖归宗。嘿嘿,前所未闻呢,我们当年出生的胎盘都不知扔到哪里去了。 神兽,毛笔,官帽一从左到右排列在客家祠三柱高香的顶端,接受客家子孙的顶礼膜拜。福寿康宁,修齐治平,儒释道精神文化融入了客家的的血液和灵魂。 三赞客家的语言 客家话应该是汉朝的普通话! 客家人门尔晋开始南迁,封闭的山区,世外桃源保留了中原文化干¨语.’有史为证,汉书里的人物自称为哀家,客家话的“我”也足读“哀”。 就连英语的我也是读“I”(哀),学汉人的,客家话!君不见,汉朝时的围际化程度多高啊,从长安剑罗马,当时的丝绸之路是畅通无阻的。 最后用“三二一”来总结,这次我们用三天时间,行程三千里,穿越三个省(粤闽赣)。历经两个季节(第二天是立秋),喝过两眼泉水,红井水,客天下泉水。一大包土特产满载而归。 打开,剥一颗客家姜糖,甜口,暖胃。 人生的苦难 诸行无常(一切的合实物皆无常)一切情绪皆苦,时会啼哭不止,是因为知道,从此以后人世间 十有八九。 有一个传说,讲的是人类以前是雌雄同体的,本领很大,傲视一切,终于有一天冒犯了上帝,上帝把人一分为,让人在茫茫人海中找不到自己的另外一半。爱情从此变成人类千古追求的美好愿望,却同时又是终生无法满足的长久困惑,这便是人类爱情悲哀的原罪。 世界上有你最爱的人,也有最爱你的人,但与你结婚的难得是这两者。大多数的婚姻要从幻想中回到现实,而现实的社会不像童话故事里讲的,王子和公主携手走进城堡,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现实的缘分便是,与其说是找一个自己欣赏与被对方欣赏的人,倒不如说是找一个自己包容与被对方包容的人。 事业有成的曹操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才华盖世的李白更是借酒消愁,“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就如《西游记》六十七回弥勒佛专程收服了自己的下走失的黄眉童,饱受精魔祸害的孙悟空抱怨弥勒佛家不谨,弥勒佛对悟孔教导说:“一则是我不懂,二则是你们师徒魔障未完,故此百灵下界,应该受难。” 人生每日重复的痛苦,就像希腊神话里的火神普罗米修斯,被绑在高加索的绝壁上,成年累月饱受老门折磨,头天晚上长好的内脏,第二天又被啄食一空。或像西绪福斯一样艰难地摊石头,每次耗尽体力将巨石推到山顶时,石头的重量迫使他后退,滚回山脚,如此重复再来。 好在潘多拉的盒子里好货压箱底,利空出尽最后还剩下希望,其实每个人天生注定都要重复着各自的痛苦,每个人的心底里却又都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人生有两杯水,一杯甜,一杯苦,有多少种喝法,就有多少种活法。 有的先苦后甜,“不怕苦,苦一时,怕苦,苦一世”。 有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有的吃苦当进补,就像巴尔扎克说: “苦难是最好的老师”。 有的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有的学海无涯苦作舟,“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而人生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观音通三教 观音在佛教,道教,摩尼教中有很高的地位。 而最早观音是摩尼教的神,含义是:一呼可至的救苦救难之光。 公元3世纪摩尼教传入中亚和印度,与佛教融合,而之前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初,是没有偶像崇拜的。 重走唐僧西行路,路过新疆吐鲁番柏孜克里克于佛洞,我们感叹,随着1000年前伊斯兰教东进,洞窟佛像和感概不已。壁画中中发现洞中有洞时,又再次感慨不 原来在更早的2000年前,佛教传入新疆时,摩尼教的壁画和雕像同样被墙封,然后在外面画上佛教的壁画,如今我们透过破损的墙壁,还可以看到幽暗的后室里,更早期的摩尼教文化。 洞里洞外都有观音,却各为其主。 中国自古以来儒释道“双修”和“三修”大有人在,体现了中华文明博大和包容,禅宗最突出的贡献是中国化,使之在中国发扬光大,儒佛相容,无相有宋明理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南岳衡山是佛道二合一,北岳悬空寺更是儒释道三。估居的著名对联“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别为”分出自《论语》“学然后知不足”和《礼记》“养其身有为也”。 一代儒饶宗颐大师的座右铭“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两者达到了儒释道无碍圆通的境界。
文化“富矿”为何罹患文化缺失症?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黄金时代(社会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目前仅存约8万间。据1984年统计,深圳拥有1300个至1500个蕴含历史文化遗存的自然村,但目前已消失了1/3。因此,深圳也成为专家眼中“历史文化遗产破坏程度”超过全国平均值的城市
客家妹钟雯的美丽人生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黄金时代(社会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工作已近完成,导演古榕的班机当晚抵达广州。 钟雯透露,这是一部反映客家文化辉煌史的战争文艺片,讲述的是“客家妹阿雯战乱年代从客家等郎妹成长为战地女英雄的故事。” 钟雯,1983生,来自梅州的客家妹,参演过音乐话剧《歌星与猩猩》拍摄过《外来媳妇本本郎》、《隋唐英雄传》、《天地传奇》、《恋爱大过天》等影视作品,也是客家新生代歌手中的佼佼者,主持过“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第二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文艺晚会”等大型综艺晚会和《都市星空下》等电视栏目,曾任“第23届世客会客家妹形象大使选拔大赛”评委,被誉为“客家创作小天后”、“客家金牌主持人”和“客家文化青年使者”。 粤人云:“凡有戚(海)水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至今仍保留着诸多古老汉文化原汁原味的优秀因子,是广东三大民系之一,近现代移民海外者不计其数,尤以东南亚(粤人索称南洋)为多,保守估计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8000万客家人,因而客家文化的辐射地域十分广阔,其影响力遍及海内外。 作为21世纪的“客家文化青年使者”,钟雯的理想是抱着“天下客家是一家”的信念,用80后的语言和旋律,传播客家文化,演绎精彩而美丽的艺术人生。 内心深处的悸动 艺术源于生活,更能丰富生活。沿着艺术的轨迹,你可以到达更高的人生境界。这是钟雯的见解。 原本一心一意发展演唱带来的钟雯,对文化并没有太多的关注,直到一次偶遇,才成就了“客家文化青年使者”这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荣誉。 回程时,钟雯在赣州机场碰到一群来自台湾的客家人,并与其中一个男士同机回穗。这个男士说取道广州回梅州寻根。他说,来年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钟雯来自梅州,应该去做主持人,“原来四川也有客家人,但客家话说得不标准,而恰恰海外华侨最想到的就是纯正的来自世界客都梅州的乡音,因为这个原因我有了‘2005年第20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主持人这个头衔。” 至此,钟雯终于明白了乡音、乡土、乡情在海外客家人内心深处的悸动,“我觉得他们才是我学习客家文化的启蒙老师,这也许是上天安排的吧。” 2007年,钟雯主持全球客家“安阳之春”大型文艺晚会时用客家话朗诵了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台下很多观众听了都流泪,“当时只是演出的一部分,没想到他们那么感动,我自己也都哭了”。 新视角创作《新过番歌》和《新月光光》 回想起当初自己竟然不甚清楚“客属恳亲大会”究竟与客家人有何关联,钟雯至今仍觉得可笑,“连谁是客家人都一知半解, (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就好像还在自问我是不是中国人一样,我觉得那种感觉特别傻。” 超越传统与时尚,打破时间与空间界限,能把一个族群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心灵之根联成…线的,一定是世代传承的文化。 2009年12月,钟雯应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的邀请,参加了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为主宾的80周年庆典,并压轴演唱自己创作的《新过番歌》,把客家人“下南洋”的艰苦历程用抒隋歌曲的形式艺术地表达出来,新加坡客家人和新加坡媒体给予一致好评。 当时受邀出席晚会的嘉宾除了当地乡贤和各属团乡亲外,还有来自中国内地和港台以及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近千名客属贤达,祖籍广东大埔的李显龙的后代,但听不懂客家话,为了让其听懂《新过翻歌》钟雯唱了二遍,第一遍用客家话演唱,第二遍用普通话演唱。唱完客家话版《新过番歌》,掌声四起,钟雯又用普通话唱了一遍,李显龙非常专注地听着,因为他完全听懂了。这这首《新过番歌》是用80后的视角,来阐述客家先辈们为了生存而飘洋过海来到新加坡创业的艺术歌曲,歌词通俗易懂,旋律优美动听,演唱风格独特。悠扬的旋律、新颖的编曲和钟雯独特的跨界唱法,尤其是结束句“唱山歌,过番啰,新加坡”震撼全场,赢得了热烈掌声。 钟雯说,所谓“过番”,就是客家话“下南洋”的意思,“客家人漂洋过海到东南亚谋生叫过番,过番的人叫番客。有一首歌叫《过番歌》,就是很传统的客家山歌,歌词大意是“阿哥过番阿妹哭,还有阿妹哭断肠”之类的。但是如果这样唱,现在的年轻人肯定不喜欢,对不对?所以我就用80后的视角、对客家先辈过番的理解来创作《新过番歌》。” 今年10月初,在“第一届澳门客家文化节”上,钟雯在渔人码头唱响一曲由她自行创作的《新月光光》“妹把门打开,客人请进来,问哥哪里人?哥从中原来”这同样也是寻求突破客家文化传播模式的一种大胆尝试,澳门客家精英反映热烈。钟雯的演出得到广泛的称赞和喜爱,何厚铧先生在接见“首届澳门客家文化节”的形象大使钟雯等一行人时,特意聆听了她清唱《新月光光》和《新过番歌》,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誉。 最勇敢的客家妹 钟雯并不讳言,年轻一代的客家人,即使是在“世界客都”梅州长大的年轻人,也较少意识到客家文化的价值,有的人甚至根本就没有“客家文化”这个概念。因此,她对“客家文化青年使者”的身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采访中,“勇敢”是“客家文化青年使者”钟雯提及频率很高的词。这是她对客家人性格、客家文化精髓的概括,“孙中山、朱德、叶剑英、洪秀全、郭沫若、李光耀……”,钟雯对自己崇拜的客家名人如数家珍,“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勇敢,勇于闯荡,敢于打破陈规。”当然,她也要做个勇敢的客家妹,自己写歌、作词,通过创新形式来传播客家文化, “我要做的事就是要让非客家人士也了解、喜爱客家文化,这才达到了宣传效果,对不对?这也是我的定位。我觉得客家文化的传播可以跟娱乐结合在一起,谁说客家文化一定要很传统,其实可以浅显易懂啊,可以通过影视的方式让更多人接受它并且爱上它。如果客家文化只是在客家人(圈子)宣传的话,比如说改良客家山歌或者是在唱客家山歌,那么客家文化的影响力就有局限。所以我想让更多的非客家人士喜爱客家文化,特别是外国友人。” 钟雯又是一个相当自信好学的人,只要有时间,就会啃厚厚的著名岭南文化研究者谭元亨教授的专著《客家文化史》,她说: “一个艺人,如果有一千多年传承的深厚文化做背景,会唱歌,会跳舞,会作词,会作曲,会主持(节目),会演影视剧,你见过这种完美艺人吗?我相信这种艺人不多。一虽然干这些事情让我很累,但是我能兼顾胜任。我知道自己的定位也很完美,虽然有很大的挑战性,但我就是想做这种艺人。”
再出发,“文化立市”战略再发现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黄金时代(社会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文化”的高台上凭栏眺望,总会不由自主地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上,深圳展区的主题是“中国梦想试验场”。30年前来,谁也没有料到,一个资源极其匮乏的小县城,竟能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奇迹,在短短30年间崛起成为全球瞩目的国际大都市。深圳特区建立30年来,创造出无数震惊世界的奇迹—一这里是中国人看世界的“窗口”,是创业者最大的“梦工厂”,无数内地英才抱着梦想来到这方热土,演绎着一个又一个辉煌与骄傲。 有人说,中国的现实与未来,也许都滥觞于特区。接下来的30年,深圳凭借什么继续承载“中国梦想”?深圳能否再给中国、给世界一个新的惊喜?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9月6日上午在深圳举行,胡锦涛出席庆祝大会并就经济特区发展提出五项具体要求,其中,第三项要求是: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良好文化条件。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魂,也是一个城市的根。文化部部长蔡武说过,“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核心,没有文化的城市就不再是一个城市。”我们也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城市的文化也不是仅花30年就可以影响四海的,如果真的存在“深圳文化”的话,根基尚浅的深圳文化还能承载起未来的“中国梦想”吗? 深圳精神特质未能升华到“文化”高度 对于一个人而言,30岁意味着成熟,但对于一个城市,却可能太年轻。30岁的深圳,用“活力之城、时尚之城”来称呼毫不为过,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喜欢彰显自我,因此深圳特别渴望拥有足以雄视千年古都的文化软实力。 我们追溯深圳的文化脉络,不难发现耳朵听得起茧的描述是:深圳毗邻香港,是改革的“先锋官”;深圳领创新风气之先,是开放的“试验田”,此外还有“杀出一条血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实干兴邦”等等响当当的深圳名片……30年来,无数口号和时代词汇从深圳叫响全国,铭记着这片土地上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见证了一代人打拼、奋斗、奉献的燃情岁月。经济上与精神上的强势,使得深圳渴望文化上的快速提升,无论是十多年前争取进入“历史文化名城”行列的动机,展开“深圳精神”的大讨论,还是2000年提出“文化立市”战略、2004年确立“文化立市”战略,都表明深圳人想热切地证明一个经济成功的新城市,人文水准可以与经济发展一样同步提升。 深圳原本是个半广府、半客家的地方,西部地近珠江,地势较平缓,是广府民系聚居之地:东部多山地,濒临大鹏湾、大亚湾,是客家民系聚居之地。如今。深圳“土产”的广府话和客家话已经式微得不能再式微,深圳几乎是中国最大的没有方言的城市。世界各地的移民城市,都因不同文化的碰撞和“混血”而格外有活力,深圳也不例外,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深圳的精神特质始终未能升华到“文化”的高度。 “文化十科技”弥漫着不自信的情绪 回顾历史,经济建设成就无疑是推动文化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但并非唯一的基础。 30年来,深圳失去了一些机会。在一张白纸上绘图,原本可以画得最美,突破一窝蜂的水泥森林与玻璃幕墙。多年来各地流行兴建大型文化艺术场地、大型歌剧院之类,一切都要大要豪华,要请西方名牌建筑师设计一些外型奇特的地标建筑,就建筑空间对文化创作的具体影响而言,这些“硬件”严重缺乏具体而深入的研究,更缺乏可持续的文化蓝图。我们常听见“创意经济”、“时尚之都”、“文化市场”等口号,外表多元,实则空洞。深圳竟也未能免俗,文化场地的规划、设计、兴建和经营,多被市场利益和形象宣传主导,比如,卖力推介的“设计之都”、“图书馆之城”等众多城市文化形象,又比如,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深圳在文化创意领域的探索和贡献,宣扬“文化+科技”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个国际趋势,宣扬现代文化产业包含诸多科技元素,大型舞台表演的舞美、灯光,以及动漫设计、网络游戏的运行等都同科技密不可分,深圳华强文化集团的动漫产业和腾讯QQ本身就是高科技网络时代的产物。 难道动漫、网络游戏、QQ就是“文化+科技”?也许,我们不该苛责深圳人急于打造“文化软实力”的拓荒牛精神,但又有谁能否认深圳本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今天的深圳正走在十字路口——以什么样的价值观,来面向世界:以什么样的文化,来承载蜕变疾行中的“中国梦想”?显然,“文化十科技”的背后,弥漫着一股焦躁不安的不自信的情绪。 “文化立市”战略 先“硬”后“软”存局限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人文特质和历史属性,任何重大的发展和规划,都应建立在对城市的深刻了解以及相关专业领域的多方交流上。 2000年,深圳提出了“文化立市”战略,把文化发展摆在现代化发展战略全局的突出位置。2004年,深圳对实施“文化立市”战略进行全面部署,先后制定了《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文件,并在“十一五”期间由财政设立总额为3亿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按照权威人士的解读,我们不难看出,促进“文化产业”是深圳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的重中之重,是先“硬”后“软”的模式。 虽然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都具备商业元素,但硬件的规划是基于“软件”(文化发展)的需要。例如西方规划“硬件”博物馆之前,必先着手文物购藏政策与定位的“软件”研究,确定购藏与营运模式之后,才进入“硬件”规划的研究;兴建表演艺术场地,也是先理顺和确认其艺术定位和运作模式,才进行有关硬件的规划和设计,亦即以“软件”规划为先,“硬件”随之而进行。“软件”规划,需要大量不同类型的人才,由学术人才、管理人才、创作人才共同配合才能成功。这,也正是西方文化长期处于“强势”的主要原因。深圳作为一个国际城市,“硬件”十分现代化,但在文化蓝图的规划上,仍然缺乏更多元和更具远见的视野。 “文化与经济”必须融合“远见”与“思考”,这样的思维策略才能令“文化资产”成为活水源头。
溯源篇·有容乃大,从本土到世界的播撒途径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黄金时代(社会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 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最早、年代最完整、港口最多、线路最长的古代海洋文化大省。被誉为“海上敦煌”的南宋沉船“南海1号”所承载的稀世珍宝,精美绝伦,灿然如新,让人可以触摸到800年前的海上繁华
粤人视“务实”二字力重千钧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黄金时代(社会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民的尊重,又不掩饰自己的观点,给人印象深刻,其“广东人优点是务实,缺点是太务实”之论,不也是求真务实作风的真情流露吗? 法国史学家、哲学家丹纳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 吾粤务实之风由来已久,“务实”作为粤入主要价值观,吸收了中华文化实事求是的养分,且受欧风美雨浸润,有自身的地理环境、历史和传统之根撑着。 离开缔造文化的人群而谈论文化特性,无异于在沙滩上建造高楼大厦。追溯岭南文化务实之风的根源,最好从人的因素开始说起。 岭南的第一代移民,无疑是岭南文化的“开山祖师”。这群“开山祖师”,就是2200多年前秦始皇的数十万南征大军。他们绝大多数是来自中原的赳赳武夫,少数人是随军文书、官吏、工匠、工程技术人员,而非耍笔杆子的文人雅士或者著书立说的诸子门生;他们远离故土,深入当时生产力十分落后的野莽之地岭南,秦朝灭亡后他们归家无望,只能跟随统帅赵佗在岭南落地生根:他们白手起家,首要任务便是解决生存问题,也就是解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问题。 我们不妨设身处地,站在南下秦军的角度去思考其处境,当时岭南地区的物质条件之恶劣,让广东最早的移民们深深体会到生存的艰难,因而这帮军人只能务实而不可能务虚,他们只能讲究实在,而根本不可能追求游离于物质之外的一切“虚”的东西。 所谓物质决定精神,创始岭南文化的人群和岭南文化的基因,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务实”的烙印。 务实精神为粤人骄傲 2200多年来,岭南文化的血管里顽强地流淌着“务实”的血液。不管环境和时代如何变迁,粤人始终固守着务实之风。 古时交通落后,岭南与中原天各一方,且有五岭阻隔,一道皇帝圣旨从京师加急送到广州,中途不知要累死多少骏马。这种“山高皇帝远”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岭南受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像其它地域那样深且广,加上岭南文化在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之前便己成雏形,因而“儒性”相对淡薄,儒家文化中注重形式、讲究等级出身等“务虚”观念对粤人的影响不大,也自始至终没有成为粤人的思想枷锁。 从明清到近代,因广东处于大陆与海洋的交接点,又由于对外贸易频繁,西方人的坚船利炮总是从这里打开缺口。饱受屈辱的经历,也使粤人更懂得“务实”的价值远在“务虚”之上。 粤人信奉并践行务实精神,实在是人群、环境与时代相互作用的结果。粤人的务实,既是环境与时代造就的,也是血泪熬出来的。 有人认为,粤人天生缺乏一种务虚的“政治素质”,而搞经济建设、商品经济,务实的粤人个个是无师自通的行家。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近代与现代,中国的变化,总是从南粤开始,不管变化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广东是中国近代先进思想、革命理论、文化、教育、科技、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的策源地、发源地、先驱、先行者和大本营! 近代以来,正是源自广东的先进文化思想、变革和革命,辐射全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对中国的革命、思想、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的贡献之大,影响之深,任何一个省市不可比拟! 为什么中国近代政治的改造与思潮的变革由广东的有识之士掀起狂潮呢?不能不说,这种改造与变革是由务实精神推动的。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27年北伐,广东是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前线、新事物传入的窗口、近现代维新、革命的策源地。近代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之后,一直被视为边缘文化的岭南文化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粤人得风气之先,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还受困于浓厚的封建思想时就已主动向西方学习现代科学与民主思想,寻找救国强国的真理,从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广东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得到革新发展的岭南文化从广东辐射全国,在近现代中国现代化民主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务实”二字,力重千钧 在改革开放年代,粤人的务实精神更多地体现为“敢为天下先”。从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看来,广东变成什么样子,将是中国未来变化的重要指标。 广东文化名人徐南铁说过,广东的务实之风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吻合,是对虚夸时代的反驳,是社会从政治至上转向经济为先的需要,是破解计划经济困局的良药。由于广东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务实”就作为广东的经验而成为整个中国对粤人的概括和赞赏。 粤人很少扎堆谈论国家事务,或关注和议论他人生活,他们脑中想的多是我得做什么,而不是我得去想什么。“务实”二字,力重千钧。欲当大任,须是笃实。搞建设,谋发展,须有实事求是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兴求真务实之风,戒形式主义之弊。在改革开放的最 大“实验场地”,粤人将岭南传统文化中的“务实”因素发挥到极致,创造了“多干少说”、“只干不说”、“先干后说”等发展经济的原则。 比如,当全国大小城镇纷纷大兴土木,兴建政府大楼、花园广场的时候,广东则忙着大搞工业。如今,若从城镇面貌上论断,广东的面子似乎挂不住。但广东人不在乎,只要真金白银到手,管他什么面子不面子。 不久前,一位作者在新民晚报发表了《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 一文,引来上海市领导过问此事,责任编辑被停职。有趣的是,广东省民革副主委、省政协常委刘纪显在广东省第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30多年来,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节目总爱拿广东人的语言来取笑,这种通过语言丑化、矮化广东人的做法对广东人不公平。对此,不少非老广、在粤新客家纷纷为老广们打抱不平,认为春晚节目里的广东人形象偏于负面,若不是歧视,也是一种偏见。而大多数粤人则一笑了之,表示“无所谓”,他们并不在乎别人怎么说,而只在乎自己做成了什么。 这种现象,颇为传神地表现了粤人的务实精神。由于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明显地体现在粤人身上,他们的行事作风低调而务实,很少夸夸其谈,或就某件大事大加感慨或评论,也很少有闲情逸致的去抒发情怀,但却会一直关注和关心着。他们面对纷争的态度是用行动来表达,方式很清晰很实在,然后在外人的一片嘈杂声中继续做着实实在在的事情。 这就是粤人,视“务实”二字力重千钧的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