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256)
报纸(6256)
图书(1491)
学位论文(1231)
视频(411)
会议论文(344)
图片(4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256)
报纸 (6256)
图书 (1491)
学位论文 (1231)
视频 (411)
会议论文 (344)
图片 (44)
按年份分组
2015(424)
2014(12242)
2013(1276)
2012(1312)
2011(1281)
2009(695)
2008(567)
2007(358)
1995(19)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72)
客家文博(111)
韶关学院学报(42)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3)
语言研究(9)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盘龙镇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音系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科凤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盘龙镇  梅县  客家话  音系  比较 
描述: 盘龙镇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声母比较,主要有以下特点: (1)古全浊声母变清,无论平仄都有送气的,但仄声有一部分不送气;梅县客家话无论平仄都读送气音。(2)盘龙镇客家话共有21个
田林宁都客家话比较研究
作者:黄小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田林  高龙  宁都  客家话  比较 
描述:赣南的客家话。论文对两地客家话的词汇进行了分析比较。论文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章 导论。简述了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缘起,还简要介绍了田林宁都两地的地理人口、历史沿革和语言使用情况
龙潭寺客家话语音研究
作者:王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龙潭寺  客家话  成都话  语音  影响  方言岛 
描述:韵母56个,声调6个。从历时的角度着眼,将龙潭寺客家话与《广韵》比较,得出龙潭寺客家话语音的古今演变规律,其中声母规律12条,韵母规律16条,声调规律5条。从共时的角度着眼,将龙潭寺客家话与川外
龙川县客家话的[K-VP]问句——兼论粤赣地区该句型的分布
作者:邓丽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龙川县  客家话  句法  语用描写  汉语方言  方言语法 
描述:进行句法和语用的全面描写,并在考察移民史和古代行政区划的基础上探讨其来源,以期引起人们对客家话这一语言事实的进一步关注与研究。 我们首先在整理前人研究成果和查阅地方史志的基础上考察
话说客家木屐
作者:周继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木屐,即用木头制成鞋底的钉鞋,在上杭城乡偶尔还能看到一些中老年人穿着它去散步。旧时客家人有穿木屐的习俗。 客家人穿木屐,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多年前,有个客家农民为在水田插秧时双脚不往下沉而制作了“田木屐”。较大的屐板上穿有绳带,行走时用脚趾钩住 绳带,这种“田木屐”被认为是后来木屐的雏形。而现
南康客家方言语法研究
作者:刘汉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话  南康  语法 
描述:述补结构、述宾结构以及一些特殊句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考察了其用法;四是研究了普通话对南康的影响。通过比较研究,探讨了南康富有特色的语法现象。
话说客家石桅杆
作者:周继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上杭县庐丰横岗村的肖屋祠堂门前,立着一根石桅杆,其顶部为一瓜状石雕,当地人称为“官翎子”。在桅杆三分之二高处,有一四方石斗,因杆部为上细下粗的圆柱体,所以石斗穿杆而不下,底部桅基是四方形,正面刻有“××××进士肖钦立”,“×”是看不清的字。远眺桅杆犹如一官人头戴花翎 ,身着官带,有些目中无人
博罗畲语里汉语借词研究
作者:甘春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畲族  少数民族语言  汉语  借词  客家话 
描述:畲族和汉族人民从古至今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接触,尤其是和汉族客家人的关系,一直是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们共同关注的焦点。由于畲族人民长期和汉族人民杂居生活,因此畲语里保存了大量的汉语借词,这些汉语借词的分布情况如何,分别是来自哪些汉语方言的借词,反映了怎... >> 详细
品味客家美食──兜汤
作者:朱裕森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兜汤,客家话的本意是端在手上的肉汤。兜汤,是客家人的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汤,它不是主食,更恰切地说是一种点心,很便宜的小 食。 兜汤的制作很简单又很有讲究,主要有“猪兜”和“牛兜”两种,猪兜
我的灵魂在客家围屋
作者:叶志卫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76岁的程贤章被誉为“客家文学的一面旗帜”,他是一个地道的客家人,演讲的时候带着浓重的客家腔,客家俚语、客家山歌、客家风俗故事不时从他的嘴里蹦出来。昨日,在市民文化大讲堂,他用这些俚语、风俗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