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代相传制作客家凉帽惠城区老人利桂雄谈家族凉帽制作史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除了在一些偏远的客家乡村,客家凉帽在市场上已经很少见到了。 本报采集
50多岁的利桂雄家住惠城区,他家从1938年开始做凉帽生意,到他这一代已是第3代了。利桂雄说,那时候,惠州居民少,不论走到那里,大家都知道他们这个凉帽家族,即使是现在,惠州的一些老居民也还记得。如今,戴凉帽的妇女
-
朱冠玉18岁开始制作客家凉帽,“这个绝活不会失传” 43载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仅仅是扫光油这道工序,也要扫4次。 严艺超 摄
姓 名:朱冠玉
从业时间:43年
行业描述:惠阳客家凉帽作为客家女性专用的凉帽,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黄金时期。80年代后,由于市场上的帽具琳琅满目,过于“老土”的凉帽渐渐失去市场。
前景预测:朱冠玉的作坊有
-
惠阳猪肉价春节将微涨 客家腊肉制作传统拉升猪肉需求量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黄尉宏)按客家人的习惯,到了冬季每家每户及酒楼饭店都有做腊肉的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猪肉等肉食品需求量增加,记者从惠阳区物价局获悉,据该区价格检测中心数据显示,预测该区元旦和春节期间,肉食品价格会有轻微上涨可能。
根据该区价格检测中心数据,11月下旬猪肉(瘦肉)零售价格每千克28元
-
福建培田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
作者:黄东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装饰艺术 表现形式 培田地区
-
描述:装饰的表现形式。第四章从表现手法、图案纹样、文化内涵、装饰技法四个方面对培田传统建筑装饰的艺术特色进行归纳。第五章以培田古村落的衍庆堂、官厅、继述堂、济美堂四处实例为基础分析培田传统建筑装饰艺术
-
客家米冻
-
作者:项华宗 傅文达 摄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年关将至,连城培田古村落一位农妇扛着制作客家米冻用的原料凤尾柴经过千米古街。客家米冻,盛产于连城县的宣和、朋口等乡镇,这 里的百姓过大年离不开米冻。进入腊月后,他们开始制作米冻,主要原料有大米、凤尾柴等,它晶莹透亮,色泽鲜黄,质地柔韧,香气扑鼻,是上好的菜肴。
-
客家山歌要创新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惠州东江客家山歌素有 “九腔十八调”之称,是惠州客家人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民间歌谣。它继承《诗经》“比、兴、赋”的特点,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地方特色。具体来说,可分为情歌、劳动歌、时政歌、生活歌、哭嫁歌、送葬歌、庙堂歌、逗趣歌、叙事歌(竹板歌)、童谣、儿歌等。
随着客家人的历代辗转迁徙,客家山歌也
-
芙蓉虾仁 《东江时报》“客家制造”共同征集客家私房菜应征菜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编号:63 应征者:纪清文住址:惠城区
材料:鲜虾仁6两,鸡蛋8个。
制作:
1、取蛋清入油锅慢炒,至团状,滑油起碟。
2、热锅放少许油入虾仁爆炒,放适量盐,味精起锅摆鸡蛋白上即可。
热烈欢迎市民拨打电话0752-2282827参加,丰厚礼品等你拿!
-
爽皮鸡 《东江时报》“客家制造”共同征集客家私房菜应征菜式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菜式编号:48应征者:张勇 住址:惠城区
材料:光鸡1只2斤。
调料:沙姜,盐,姜,葱,酒,香茅,小茴,香叶,八角。
制作:1、加水一锅,加调料煲3小时。将料捞出。
2、将鸡洗净凉干水,入锅小火浸25分钟。
3、将鸡取出浸入冰水20分钟。
4、将鸡暂件,摆碟即可。
热烈欢迎市民拨打
-
扒大鸭 《东江时报》“客家制造”共同征集客家私房菜应征菜式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菜式编号:46应征者:王辉 住址:博罗县
材料:光鸭1只3斤。
调味料:生抽、桂皮、陈皮、八角、白糖、老抽、姜、曲酒。
制作:1、将光鸭入锅加适量油煎至金黄色。
2、入瓦煲加调味料煲至稔
-
核仁鲜虾 《东江时报》“客家制造”共同征集客家私房菜应征菜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菜式编号:68 应征者:张浩宇住 址:惠阳区镇隆镇
材料:去皮鲜核桃仁3两,鲜虾仁4两。
制作:1、鲜虾仁洗净,用盐、味精、糖、生粉腌制半小时。2、将鲜核挑仁过油,落姜、葱、盐,倒入虾仁、核桃仁翻炒至熟起碟即可。
热烈欢迎市民拨打电话0752-2282827参加,丰厚礼品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