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惠州日报>  三代相传制作客家凉帽惠城区老人利桂雄谈家族凉帽制作史

三代相传制作客家凉帽惠城区老人利桂雄谈家族凉帽制作史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6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A3版:惠州新闻·文化

【入库时间】20111230

【全文挂接】

【全文】

除了在一些偏远的客家乡村,客家凉帽在市场上已经很少见到了。 本报采集

除了在一些偏远的客家乡村,客家凉帽在市场上已经很少见到了。 本报采集

50多岁的利桂雄家住惠城区,他家从1938年开始做凉帽生意,到他这一代已是第3代了。利桂雄说,那时候,惠州居民少,不论走到那里,大家都知道他们这个凉帽家族,即使是现在,惠州的一些老居民也还记得。如今,戴凉帽的妇女已经很少了,凉帽只能深深地留在人们记忆当中。

过去,一顶凉帽一般能戴四五年,价格是一个劳力3天的工资

利桂雄家族从爷爷一辈就开始制作凉帽,当时他们家在惠东平山。解放前后,一家人搬到了惠州市区的东新桥附近,当时一家人住在四五十平米的小屋内,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文革”前和“文革”时期,利家的凉帽生意进入了鼎盛时期。为了满足群众的需求,利家人开始从许多乡村收购凉帽。他们将收购的凉帽进行加工,为凉帽装上布,然后再通过街道工厂销售出去。

当时,利家的凉帽销往惠州的很多地方。利桂雄说,带上凉帽干活凉快。当时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多,不能说每家都有,起码9成以上的惠州人家都有凉帽。凉帽的质量也很好,一般能戴四五年,修修补补能戴七八年,不过凉帽的价格不便宜,3元钱一顶,相当于一个劳动力3天的工资。

现在卖凉帽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不让有需求的人失望

上个世纪60年代,利桂雄小学毕业后,回到家里帮忙做凉帽,至今他还记得他亲手制作的第一顶凉帽,不是很圆,但是混在许多的凉帽当中,还是以正常价格卖了出去。当时他们家凉帽销售最高峰的时候,每年卖出2000顶。

上世纪80年代后,利家的凉帽生意开始走下坡路,带凉帽的妇女越来越少,市场不断萎缩,一年也只销售100多顶,大多是附近农村老顾客来购买,还有一些是文艺团体订购凉帽上舞台表演用,制作凉帽渐渐变得无利可图。

“如今靠制作凉帽养活不了家人,不仅饭吃不上,就是喝稀粥也喝不饱。”利桂雄说,当时一顶凉帽的价格3元多,现在一顶凉帽的价格近20元,价格虽涨了几倍,但是卖出的少。制作一顶凉帽要一天,除去本钱,一顶凉帽赚10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每天赚10元钱,一个月一个人赚300元,根本不够生活费。

10年前,利桂雄改行投身股市,但只要有人去他那里购买凉帽,他总会抽出时间来制作。利桂雄说,现在卖凉帽,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觉得自己有义务让有需求的人买到凉帽,不能让他们失望。

这么多年来,凉帽制作一直伴随着利桂雄的生活,不过谈起凉帽,他的第一反应倒不是留恋和无奈。他认为,时代发展了,人们在生活中不需要凉帽了,是市场淘汰了凉帽和他们这些做凉帽生意的人。一种事物的消逝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到消亡的过程。本报记者温 舒

相关链接

客家凉帽

过去,客家地区的妇女都戴着一种独特而又别致的凉帽,是用薄薄的篾片和麦秆编成的。除正面外,四周还垂挂着10多厘米长的折叠均匀的布,有蓝色的,有白色的,还有花色的,远远望去,像是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更有意思的是,年轻未婚的姑娘们还在垂布的两端编织着两条五颜六色的彩带。因此,是否挂有彩带便成了判断客家姑娘是否出嫁的标志。(温 舒)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