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岭南第一大围”“管家”官桂根 撩开始兴客家大围神秘面纱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官桂根(右三)义务为游客讲解大围 官桂根对大围每个细节都细心研究 在始兴县满堂客家大围,有一位经常戴一顶鸭舌帽作免费解说的六旬老人,因其对满堂客家大围的情况如数家珍,对大围的管理、保护和宣传不遗余力,被人们称为这座百年围楼的“管家”。他就是始兴县隘子镇的退休老人官桂根。 撩开大
你在惠州还好吗———一位惠州新客家与家人的对白(散文诗情景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陈禄泉 [时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 [人物:儿子、未婚妻、父亲、母亲] 儿子:那是一个冬季的日子,雪花飘飘,寒风呼呼。在中国大地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忽然刮起了一股旋风,“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惠州。”我正是乘着这股旋风,告别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水土……哇!那是一波狂潮,从内地驶向南方的车流根本
产业扶贫 力推茶叶产业上台阶
作者:苏启兴  期号:第9期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茶叶产业发展县”的机遇,推动茶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自然条件优。铜鼓地处赣西北边陲,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区,无严寒,夏少酷暑,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2℃,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
人文融合的范本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三峡·人文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称之为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冬至,客家人有“大过年”之说。 每逢年节,客家民间娱乐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秧歌、龙舟竞渡、踩船灯舞龙虹舞狮,高脚狮,迎花灯,踩马灯
山歌里的客家情怀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刘艳芳 不似中原的粗犷雄壮或严肃庄重,也不似吴越的缠绵哀婉或多愁善感,这是一支开朗乐观、明朗如泉的文化支流,一如这里的人们——可爱、可亲又可敬。他们聪明伶俐、勤劳勇敢而又平易近人。在那远久的历史上,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那么的艰辛坎坷,然而也正是这一方山水的长期塑造,使他们天性里有了与之相协调的因素
山村蜕变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011年9月6日,时任梅州市市长、现任市委书记朱泽君(右二)到客家相思谷调研。 (朱双玲 摄) 百丈瀑布(吴远松 摄) 仓山红叶醉游人。(冯锡权 摄) 游客在景区体验磨豆腐民俗活动。 (上举镇提供) 酷热夏季,高温难耐。走进位于平远北部的上举客家相思谷风景区,少了几分喧闹,却多了几分
访“义民庙”走进客家信仰中心
作者:张燕娟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七夕会员在义民庙拜祭“义民爷” 义民庙 导报讯(记者 张燕娟 燕子 林靖东/文 陈巧思/图)台湾客家文化之丰富多元,令人叹为观止。七夕牵手会会员们既然已经造访过桃园的客家文物馆、苗栗的客家文化园区,当然也不能错过新竹的客家义民庙。毫不夸张地说,这间义民庙虽然看上去不太显赫,但却是
以“六堆”精神凝聚客家族群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六堆客家人拥有自己的运动会 六堆义民“忠义祠” 2010年10月9日至16日,梅州市农业交流考察团一行19人,应台湾有关方面邀请,赴台进行为期8天的交流考察活动。 魏宇文教授在体验客语自学 追溯客家先民的来台历史,最早大约可以推溯到明郑时期,据说他们最早
客家学的奠基者罗香林
作者:夏和顺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罗香林 (资料图片) 深圳商报记者 夏和顺 当今客家文化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而现代客家文化的研究肇始于罗香林(1906年—1978年)先生。 深圳学者杨宏海曾致力于客家文化的研究,他现在又是深圳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的领头人,他与记者谈起罗香林,兴致盎然。他说,罗香林是客
定南明远第围:客家围屋的奇葩
作者:李文娟 叶熠斌 郭华平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围屋,是一种聚族而居的民居。它集家、祠、堡于一体,住在围屋内的居民,都是某一个共同祖先的后裔。而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的明远第围,则是集家、堡、祠、内院、门坪五者功能为一体的赣南客家围。历经风雨沧桑的定南明远第围,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独具特色的客家围屋奇葩,在赣南众多客家围屋中大放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