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327)
期刊(857)
学位论文(456)
图书(430)
视频(230)
会议论文(29)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327)
期刊 (857)
学位论文 (456)
图书 (430)
视频 (230)
会议论文 (29)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249)
2014(1669)
2013(639)
2012(640)
2010(502)
2009(291)
2008(249)
2006(75)
2005(43)
1965(1)
按来源分组
其它(938)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
澳门日报(5)
人类学学报(2)
臺灣營養學會雜誌(2)
嘉应大学学报(2)
开放潮(1)
现代医院(1)
党建文汇(下半月)(1)
党建文汇(下半月版)(1)
曾文忠绘画艺术之研究
作者:郭谦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文忠  水彩画  客家文化  反美浓水库运动  校园壁画 
描述:繪畫致力於闡揚客家文化精神,來喚醒人們保存自身文化的省思。曾氏接受台灣戰後第一代藝術師範教育,畢業後除了創作更致力於小學及中學藝術教育,將其所學全數貢獻給基層教育。 1989年退休後,更全力投入繪畫創作的工作,以及推廣客家文化的活動,1990年代更組成「美濃愛鄉協進會」致力於保護鄉土的反美濃水庫運動,2000年開始更不斷捐贈國中、國小校園壁畫,以及擔任大學院校駐校藝術家,全面性的貫徹其藝術教育理念。曾氏憑藉著對藝術創作不懈的努力,對故鄉文化的熱愛,與深耕藝術教育的熱忱,在2009年更榮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頒贈「客家藝術傑出成就貢獻獎」。曾氏的繪畫作品早期大多是以水彩媒材為主,中期曾經涉獵過油畫媒材,在晚期則是水彩、油畫與壓克力彩的作品紛呈。而在早期(1951-1969年)初學水彩時,風格與技法呈現出多方嘗試與學習的不確定風格。中期(1970-1989年)經過幾乎長達廿年的時間裡,曾氏在水彩作品已具備完整而成熟的表達能力,輕快爽朗的英式水彩風格極適合表現秀麗明媚的美濃鄉情,較為可惜的是作品中的個人風格尚不明顯。直到後期(1990-)曾氏歷經社會活動的參與,把他所感所悟充分表達於其作品中,後來更投入大型壁畫的創作。除了在技法上融合了水彩與油畫特性的壓克力媒材特性之外,更配合地方特色與學校,展現其鼓吹在地文化發展的壁畫作品,與推廣美術教育合而為一的貢獻。曾氏繪畫作品的主要題材始終圍繞著美濃地區的田園風光,與客家傳統風俗文化內涵為主。曾氏的繪畫作品無時無刻不流露出身為客家人的驕傲,也隨時提醒著保護家園與傳統文化價值的念想。企圖透過家鄉美景的呼喚,重新喚起即將被現代化口號所淹沒的客家精神。這樣的精神除了是其繪畫作品的主流價值,更在曾氏所參與社會活動的行為中得到印證,更親自體現了一個藝術家參與社會活動的積極性意義與價值。這些事件除了可說是曾氏的成就與影響之外,對於藝壇與社會更是一種貢獻。最後,根據上述研究提出結論,並簡述筆者在研究中所獲得之啟示與心得,另就本研究不足之處,提出個人尚待努力之方向,以供後繼者研究之參考。
公广集团新闻平台整并成效之分析
作者:陈立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无线电视台  公广集团  新闻平台  整并  内部整合管理 
描述:運成本,發揮集團綜效」的期待下,僅管華視公共化可依據的法源尚未通過,公、華視新聞部整併工程,仍在同年的8月6日正式上路。公廣新聞平台整併至今已屆一年,一方是受「公視法」保障、成立八年的公視新聞部
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
作者:暂无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险的成因、特征与表现形式、管理现状以及新兴市场及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等方面展开了论述,并就如何控制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文章结合中国实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形成信贷风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体制所造成,这些不合理的体制包括财政体制、投资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除了体制性的原因,信贷资产又受到国家政策、企业自身和银行自身的影响,由此造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相对较差的局面。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有征状,如形成的多因性与承担的集中性、形式的隐蔽性与量的叠加性、主体的缺位性和化解的单一性等,中央银行近几年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监管开展了有益的探索,1996年《贷款通则》正式生效,1998年初对国有商业银行"取消贷款限额控制,实施增量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特别是1998年5月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突出主营收入在还款来源中被视作第一来源,将风险法覆盖从贷款发放到从帐面消失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信贷风险的控制,与此相对应,各商业银行也积极投入到信贷风险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中,使风险管理由规范上升到实证。目前虽然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已初见成效,信贷资产质量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风险管理尚未实现制度化、系统化,负责信贷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尚不健全,风险管理中的一些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不当等。因此,当务之急,我们应当从中国实际出发,结合新兴市场中的商业银行和西方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外部及内部寻找对策。纵观新兴市场商业银行所走的道路,我们不难发现经营成功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均来自于严密的组织结构、正确的信贷政策与导向、严谨的信贷程序,以及横纵双向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管理模式。作为西方商业银行,虽然其外部体制及内部机制与新兴市场的商业银行有很大不同,但其依然存在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尤其是运用计量统计学(如CART、信贷风险评估模型等)的技术方法来估计和确认信贷风险方面的独到之处。所以我国的商业银行,自外部看,政府部门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不断完善财政收支体制、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的同时,逐步建立并规范现代企业制度;从内部上看,要调整信贷部门的组织架构,分别建立分析、授信、放贷和跟踪等系统,并附予其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职能,扩展风险控制的行业分析和量化分析基础,遵照中国人民银行新近下发的《贷款分类指导原则》,加强对信贷资产的监控,采取有力措施全方位跟踪抑制信贷风险。
纸寮窝的聚落发展
作者:黄琦评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纸寮窝  社区总体营造  文化资产  聚落  客家 
描述:寮窩的金銀紙產業產生相當大的影響。一直到新興造紙工業誕生,降低造紙成本,紙寮窩的手工造紙成本不敵機器製造低價競爭。「皇民化運動」與機器造紙,對以島內經濟型產業為主的紙寮窩紙產業,直接影響紙寮窩的銷售管道經濟來源,紙寮窩造紙業因此成了歷史名詞。 紙寮窩雖然是一個小聚落,但是紙寮窩的傳統手工造紙產業曾為新竹縣之代表性的地方產業之一。可見紙寮窩其特殊環境及歷史文化發展的過程,更可凸顯出紙寮窩傳統造紙手工地方產業的重要性及價值。經過時間的洗禮,都市計畫的規劃並沒有在此留下太多的人為建設,當地環境鮮少破壞,仍保有豐富生態資源的原貌。因此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環境,紙寮窩至今仍具有完整的完整竹造紙場,加上客家手工竹造紙技術和器具仍保存至今,劉姓親族都對紙寮窩地區文化特色與價值有相當高的認同。   紙寮窩聚落自民國82年底即開始規劃發展,居民陸續參與,但因意見分歧,不知如何著手,加上對法令未瞭解,因此進行速度緩慢,也暫停了數年之久。一直到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96年規劃「區域性文化資產環境保存及活化計畫」,是建立在「保存」與「活化」的核心概念,並重建區域內特有的生活環境空間與歷史人文記憶。基於「紙寮窩聚落」,是一個以手工竹造紙為主的客家傳統聚落,對於客家傳統聚落的保存與延續深具意義。紙寮窩聚落因此獲得文建會的青睞,提供經費與專業團隊的協助,也因此重新燃起居民保存紙寮窩傳統手工竹造紙技藝的熱情。紙寮窩居民透過社區營造的程序,將居民生活的空間創造出原生原貌的手工竹造紙主體,參與公部門的「活動」,意在修補文化軌跡的遺忘片斷,為保存紙寮窩文化資產,讓紙寮窩聚落的「再生」變得可期。 本研究從文化資產與聚落保存之價值探討切入,深入了解該社區之歷史軌跡、文化資產現狀、生態資源盤點、居民參與現況與看法等。本研究經過實地觀察與問卷調查後,分析實地觀察和受訪者的談話,探討紙寮窩聚落利用社區營造運作模式保存聚落文化資產及居民有什麼樣的期許和盼望。以分析、歸納來產生論述之結果,並藉以制定相對應的發展策略並提出可行性之建議。期望達到紙寮窩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增強客家文化與技藝的傳承,提升居民之生活品質,達成文化內涵之提昇,促進地方觀光,讓歷史環境有持續性發展模式。讓客家文化與技藝得以代代相傳。
北埔在地客家认同的浮现与转化
作者:许惠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埔  在地客家认同  新移民  地方化 
描述:同」的浮現與轉化。分析「在地客家認同」形成的過程及條件就是本研究問題意識的導引。然而,當北埔的社群認同越來越朝向客家化發展時,全球化過程讓地方人口組成加入來自東南亞、中國及其他各國的移民,使地方社會進入多元族群的社會情境,於是地方也開始出現多元文化論述,本文進一步要考察的便是全球化帶來的多元文化情境如何影響地方社群認同的內涵,由此推動「在地客家認同」的轉化。 全球化流動情境包含從台灣社會1950、60年代工業化、都市化以降本國人的人口移動,一直到80年代全球化下女性婚姻移民與外籍移工的跨國流動。這種全球化過程伴隨著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是制度化變遷,另一方面為文化認同的變動。1980年代後期,台灣社會出現強烈的身分認同追求現象,本文注意到的是「族群認同」與「地方認同」,但進入地方社會層次時,還發現親屬關係認同在面對「新移民」時成為被凸顯的身分認同。本文主張,認同不能憑空產生,必須有存在的空間,也就是認同空間,其中社區組織是推動認同重構的關鍵。本文發現社區組織創造認同的方式是透過地方實作與集體歷史記憶的重塑,這二者也成為掌握社群認同變遷的分析架構。若從更宏觀的視野觀察地方社會的變動發現,社區組織只是使身分認同浮現的基礎,文化、經濟、政治各領域彼此交織的力量才讓身分認同建構進入制度化模式,使認同於制度化空間中得到存續。 本研究選擇以客家地區為探討的切入點,田野調查地點為新竹縣北埔鄉,研究時段為1990年代之後至今。研究發現,北埔的客家認同一開始並非行動者有意圖的建構,而是在地方運動推動過程中浮現出的「北埔在地客家認同」。早期身分認同的產生是依賴社區組織的地方實作與集體記憶的建構,「打鬥敘」、「打中午」、「迎古董」與「下街空間營造」等活動都有很強的社會動員能力,不僅發揮社群凝聚的效果也建構了新的集體記憶,文史調查則重構了集體記憶與歷史敘事,於是北埔的「客家認同」產生了地方性。1999年九二一地震之後,地方文化觀光帶動地方經濟領域的發展,於是身分認同依附於經濟領域的發展下得到了發展空間,例如北埔擂茶、北埔柿餅、客家菜等文化商品都參與了「客家化」的過程;政治領域也成為身份認同的空間,從語言在地方上公共場合的使用狀況可知,政治人物更是有意的使用客語作為溝通語言;文化領域的發展則是累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到1987年解嚴後才走出文化菁英的領域,並成為其他領域發展的基礎。上述發展的結果導致了地方社會的「客家化」過程,同時也開啟了「在地客家認同」存續的認同空間。 事實上,全球化過程讓地方社會面對的族群現象更為複雜,通過(外籍)女性婚姻移民的現象,本研究發現面對「新移民」時,社區組織生產出三種身分認同策略。首先,為了使外來族群成為家庭整體的一分子,選擇以「媳婦」的親屬關係作為他們身分認同的方式。其次,為了使外來族群成為客家社區的一份子,面對客家裔的外籍女性婚姻新移民,則引用「中原客家」的身分認同。此外,在集體互動之外的個人交往中,大隘社老師與新移民之間個人生命經驗的相似性(人妻、人媳與鄉村子女)能引發同理心,於是產生接納性的認同,這促成對問題癥結進一步的反省。社區組織意識到要改變新移民的社會處境,必須從改造自身社會做起,於是透過舉辦社區節慶的方式希望讓新移民的家人與鄉民能承認跨國文化的特殊性並給予新移民認同與尊重,最重要的內涵為宣揚一種多元文化的觀念,企圖扭轉鄉民對新移民不平等的對待方式與觀念,換言之,社區組織是從三個層次進行新移民身分認同的建構:個人,家庭,族群社區。 結論部分,客家人與新移民的接觸讓在地客家認同的內涵獲得豐富的意涵,除了讓多元文化中族群關係不平等的內涵被意識到之外,地方文化與客家文化也有多樣化的表現,不只是傳統文化的挖掘,也能隨著社會情境的改變有新的文化產生。本文主張,社區組織對地方公共議題持續的關心就是在地客家認同具體的體現。
台湾客家的形塑历程:清代至战後的追索
作者:林正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台湾  客人  粤人  土客冲突  闽粤关系 
描述:由於客方言人群的流寓與耕佃身分,加上人數漸增,方音殊異,遂逐漸與當地以廣府方言為主的「本地人」關係緊張,進而在十九世紀以降,頻頻發生「土客衝突」,且在廣府人書寫的志書當中,多被指為「非漢」之種族。 發生於十九世紀初以後華南的土客衝突,以及當地土著屢屢以非漢污蔑客方言移民的情形,引起客方言士子加以關注,並以強調客方言人群乃中原衣冠舊族,方言亦為中原古音的方式為「客」(客方言人群)溯源。在此過程中,恰適西教東傳,於是以客方言地域為傳教重心的巴色會傳教士們也共同參與為「客」溯源的行列,就約在18世紀中葉,中文的「客家」與西文的Hakka有了指涉相同人群的意涵。 客方言士子與西方傳教士為「邊緣客域」的客方言人群溯源美名之後,為「客家」意識回流「中心客區」(嘉應州)舖好了溫床,到了光緒末年的《嘉應州志》,我們已可看出「中心客區」如何思索由文獻中找出「中心客區」為「客」名所出的各種可能,於是「客家」與宋元文獻中的「客戶」增盛說牽扯上關係,也於是之後許多的「客家」溯源,都免不了要在文獻中找「客」蹤。 「客家」意識回流「中心客區」之後,開始讓由「中心客區」向外離散的客家有了認同的媒介,清末民初客家人士積極參與城市活動與革命建國等行動,逐漸累積政經實力的同時,面對一次又一次的「非漢」污衊,更讓「客家」的意識與認同得以抬頭,也讓海內外客屬有了清楚的以方言認同的媒介。然而,就是由於華南的客家形塑,有這個一個由「邊緣客域」回「中心客區」再向外散播的軌跡,因此在軌跡之外的客方言人群,對「客家」的了解與接受則就可能有所不同,即如清代臺灣的客方言人群。 臺灣客家的形塑,與華南的客家形塑呈雙軌並行的狀況。且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前面有很長一段時期並不稱為「客家」。就已有的文獻加以了解,清代臺灣漢人的認同模式,就廣東省嘉應州與福建省汀州府等純客住區的移民,以及福建省漳泉與廣東省潮州府等閩南方言移民而言,常採取跨省的方言認同;而漳州客方言與潮(州府)饒平縣、惠(州府)海豐、陸豐等縣移民,由於原籍地即處於客方言與閩南方言接觸地帶,來臺移民的方言與嘉應州等地移民的方音有別,加上清代臺灣「閩主粵客」的制度性框架,故多採取「省籍認同」,即漳州客方言人群多認同於閩籍,潮州府饒平縣或惠州府陸豐、海豐等縣客方言人群多認同於粵籍。 雖然清代文獻多以行政界線分類人群,但我們仍能從中文文獻的蛛絲馬跡,及十九世紀西人的記述資料中發現,早在康熙末年,下淡水地區的客方言人群已採取方言認同,自稱「客民」,之後臺灣民間社會逐漸形成「客人」與「福佬」以方言為界的分類樣態。民間社會以方言分別彼此,與雖官方以行政界線劃分人群不同,但卻實際且持續存在於臺灣的民間社會,且在清代的文獻中若隱若現,終於到了光緒末年修志時,出現了《新竹縣采訪冊》中的「客人(ke-lang=) 論述」。 乙未之役後,臺灣島民面臨了一個異族的統治者,這個殖民政府一開始就從西方知識體系中了解臺灣有一群說客方言的人為「哈喀」、「喀家」或「客家」,但之後基於對臺島舊慣的調查,及清代文獻的了解,殖民政府以原先認知的有種族意涵的「客家」,與清代的省籍界線疊合,將臺灣漢人分為廣東人與福建人,且各自對應一種方言,即客方言與閩南方言。此一分類,讓日治時期的人群認同清楚地以方言為界線。但也可能讓閩籍客方言人群與粵籍閩南方言人群面臨如何自我定位的難題。 因此,我們必須了解,1905年以來的臨時戶口調查或國勢調查,統計的數字顯現的是當時說客方言的人,而1926年的鄉貫調查的標的則是漢移民的原籍地,二種調查的標的不同,統計數字背後各有其特殊意涵,這是日後研究者在使用或解釋數字時,需要特別留意的部分。 日治臺灣的客方言人群就這樣從清代的粵人、客人,變成日治的粵族、廣東族。日治期間,臺灣的客方言人群可能會從各種不同管道了解華南有與自己同方言的人叫「客家」,但終日治,「客家」對臺灣的客方言人群而言,尚屬外來詞的概念。從一些日記或檔案資料,我們可以看出臺灣客人在戰後初期面臨了從「客人」到「客家」的轉折及適應過程。亦即戰後臺灣的客方言人群,不僅經歷了由「日本人」變成「中國人」,也同時由「廣東人」變成了「客家人」。亦即一直要到戰後,臺灣客方言人群方與中國華南客家採取同一識別標準,自稱為客家人,也開始嫁接起中原南遷的族群歷史。 由戰後本省外客家的相處情形來看,多少可以看出方言的認同力量,而初步歸納戰後省內外客家彼此能容易產生族群親親感的原因可能有三。其一是由於所屬方言是特殊,且在臺灣是居於少數的,使得彼此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拉近陌生的距離。其二,許多臺灣客家雖經歷次兩次改朝換代,卻仍保有對原鄉及原鄉宗族的認同觀念,這也是戰後省內外客家容易跨越長期隔離的時間作用,而輕易拉近彼此距離的因素之一。其三,由於客家在臺灣是相對的少數,自易接納省外的同方言群的成分,尤其,他們舉著客家是中原正統的旗幟而來。 戰後以來在臺灣進行的「中原客家」論述,以及外省客家與本省客家的互動,經數十年來,對臺灣及客家的研究皆造成深刻的影響。諸如造成客家誤解的層累堆積、中原客家文化質素的雜揉融合及客家族群處境的劣勢化與客語的隱形化等等。由於中原客家在戰後臺灣的宣揚,其實是鑲嵌在符合國家政策的脈絡底下,於是雖言是中原客家論述,重的是中原,是中國,而非客家,遑論臺灣。此一隱伏的矛盾,日後即成為臺灣客家人意識的發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