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272)
报纸(949)
学位论文(825)
图书(85)
视频(68)
会议论文(5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272)
报纸 (949)
学位论文 (825)
图书 (85)
视频 (68)
会议论文 (54)
按年份分组
2014(1673)
2012(235)
2011(291)
2010(238)
2009(157)
2008(142)
2007(90)
2006(49)
2002(11)
1990(2)
按来源分组
其它(913)
嘉应学院学报(62)
旅游纵览(行业版)(2)
联大学报(2)
东方·文化周刊(1)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
上海茶叶(1)
花莲师院学报(综合类)(1)
现代园艺(1)
文学教育(中)(1)
客方言后缀“嫲”、“牯”
作者:张巧玲  期号:第7期 来源:青年科学(教师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词后缀  客方言 
描述:客家方言中,“嫲”和“牯”是一对表示性别的后缀.本文广泛收集了客家方言中的“嫲”尾词和“牯”尾词,进行分析描写,并对其构词特点和语法特征进行归纳,文末探究了“嫲”“牯”“公”作为名词后缀的来源.
河源客家山歌演唱的实地考察
作者:刘沁沁  期号:第27期 来源:华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源  客家山歌  实地考察 
描述:通过对河源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艺术团所排演山歌表演唱《情歌唱出山村情》进行实地考察,分析作品的音乐构成和民间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以为采集和研究客家文化艺术略尽绵力。
巧用客家童谣谚语,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作者:陈锦昌  期号:第29期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童谣  客家谚语  语文教学 
描述:论文介绍了客家童谣谚语的类型特点,分析了客家童谣谚语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最后总结了应该如何将客家童谣谚语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客家文化评论应得到更多重视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黄立基(市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梅州日报》理论版要着眼于推出一批本土意见领袖,就当前群众关心关注的大小事件给出见解独到、精当犀利的说法,让每篇评论都有一两句话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茶余饭后的话题,非如此无以彰显《梅州日报》的软实力和影响力。但从长远看,不应只做政经民生类的硬评论,客家文化评论
苗栗县象山书院推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3月10日上午,苗栗县头屋乡“象山书院”举行获颁赠匾额揭匾仪式,以佐证其长期致力保留、传承、推展客家传统礼仪文化和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之作用。据悉,该书院原为头屋乡象山村孔庙,创建于1901年;在日据时期,地方有识之士为传承中华文化,在厢房成立“象山汉学书院”,教授四书五经等,延续汉学薪火。2011年
法国欧洲客家联合会巴黎开年会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海外客家会文化传承的使命”专题演讲中指出,各国客家会可做的是对内举办活动,多多使用客、讲述习俗;
台高雄客家青年海外学术交流团到访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7月1日,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迎来一批年轻来宾,他们是由高雄师范大学客文所的教授、学生以及台湾客家研究专家、客属社团人士一行16人组成的台湾高雄客家青年海外学术交流团。会馆一众客家乡亲向来宾介绍了会馆的结构和历史,让学生来宾们了解会馆运作情况。讲解会结束后参观会馆各层设施,并在五楼和茶阳客韵团交流
客家乡村社会的变与不变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郑渝川 客家人、客家文化近几十年来在中外学术界已涌现出许多的学术研究成果,客家学已成为带有浓郁中国本土文化色彩的人文学科。再追溯到清代后期和民国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客家文人学士著书立说,为汉族客家谱系的建构作了文化谱系方面的准备,促进了客家族群意识的觉醒,使得客家人真正获得了追求了几百年的生
汉语声调浊上变去研究
作者:李琴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浊上变去 
描述:声,南方方言演变仍在继续。明清时,浊上变去格局接近现代。 现代方言浊上变去分为“官话型”和“非官话型”两种,“官话型”浊上变去包括官话和一些湘方言,全浊上声变为去声,次浊上声归清上声。“非官话型”浊上变去包括吴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徽方言,全浊上声变化复杂,次浊上声归属不定。 浊上变去最重要原因是全浊上声和浊去声调值的相似,古上声为高平调,浊母使声调初始变得低沉,形成上升调,调值接近去声调,二者渐渐合并。浊上变去的过程可以分为三步:全浊上声—浊去声—阳去—去声。浊上变去符合词汇扩散理论,演变以词语(全浊上声字)为单位一个一个进行。因而同一时代出现三种全浊上声字:已变为去声的全浊上声字,正在变化的全浊上声字,未变的全浊上声字。这就形成浊上变去的共时差异。
闽南话在对台广播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林万成 林小勇  期号:第10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南话  广播中  台湾话  祖国大陆  闽南方言  方言区  台湾人民  普通话  文化情结  闽南语 
描述:指闽南这部分而言。”方言,是服务于使用它的某几个地区的全体人们的。一般而言,使用同一种方言的人们,其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都有一致之处。正因为闽南话在闽台地区被广泛使用,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