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如何提高免费开放博物馆的讲解质量:以中国客家博物馆为例
-
作者:谢静辉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讲解质量 教育功能 服务式教育 “因人施讲”
-
描述:博物馆免费开放导致了进馆参观的观众数量剧增。在面对复杂的观众群体时,如何为观众提供优质的讲解服务、实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我们急需探索的问题。本文以中国客家博物馆为例,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提高博物馆的讲解服务质量:一、转变讲解观念,将“说教式教育”变为“服务式教育”:二、“因人施讲”,用真情打动观众。
-
客家匾额馆展陈之探究
-
作者:郭新志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匾额馆 展陈
-
描述:中国客家博物馆分馆客家匾额馆于2010年11月17日免费向公众开放参观。该馆以客家地区收藏之匾额为展陈,其展陈创意新颖、特色突出,整个布局充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可以说,该展馆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座客家艺术之殿堂,带给游客是美的享受。
-
浅谈博物馆志愿者及其对博物馆的作用
-
作者:王雪萍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志愿者 作用
-
描述:当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博物馆的各项工作中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博物馆人力、财力资源的不足,提升了博物馆的工作质量和业务水平,提高了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文章介绍了博物馆志愿者的定义,在着重分析博物馆志愿者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笔者自身工作经验,详细论述了博物馆志愿者对博物馆的作用。
-
佳缘绝配 玲珑剔透:清初白玉灵芝如意赏析
-
作者:吴丽娥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灵芝 清初 旧石器时代 玉石 玉器 白玉 文化进程 中华文明史 中华民族 精神寄托
-
描述: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先祖已经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在长期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玉石从最初的装饰品慢慢演化成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几千年来,玉器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玉的神化和灵物的概念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心中,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
-
朝元塔
-
作者:罗怀日 郭新志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省梅州市 传统社会 乾隆 八角 砖塔 大埔 建筑 底层 镶嵌 匾额
-
描述: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湖寮镇双坑村口的凤雏岗。该塔为八角沙灰砖塔,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共五层,高约十米,为"一乡之文峰",是传统社会祈求合乡文运之建筑。塔底层大门上方镶嵌一"朝元塔"石匾额,其左边镌有"乾隆己卯春吉时旦",右边则刻有"双山主人何奋庸书"。所书字体苍劲有力、古朴典
-
联珠塔
-
作者:张汉彬 郭新志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省梅州市 十七年 五华县 葫芦状 坝心 八角 砖塔 塔刹 造型 合资
-
描述: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水寨镇梓皋坝心村,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由乡人合资兴修,以纪念薛特拔及第。该塔为五层八角楼阁式砖塔,高23米。塔刹为呈葫芦状的整石。塔底层每边长为2.1米,塔墙厚为0.8米。塔内二至三层,有花鸟草木、飞禽走兽等图案的砖雕,造型生动,形态逼真。各面窗额分别书写"东关"
-
千佛塔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塔 社会发展进程 印度佛教 建筑文化 建筑形式 中国传统 佛教建筑 建筑类型
-
描述:、铁塔等;就其功能与性质来分,大致为宗教塔、航标塔、灯塔、军事瞭望塔、风水塔等,而风水塔则又分为主管人文兴旺的文昌塔、文峰塔等和弥补自然环境的水口塔、镇风塔等。在南粤客家各县市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这一建筑文化瑰宝,在本期和下一期文化瑰宝栏目中,我们将分别予以介绍。
-
闽西汉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闽西 汉剧 国家级 地方戏曲剧种 东南亚地区 乾隆年间 民间音乐
-
描述:闽西汉剧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西皮、二簧声腔体系,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主要流行于闽西、粤东、赣南、闽南、台湾等地,影响遍及东南亚地区。清代乾隆年间,乱弹流人闽西后,不断吸收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于嘉庆年间逐步衍化成闽西本地的地方戏曲剧种。
-
客家娘酒的“炙酒”工艺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地区 酒 工艺 客家妇女 饮食文化 美食 食物 食用
-
描述:客家娘酒是客家地区饮食文化的代表。到了客家地区,不唱上一口客家娘酒,就不算真正品尝过客家美食。它不仅作为招待客人、自家品酌之用,更是客家妇女坐月子期间的必备食物。客家妇女“轻身”(生育)过后每天食用几碗用娘酒炖鸡做成的“鸡老酒”,不仅能让生产的妇女迅速恢复体力,更有活血化淤、滋补身体之功效。
-
“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在梅州举行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艺术节 梅州市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 客家 广东省人民政府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中国国民党 副省长
-
描述:本刊讯 2012年11月23日上午,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梅州市委、市政府承办的全球客家乡亲的盛会一一“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在梅州市梅县文体中心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