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762)
报纸(1681)
学位论文(357)
图书(259)
会议论文(70)
视频(63)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762)
报纸 (1681)
学位论文 (357)
图书 (259)
会议论文 (70)
视频 (63)
按年份分组
2014(2088)
2013(313)
2011(389)
2010(313)
2009(158)
2008(159)
2007(96)
2006(66)
2004(34)
2003(15)
按来源分组
其它(538)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95)
龙岩师专学报(9)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4)
中国经济史研究(3)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1)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1)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学术交流(1)
北京:华龄出版社(1)
客家婚礼饮食行为的社会记忆与象征隐喻:以广西博白县大安村为例
作者:石奕龙 谢菲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记忆  饮食行为  象征隐喻  客家  婚礼  地方文化 
描述:作为社会记忆的一种传承方式,婚礼饮食行为呈现了程式性与规范性体化实践的身体记忆特征。它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象征符码的内在转换,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将“礼”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制度规定体化为群体对周遭世界的认识与理解,以建构自我文化的真实,传承并延续地方文化记忆。
我院举办“走进客家社会:2010年梅州田野调查实作研习营”
作者:冷剑波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客家社会  田野调查  梅州  研习  新加坡国立大学  台湾大学  客家研究 
描述:6月26-30日,由我院主办,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台湾大学客家研究中心、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台湾联合大学客家研究学院和台湾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协办的“走进客家社会——2010年梅州田野调查实作研习营”在梅州顺利举行,共有来自以上单位的40位硕、博士研究生和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宗族与当代地方社会-以湖口陈四源为例
作者:王钧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湖口  宗族  社群  网络  政治  选举  礼簿  关系 
描述:論來作為論述基礎;第二章對湖口地方社會和當地的主要宗族做個背景介紹;第三章以陳四源成員中,舉行婚禮和喪禮所記錄人情來往的禮簿為主要分析資料,分析宗族中關係網絡的建立;第四章透過訪談和第三章的資料分析比對,點出宗族的關係如何轉換;第五章結論收結。本研究認為在現今社會脈絡下,宗族關係的建立,血緣雖然是基礎,但是更重要的是平時往來的互動,這樣的互動包含了:對於宗族象徵認同下的祭祀儀式、成員間婚喪喜慶的勞力與禮物交換、生活上的一切往來等。而這樣的互動旨在建立關係,是神聖而不帶功利性,也只有這樣的神聖的關係建立後,透過了不同的機制的出現,才有可能轉換成其他形式的關係,例如影響選舉中的投票行為。這樣的聖與俗的關係轉換,都印證了客家俗諺:「行使會親」(hang si voi qin)。
义民信仰在头份地方社会脉络下的转变
作者:范玉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头份  义民庙  义民爷信仰  社群  象徵 
描述:,此時媽祖扮演了弭平紛爭的角色,義民爺也因當地人的認知,與媽祖共同取代了神農大帝躍升成為頭份地區的信仰中心。 在地人提到頭份義民廟都會和四月八劃上等號,一個歷史事件所創造的地方活動「四月八」不但成為地方特色,也讓頭份義民廟在參與活動過程中藉由和社群間的互動,強化信仰的認同及廟宇的社群地位—藉由宗教信仰活動,間接形成了該空間的象徵性文化,釐清地方廟宇的勢力範圍,也形成了與其他族群的區隔及差異,亦可凝結地方居民的向心力及認同感。全文共分成五個章節,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相關文獻探討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則是深入頭份地方社會的歷史背景、地理環境、拓墾開發、行政劃分、信仰概況等各個面向來了解孕育頭份義民廟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與地域關係,以期更能夠掌握整體發展脈絡。第三章筆者主要是以兩座義民廟之背景資料為主,分別就其歷史沿革、祭典儀式與地方社群的互動進行探討,以了解傳統民間信仰在面對現代化衝擊之調適方式與內容之變遷以及當地人對義民爺信仰的崇拜方式。第四章探討每年農曆的四月八同為庄頭廟的永貞宮與頭份義民廟是如何將這些新、舊的傳統元素揉含在一起,如何互助合作?義民廟、永貞宮在活動中各自所扮演角色?第五章則是總結本論文的研究結果,將透過頭份義民廟與地方社群的互動,分析義民信仰的變遷、社群的形塑、整合及連結的性質,以及象徵系統與社群結合的方式,來進一步探討當地人認知它的方式,也就是頭份義民廟的地方感。
北埔地区客家人使用国语ㄐ、ㄑ、ㄒ之社会变异研究
作者:曾国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国语发音  社会变异  语音变异  客家国语  北埔  客家话  社会语言学 
描述:而ㄐ、ㄑ、ㄒ前移時會被ㄗ、ㄘ、ㄙ所取代,例如「機」發成「ㄗㄧ」。本研究將探討影響語音變異的因素包括內在的語音環境(韻母)及外在因素如說話者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風格以及語言態度。
受訪者為北埔鄉當地以海陸腔的客語為母語的居民。二十位受訪者逐一接受三十至四十分鐘的訪談並錄音。訪談的內容分為面談(個人背景、回答問題)、重述故事、朗誦短文及詞表。訪談結束後,受訪者填寫評量自身語言態度的問卷。語料經整理後並以GOLDVARB 2001 (Robinson, Lawrence & Tagligmonte, 2001)進行語音變異的量化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內在及外在因素影響ㄐ、ㄑ、ㄒ語音變異。內在的語音環境方面:一、當韻母以「ㄧ」為其介音或主要元音時,ㄐ、ㄑ、ㄒ發生前移並被ㄗ、ㄘ、ㄙ取代,同時前移所佔比例最高。二、當韻母以「ㄩ」為其介音或主要元音,出現前移現象時,圓唇音「ㄩ」會被非圓唇「ㄧ」所取代,ㄐ、ㄑ、ㄒ則保持不變。三、當ㄐ、ㄑ、ㄒ其後的韻母為「ㄩㄣ」時出現例外現象,介音「ㄩ」不會被非圓唇「ㄧ」所取代,相對的,ㄩㄣ發成一ㄨㄣ。外在的因素方面,一、女性比起男性使用較多的正確發音。二、年輕的受訪者使用的正確發音比年長者多。三、教育程度高者使用正確發音多,相對的,程度低者,產生前移現象多。四、受訪者在正式風格使用較多正確發音,在非正式風格上,前移相對較多。最後,語言態度的問卷結果發現,受訪者對於不同變體接受度與本身語言使用狀況有不一致的現象。本文將針對結果做進一步的探討及合理解釋。
广州文史资料存稿选编 第9辑 社会
作者:李齐念  来源: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广州文史资料存稿选编 第9辑 社会
东南亚女性移民与台湾客家社会
作者:张翰璧  来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亚太区域研究专题中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东南亚女性移民与台湾客家社会
闽台历史社会与民俗文化
作者:汪毅夫  来源:厦门:鹭江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闽台历史社会与民俗文化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论文选集
作者: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编  来源: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论文选集
社会结构与客家人教育
作者:王东  来源: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社会结构与客家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