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视野中的客家学术研究 ――评马卡丹新著散文
-
作者:张永和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盛夏酷暑,汗流浃背。但读中央文献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马卡丹新著散文集《客家名镇客家村》,犹如一股清风拂来,令人顿感神奇、惊喜而又凉爽、舒心。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把人们感觉比较枯燥的学术研究也注入新的甜润的思维活力,让古老历史给人立体的景观和形象的解读,实在是难能可贵之作。 “是那么遥远的动乱年代,是
-
山歌一箩筐想唱就会来黄曼京15岁加入专业艺术团体,退休后继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黄曼京很喜欢在演唱山歌时用竹板伴奏,她觉得这更能增强山歌的韵味。 本报记者温 舒摄
在市博物馆举行的庆祝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活动中,黄曼京和廖宏育表演的传统客家山歌对唱吸引了大批听众。他们风趣、幽默的表演不仅征服了客家人,也让新客家人见识了传统客家山歌的艺术魅力。
看到这么
-
贺州市客家饮食文化的调查与研究:以贺州市八步区芳林村为个案
-
作者:王荷珣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贺州市 芳林村 客家饮食文化 调查与研究
-
描述:、思想言行、生产生活、民风习俗等文化行为主要是对汉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贺州客家饮食文化的生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它是祖祖辈辈客家人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在创造贺州客家人自己的文化中,将本地饮食与中原菜系
-
客家山歌唱响香港大舞台香港回归10周年专题报道从惠州走出去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香港音乐人李志雄夫妇。 本报记者朱金赞 摄
编者按: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香港回归祖国的10年,是惠港两地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的10年,是互惠互利、互动双赢的10年。10年来,惠港两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层面互动取得丰硕成果。为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以“惠港互动”为主题,本报从
-
客家仙子汉服迎奥运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北京街头,近来人们有时会看到一个身穿中国传统汉服的女孩从身边走过。她是卢小娟,一个来自福建的客家人,就读于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她正以自己的方式为奥运会加油。在网络上小有名气的她给自己取了一个清新脱俗的名字――客家仙子。
前不久笔者约见了卢小娟,她穿着一身黄色领口相交,用绳带系结的汉服出现在我面前
-
“客家诗经”――《杭川新风雅集》
-
作者:温云远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千年古邑上杭,翰墨飘香,文风焕彩。自古以来文人学士著述甚丰,“一城如画半城诗”赢得“诗画之乡”之美称。据史载,上杭历史上文人墨客遣兴抒怀,吟诵诗词数以万计,诗词书籍147种达数千卷。浩繁的卷帙,宝贵的文化遗产,充分反映了上杭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
1 936年秋,杭邑清末举人、南社诗人、客家硕儒
-
兩岸客家論壇廈門開幕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盛讚客家文化客家精神
廈門兩岸關係專家正面評價此舉。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教授對本報表示,論壇雖僅僅是一個民間活動,且大多數與會者均為最基層的客家百姓,而大陸高官高調出席並發表講話,這是大陸官方表達誠意的一種形式。他認為,通過這樣一個民間論壇,將大陸高層的聲音傳遞到島內,讓更多的台灣人
-
生态博物馆的旅游开发研究——以广西贺州客家文化生态博物馆为
-
作者:周俊满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态博物馆 生态保护 民族内部动力 社区参与
-
描述:下,力求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生态遗产,并努力实现社区文化与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 针对当前生态博物馆旅游开发的现实,分析了生态旅游与生态博物馆在目标与特征、理念
-
唯物史观与客家民俗文化研究
-
作者:郑景云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客家民俗 民俗文化
-
描述:此进行解剖,并分析这一民系的核心民俗文化是哲学方法论上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这是其一。 其次,作为一个新兴却又古老的民系,客家民系的研究需要新鲜的血液来补充。正确的理论研究对于客家民系的民族内聚力
-
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
作者:钟昌火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 客家民俗 民俗文化 旅游开发研究
-
描述:开发利用的基础上更好地做好客家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
本文首先对客家文化及客家民俗文化的形成、演变进行阐述,分析影响赣南客家民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自然、经济、移民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赣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