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民主化过程中的族群政治
-
作者:施正锋
期号:第4期
来源:台湾民主季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主化 族群 原住民族权利 国家语言 国家认同
-
描述:980年代開始,原住民族權利運動、以及客家族群的還我母語運動蔚然而起,切割了原本二元對立的族群結構。自從民進黨在2000年上台以來,政府大體接受原住民族運動的訴求,不過,在政策執行層面則稍有裹足不前;客家族群的關鍵要求是把客家話列為國家語言,以確保自己的集體認同;相較於本省籍的三個族群,外省族群有較濃厚的中國認同,不過,癥結應該是彼此未能真正取得歷史和解。我們建議,把族群關係的規範放入研議中的台灣新憲,將少數族群權利的保障加以制度化,或許有可能凝聚嶄新的台灣國家認同。
-
罗香林教授撰作《客家研究导论》的过程
-
作者:罗文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罗香林 导论 《民国日报》 学术刊物 书评 出版
-
描述:引言
罗香林所著《客家研究导论》在民国廿二年出版后,迅速引起国人热烈的反应,在全国各地报章上,学术刊物上,书评陆续出现。评论该书的人士,一般都对该书作极高的评价。如谢幼伟先生在《民国日报》所发表的书评:[第一段]
-
积累与嬗变:略论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
-
作者:刘劲峰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形成过程 区域文化 人类学 社会集团 心态意识
-
描述:在客家研究中,我们首先要接触到这么一个问题,即什么是客家?什么是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怎么形成的?它具体成形于什么时候?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表了许多很有见地的看法。其中仅客家民系形成年代,就有所谓秦汉说、唐宋说、宋元说、明清说多种。笔者以为,所有这些看法都忽略了客家群体
-
福建宁化客家美食在央视《乡土》栏目亮相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12月1日,央视7套《乡土》栏目播出专题片《“捕鼠村”的怪美食》,通过介绍田鼠干、生鱼片的制作过程及现场品鉴,将福建宁化客家美食文化向全国观众展示。据了解,央视《乡土》栏目组在11
-
“三山国王”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过程——兼论客家在客居情景中的
-
作者:张应斌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三山国王 土家族 三王神
-
描述:某种文化上联系。“三山国王”的文化过程大致是:它原是巾、明、独三山的山神;大约在商周时期,随着清江巨蛇氏族———诞人南迁,三王神渗入其中,使之转化为社会神;唐宋时期,山寨神和佛教渗入,又使它“国王化
-
社会记忆的文化资本化过程:以洛带客家社会记忆资源的旅游开发
-
作者:梁音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记忆 重构 旅游开发 文化资本化
-
描述:旅游开发的过程,运用“符号”、“仪式”、“场”等概念工具来分析社会记忆何以能够转化为“资本”,如何转化为“资本”。全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洛带与洛带的历史记忆,主要介绍了洛带旅游开发中调用的迁移记忆
-
江西:龙南县开展客家文化年活动将客家文化引进校园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四海客风]
江西省龙南县是典型的客家人聚居地,在读中小学的学生有95%以上都是客家人,但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客家的历史与文化。为此,在新年伊始,该县开展了客家文化年活动,将客家文化引进校园,通过课外活动等形式,例如让客家大嫂给小学生们讲解客家“冬头帕”的制作过程等,让学生了解客家的历史与文化。
-
客家民系迁移及形成过程时空模拟研究
-
作者:何郑莹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民系迁移 人地关系 时空模拟 文化地理学
-
描述:了闽赣粤交界带客家民系迁移路线选择以及民系的形成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在迁移路线选择研究中,本文以ArcGIS软件平台为支撑,以图论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分别以栅格和矢量数据结构为基础,建立地形和交通通道数据库,对客家民系迁移路径及周边地形环境进行研究。分析中引入空间通达性的概念,探讨了客家民系分布与通达性的关系,并模拟出客家人口迁移的最优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高大山脉、隘口等地形因素对客家民系的迁移路线影响巨大,并进一步影响到客家民系分布的空间格局。在当时所处的农业社会背景下,受生产力水平限制,自然环境对客家民系迁移的限制作用突出,在路径选择问题上客家移民处于被动地位。 进一步本文对客家居住区的地形从地表粗糙度、平均高程、各地貌类型比率进行了定量分析,与同样接受了北方移民的江浙地区在地形环境上进行了比较。论文分别从地形封闭性、人口承载力、水系、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客家民系形成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以客家民居为代表的文化景观,分析了环境对客家民系物质文化的影响,最后将自然和社会环境对客家民系形成的影响总结为两者的制约、适应和改善关系。 在第3-4章较大空间尺度范围内开展的研究基础上,为得到较为完整的人地关系相互作用模式,论文第5章以“客家首府”长汀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以及对翔实资料的深入分析,从更小的空间尺度范围内探讨了局部地理环境因素对重要迁移节点地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长汀“客家首府”地位成因与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此结果也印证了第3-4章对人地关系的论述。 最后,论文对本次研究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对在方法上的尝试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
东南亚的「客家」意涵:英殖民马来亚的华人分类过程
-
作者:黄靖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南亚 非马来联邦. 後设理论 马来西亚 客家 马来联邦 族群 分类过程 华人 英殖民马来亚 海峡殖民地
-
描述:析方為恰當。以上「東南亞客家」論述之未盡善處亦促使了本論文的誕生,冀以對東南亞地區的「客家」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的主旨在於說明十九世紀英殖民馬來亞的「客家」與華人「方言群」出現的因素與情境。歷史社會學研究輔助於原始歷史資料:海峽殖民地官方原始書信檔案(Straits Settlements Original Correspondence, CO 273)乃本論文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將由下列論述所構成:(一)「客家」與華人「方言群」如何於英殖民馬來亞政府對華人進行分類的過程中出現;(二)1870年代英殖民馬來亞政府制度的形成及其對華人秘密會社之鎮壓;(三)「族群理論」對詮釋「東南亞客家」的適用性,以及(四)現有的既存文獻對「客家」的後設理論,其中包涵中國、台灣與東南亞之「客家」。總括來說,十九世紀英殖民馬來亞的「客家」及其意涵乃先始於英國殖民政府對秘密會社之鎮壓,後建構自英殖民政府對馬來亞華人進行制度化的分類過程;然而,英殖民馬來亞的統治模式與族群分類亦同時受到「在地化」以及「跨國性殖民」的影響,進而形成辯證性的制度化過程。
-
HACCP体系在客家黄酒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
作者:徐玉娟 肖更生 张名位 吴继军 张友胜 李振伟
期号:第5期
来源:酿酒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HACCP体系 客家黄酒 应用
-
描述:该体系具有响应时间快、确定失误准等优点,对生产和保证产品质量具有很好的指导.(孙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