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097)
期刊(4703)
学位论文(891)
图书(371)
视频(160)
会议论文(136)
图片(2)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5097)
期刊 (4703)
学位论文 (891)
图书 (371)
视频 (160)
会议论文 (136)
图片 (2)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164)
2014(5730)
2013(1021)
2012(1058)
2011(1008)
2010(866)
2009(460)
2007(246)
2001(12)
按来源分组
赣南日报(313)
客家研究辑刊(311)
政协天地(22)
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中华奇石(2)
中国财富(2)
糖烟酒周刊(2)
视野(1)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
咸宁学院学报(1)
苗栗縣社區大學客家文化課程推動成效之研究
作者:賴玉霞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課程  社區大學  公民社會  終身學習 
描述:,進行深度訪談,旨在探討苗栗縣社區大學客家文化課程之規劃理念、課程現況、課程內涵與客家文化課程在客家公民社會的角色,以了解其成效與影響。研究發現如下:(1)客家文化課程規劃推動方面:苗栗社大對客家文化
清代赣南民俗文化研究:基于清代赣南两府一州志的考察
作者:郭起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赣南  民俗文化  地方志  物质民俗  社会民俗  精神民俗 
描述: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个性与特质。在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下,地方性知识日益被学者所关注,本文试图以清代、赣南这两个关键词审视传统社会下的赣南民俗文化,具体分析清代赣南民俗文化的生成背景,进而论述民俗文化类型及其特征,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
本文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清代赣南民俗的研究缘起,梳理清代赣南民俗的相关研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意义;第二部分分析清代赣南民俗文化的生成背景,包涵清代赣南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分三节分别阐述清代赣南两府一州志中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事象,其中在物质民俗一节分析了饮食和服饰民俗,在社会民俗一节中分析了宗族及教育,最后是分析了精神民俗中的民间信仰和民间艺术;第四部分探讨清代赣南民俗的保护与开发,分为清代赣南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清代赣南民俗的开发利用;第五部分为结语。
最后的村落—客家的教育精神与道德文化
作者:赖水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客家文化  乡村  教育  道德教育 
描述:宋代及以后中国上千年的思想和文化。客家文化是中原文化创造性的移植,是中原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中原文化的再创造。这充分说明教育是文化遗传,教育是社会遗传。从客家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兴旺且长盛不衰来看,客家宗族的文教功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文化是靠教育来传递的,文化传播过程也是教育过程,发现文化就是发现教育。直到今天,中国绝大多数人口还定居于乡村,乡土本色依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是乡土社会色彩浓厚的社会。但当下中国的教育研究做出的假设和理论基本上不是基于中国社会结构和中国社会文化背景,而是对某些抽象概念玩弄式的注解,这种教育理论无法解释中国的乡土社会,对传统教育的描述也背离了乡土社会的真相,造成了理论的虚假和苍白无力(和实际的隔膜)。更严重的是,当下的教育理论基本上是一场没有文化味道的乏味的、甚至有几分装腔作势的游...
明清时期粤东北流民与社会变迁
作者:周伟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粤东北  流民  客家  生态 
描述:名号的镇压。为了对抗官府的镇压,粤东北地区的流民群体,或因血缘、或因地缘、或因共同的利益,而形成一些有共同的首领、有严密组织的流民武装集团。这些流民武装集团与官府的博弈,一方面造成了粤东北地区明中期以后社会秩序的动荡,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一个有较强认同意识的流民群体。流民群体在与官府、土著的角力中,逐渐取得合法的身份,流民群体的认同意识也逐渐增强。明清鼎革之际,已取得合法身份的流民,利用对新王朝的认同,通过参与科举、组建宗族等方式,极大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并逐渐取得了地方社会的控制权。随着流民群体社会地位的提升,直至完全“土著化”,流民群体开始拥有了书写自身历史的权力。这也促使粤东北地区的区域认同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而这正是十九世纪出现“土客问题”之后,“客家人”认同意识产生的历史根源。
博白龙潭客家话研究
作者:王巧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西方言  龙潭客家话  语音系统  语法研究  词汇研究 
描述:政区划以及语言概况。对本文中所使用的材料、符号以及发音合作人作出简单介绍。第二章龙潭客家话的语音研究。对龙潭客家话的语音进行细致描写,与中古音系进行历史比较,归纳出龙潭客家话的声、韵、调特点。把龙潭客家话语音与梅县、陆川、沙河三点的客家语音进行计量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第三章龙潭客家话的词汇研究。把龙潭客家话的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计量比较,找出有音无字的常用词、与普通话词形不同的词以及词形相同但意义有别的一些词。第四章龙潭客家的语法研究。对龙潭客家话的名词词缀、动词体貌、动词和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代词系统、数量词、副词、连词、助词作了分类描述并列举了一些语法例句。第五章结语。对文中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最后附两个表:龙潭客家话同音字汇和龙潭客家话词汇总表。
國民小學客語教學評估之研究-以苗栗縣客語生活學校為例
作者:李瑞蘭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語教學  客語生活學校  德菲法  教學評估 
描述:庄客語生活學校中,教師的客語教學、師生使用客語的意願和能力,以及行政員與教師的認同感、行政機關的配合度、行政程序的申請和未來申辦的意願。本研究發現以德菲法建構出之四個面向,其下細分四十二個評估標準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
作者:吳佳欣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園區  行銷理論  SWOT分析  行銷策略 
描述:檢閱、深度訪談、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並對客家文化園區之優勢、劣勢、機會、威脅(SWOT)作分析,且依據客家文化園區組織使命,作市場區隔、訂定目標市場、運用行銷組合策略,達成園區任務。研究發現,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的內部現況,包括:組織規模發展受限;政府補助是唯一收入來源;園長與工作人員異動頻繁;餐廳、商店委外經營,喪失主導權。外部發展則為:社區為博物館事業磐石;開發企業贊助可行性;在地特有產業合作,共同打造形象;各級學校、客家文化館建立資源共享機制;媒體互動危機;利用節慶事件宣傳,具有短暫提升效果。本研究建議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應朝向多元永續的經營發展,且研擬適合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的行銷策略,以作為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未來營運及行銷之參考。
新老客家共创“活的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作为创意十二月的重点主题活动,“第三届客家文化节”今晚将拉开大幕。记者从主办方获悉,本届文化节以“创造活的文化,承接新的传统,打造‘客家新文化’”为主题。自22日至30日,“客家山歌与流行音乐”高峰论坛、“艺韵客家”主题歌舞晚会、创意学术讲座、客家风情美术影展等11项活动将陆续登场。 山歌名家
弘扬客家文化 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客家文化与
作者:廖勇飞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15日下午,在我市举行的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顺利闭幕,闭幕式上签署了有关对台交流合作的三项协议。市领导林仁芳、王澍珍、衷梅英出席闭幕式,陈建寿主持闭幕式。 研讨会期间,市委书记张健会见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富卿、张铭 清和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先生。
客家围屋变身版画基地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世界一流的版画工坊正式启用;第一批中外版画名家进驻客家名居;第一批原创版画在版画基地诞生。作为市、区两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版画基地的建设得到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两年前,这里还跟深圳众多客家古村一样默默无闻,而今已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新一轮城市更新、发展的机遇改变了它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