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担忧 生长在广州 不会说粤语 新客家第二代“白
-
作者:张演钦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 张演钦
“我儿子在广州出生、成长快十年了,竟然还不会说粤语!”昨天,读者崔先生向羊城晚报记者诉苦。
爸妈老师同学都不讲粤语
崔先生的孩子在广州出生、长大,“十岁了几乎一句也不会粤语,也听不懂,同时也不爱看粤语电视节目。”1998年来到广州的崔先生为此挺苦恼。他想了好久,琢磨出几个原因
-
客家饭丸
-
作者:朱裕森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客家地区一些较穷困的山区,流行一种叫“饭丸”的小食,制作简单而味美。
顾名思义,饭丸就是以米饭做原料的丸子。它的做法古老而简单,取材容易而实惠。取晚米作料,捞半熟的米饭起锅
-
3家人拼出一桌年饭 新客家在惠过年系列报道 一家湖南人 一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一家是湖南人,一家是广西人,一家是新客家,因2008年的这场风雪,在深圳打工的两家人来到惠阳淡水表哥家过年。3个三口之家聚在一起,在异地他乡过了一个祥和愉快的新年。
惠阳表哥劝深圳表弟留下
-
惠州方言困惑苏轼父子 我市学者认为该方言形成于先秦时期客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惠州一些民间活动中,主持人一般都边唱惠州民谣边跳舞。
惠州本地人一般都用方言交流。
尽管惠州方言日渐式微,但它还有很深的生存土壤。
掌牛仔,掌牛奴,
餐餐食饭捧香炉。
马鲛咸鱼你冇份,
臭风咸菜一蒲芦。
读过林慧文先生编注的 《惠州民间歌谣》一书的人,想必都对这首《掌牛仔
-
区域旅游合作向纵深发展去年12月粤赣闽打造“千里客家文化长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香溪堡———神秘的古堡风情,秀丽的田园风光。黄伟光 摄
由广东省旅游局、江西省旅游局、福建省旅游局主办,梅州市人民政府、惠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梅州、惠州、深圳、河源、韶关、江西赣州、福建龙岩、三明等8个城市旅游局共同协办的粤赣闽“千里客家文化长廊”活动,去年12月8~9日,在梅州和我
-
中国大陆客家聚集区自然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重点对梅
-
作者:钟声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然环境 客家 梅州——龙岩——赣州客家聚集区 区域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
-
描述:件的区域发展模式及产业结构优化。本研究取得如下结论和认识:1、中国大陆客家人居分布范围广,空间上基本上与泛珠江三角洲合作区域一致。客家人聚集区具有共同的特点:居住地理环境以山地、丘陵为主,自然生态
-
基督教文化在广东的历史扩散及其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
作者:薛熙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基督教文化 历史扩散 文化冲突 文化融合 广东
-
描述: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阐释,并得出一些具有普适意义的结论,以对中国沿海地区基督教文化扩散的研究有所借鉴。本文首先对基督教在广东扩散的地理基础进行分析,进而梳理出基督教文化历史扩散的线索,总结出基督教文化在
-
吉隆坡与沙巴州山打根客家方言词汇比较研究
-
作者:江玲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来西亚 吉隆坡 沙巴州山打根 客家词汇 词汇比较
-
描述:)、英语以及马来语也是他们在国内用于和他族沟通交往的语言。本文也约略叙述了吉隆坡和山打根的发展情况,同时也介绍了两地客家人的经济活动,以及两地客家人的语言简况。 在第二章中,本文先介绍两地客话之语音系统与
-
大山深处暗藏客家民居“博物馆”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图
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朱迪光、饶延志、何碧帆
记者昨从梅县文化广电局获悉,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嘉应学院师生的帮助下,地处梅县水车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村——茶山村,被作为梅州市唯一一个具备“广东历史文化名村”评审条件的自然村,向省申报“广东历史文化名村”。目前申报材料已通过梅县建设和文
-
大山深藏客家民居“博物馆” 梅县水车镇茶山村申报“广东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记者昨日获悉,地处梅县水车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村——茶山村,被作为梅州市唯一一个具备“广东历史文化名村”评审条件的自然村,向广东省申报“广东历史文化名村”。
深藏山中鲜为人知
环抱在群山丛中的梅县水车镇茶山村是一个只有80多户、常住人口300多人的小山村,在这个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