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文化呼唤冲出“围龙” ——强力推进“文化强市”战略系列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游文君李锦让
【编者按】近年来,我市认真实施“绿色崛起”和“文化梅州”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设广东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近期将出台《梅州市建设文化强市规划纲要(2011-2020年)》。如何
-
越秀给新客家营造第二故乡 区委召开数场座谈会,聆听外来务工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外来工妈妈喜游越秀
文/郑旭森 黄晓怡 杨亚明
广州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本地人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共同努力。然而,由于一些历史原因,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在默默奉献的同时,却无法享受理应享有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当前,省、市主要领导都把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摆在显要的位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都
-
围屋通过祖祠血缘保护家族从客家文化“围屋性”看客家人的“前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化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文明形态学研究的对象。研究客家文化最直观有效的办法是去寻找客家人“人化”活动留下的标准解释形态。会说客家话不一定是客家人,就像会说英语不一定是英国人一样,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最具标准解释性的符号形态,本文谓之“围屋性”。
先民流落南方,当地官员将之登记为“客
-
交流合作促两岸和平发展 ——专访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饶颖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刘奕宏
六月的梅州骄阳如火,炎热的天气下,一位来自海峡彼岸台湾的老人风尘仆仆造访客都梅州,为的是践行他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倡导和平发展的理念,鼓励两岸的客家人携手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这位老人就是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的发起人之一、中华海峡两岸客
-
传统文化赐予别墅以灵魂由客家民居带来的别墅文化,将都市繁华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惠州,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往来于此,这座岭南名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由客家民居带来的别墅文化,将都市繁华热闹与乡村安逸清幽两种生活方式完美融合。人们在追求城市中心方便的同时也追求 “在别处”的诗意生活。客家民居文化的根深蒂固,也让不少开发商看到商
-
一个客家名人与一座城市的文化史 ——梅州籍著名学者、《我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刘军
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杨宏海最近撰写出版了《我与深圳文化》(上、下卷)。在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即将在梅举办前夕,他拟将其800套新著和个人珍藏图书约3000册分别赠给母校嘉应学院以及梅州市宣传文化系统相关单位,聊表寸心。日
-
厄瓜多尔华裔祖孙三代返乡寻根走入深圳客家围屋 “龙田
-
作者:潘咏 文灿 黄向英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厄瓜多尔华裔黄维强参观龙田世居
▲厄瓜多尔华裔黄维强夫妇在龙田世居合影。
▲厄瓜多尔华裔黄维强孙女第一次来到龙田世居。
▲黄氏家族祖宅——龙田世居
深圳商报记者 潘咏 实习记者 文灿 通讯员 黄向英 文\图
返乡寻亲,是长久以来牵动海外华侨华人的一个梦。近
-
两百年围屋讲述本土客家精彩 迎新生领衔文化坪山发展宏图 文
-
作者:许建霞 谷少传 肖海强 张伙生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万世居犹如一部厚重的深圳本土客家文化的画卷。
市文体旅游局局长陈威、坪山新区党工委书记杨绪松等人考察大万世居。
/TD> 客行天下大型晚会彩排现场。
今晚,一场名为《客行天下》的大型文艺晚会将在坪山新区夺目上演,深圳本土客家文化将通过艺术形式精彩再现,而演出地点——大万世居也将再次吸引世
-
海南宝岛,南国珍珠。据文献记载,早在900多年前,客家先贤
-
作者:古小彬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渡琼会馆”匾额的右边有一行小字,清楚标明刻匾的时间:“民国八年九月谷且”;左边也有一行小字,是书写人的落款:“琼崖道尹饶芙裳书”(道尹相当于清朝知府,民国初改称),还有印章。因年深日久又经多次搬迁,其中间明显已有一条裂缝。匾额目前由“渡琼会馆”创办人钟鹰扬(1856—1911)的孙子钟振
-
弘扬客家文化,是客家、中国和世界之急需 ——许嘉璐先生访谈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许嘉璐
●本报记者曾秋玲
■人物简介
许嘉璐:江苏省淮安市人,1937年6月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现任北师大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汉语文化学院院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担任的主要社会团体职务有: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理事长,世界汉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