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惠州日报>  围屋通过祖祠血缘保护家族从客家文化“围屋性”看客家人的“前

围屋通过祖祠血缘保护家族从客家文化“围屋性”看客家人的“前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6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B7版:理论与实践

【入库时间】20111230

【全文挂接】

【全文】

文化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文明形态学研究的对象。研究客家文化最直观有效的办法是去寻找客家人“人化”活动留下的标准解释形态。会说客家话不一定是客家人,就像会说英语不一定是英国人一样,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最具标准解释性的符号形态,本文谓之“围屋性”。

先民流落南方,当地官员将之登记为“客籍”或“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由来

第一,什么叫客家文化?中原南下的迁徙性再加由家族性、祖祠性、战斗性构成的“围屋性”道出了客家文化的真正本性。

围屋是客家人集家、祠、堡于一体的民居。围内居民是某一姓氏共同祖先的后裔,有极强的家族性,每座围屋均建有“祖堂”或“祠堂”,是族人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是血缘关系的纽带,平时各为家政,祭祖行礼时是一个大家庭,外敌入侵时又是一个战斗集体。围屋有碉楼、射击孔、望台等,故围屋又是“堡垒”。“围屋性”主要由家族性、祖祠性、战斗性三方面构成。血缘形成的大家族在祖祠具有约束规范的文化制度下,形成一个团结的又生产又战斗的家族团队,围屋以上三个支柱性功能为解释围屋内的一切生活现象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撑。什么叫客家文化?中原南下的迁徙性再加由家族性、祖祠性、战斗性构成的“围屋性”道出了客家文化的真正本性。客家围屋各地称名不同,始见唐宋兴于明清,分同心圆形、半圆形、方形三种,四角楼是方型围屋的一种。

要讲“围屋性”必须讲“迁徙性”,两晋至唐宋因战乱饥荒,中原汉人被迫南迁,至明清历史有记载的大规模迁徙共五次。客家先民流落南方后因平坦地区有人居住,只好迁流山区丘陵,当地官员将之登记为“客籍”或“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由来。迁徙带来的艰难困苦、朝不保夕的生存危险可想而知。围屋正是为了抵抗外敌或野兽的侵扰而构想出来的一种家族性生存形态。迁徙性遭遇艰苦性、危险性及家族可能的离散性,这些困难足以使整个南迁家族毁灭。围屋通过祖祠血缘号召使家族不会离散,围屋形成的战斗性,以防御为主,保证了家族的安全。围内居民对外时非常团结;围内有时也会有矛盾,“祖祠性”的作用是以族规化解矛盾,违反族规的将被惩处,严重的被“驱族”,极端的甚至被“猪笼沉潭”,通过严格的族规制裁保证了围内的生存秩序。

用文化教化吸引土著,发展方略步步为营,形成更为庞大的客家群体

第二,客家人的生存发展智慧在“围屋性”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把当下的生存安全与未来的“反客为主”都构建在围屋里。

如果不理解“围屋战斗性”,那么对客家文化充其量是一知半解。“围屋战斗性”是又一个理解客家文化的重要概念。英国十八世纪有一个哲学家叫霍布士,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期的“圈地运动”造成人与人、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日益激化,霍布士面对人如狼似虎的利益追求,提出过一句著名的生存警语:“在狼的社会只有把自己变成狼。”在艰难的家族迁徙中,客家人的生存发展智慧在“围屋性”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把当下的生存安全与未来的“反客为主”都构建在围屋里。客家先民一方面以先进的中原儒家文化教化影响当地;另一方面采用“五年建一围屋”、“十里修一围屋”的方法,不断在时间空间上扩大控制占领的地盘。客家人用文化教化吸引当地土著,在发展方略上步步为营,不同姓氏的客家移民均采用此法,形成更为庞大的客家群体。

围屋可攻可守同时又支撑着劳动生产和繁衍后代。客家先民以迁徙之弱势却因围屋智慧谋略得当,以防御战斗性为后盾,历代坚持,日益壮大,最后当地土著要么与客家人相融,要么被挤到边远深山。客家围屋的“持久战”、“蚕食战”,千年间使客家人遍布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四川、贵州、海南、台湾等地方。江西、福建是客家人居住开拓的最早领地。本文讲的是“大客家”,对客家文化的研究只有在这样的大时空尺度才能真正认识客家人的历史及其本质。太平天国洪秀全祖籍梅州后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其共同谋事的成员及主要将领均为客家人,客家被全世界关注是因太平天国事件,洪秀全让历史第一次在正史中郑重记载了客家人影响世界的一笔,此后有了研究客家人的“客家学”。千年来这支忍辱负重、受尽欺凌的迁徙客人,怎么就能一鸣惊人“反客为主”呢?“围屋战斗性”使我们更真实更客观地了解了客家人的真正本性。

千年文明迁徙史上,围屋为客家人作出极其重要贡献

第三,是“迁徙性”给了客家人闯世界的勇敢,是围屋文化使客家人更能团结凝聚人气,并最终以“围屋战斗性”影响改变世界。

看看近现代史,从洪秀全、孙中山,到毛泽东、朱德、叶剑英、邓小平、叶挺,再到新加坡祖籍大埔人的李光耀,包括现今泰国两任总理、祖籍梅州人的他信兄妹等,这些影响一时的人都有客家文化背景。仅梅州大埔县,国共两党军队就有一百多位该县客家将军。目前全世界二千多万华侨超过一半是客家人,是“迁徙性”给了客家人闯世界的勇敢,是围屋文化使客家人更能团结凝聚人气,并最终以“围屋战斗性”影响改变世界。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如此重视根据地,既是军又是民又生产又战斗,这恐怕与“围屋战斗性”的智慧方略有关,毛泽东远祖是江西客家人,即使没有直接关联,换句话说,客家先人的“围屋战斗性”早就有了根据地意识的雏形。朱德为广东韶关客家,后随父迁四川;邓小平的祖父也是江西客家,被清廷派往四川做官。理解了围屋文化,在此基础上理解客家人勤劳善良、吃苦忍耐、勇于担当的品格更为到位,否则把这样的品格说是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的又有什么差别。

讲到战斗性,特别要讲“大脚”的客家女。宋明以来,北方及南方非客属妇女多有缠小脚的习俗,但客家女在围屋须和男人一样为迁徙带来的风险战斗,她们放开大脚,既为生产者同时又是保卫围屋大家庭的战士。洪秀全广西起兵,相当多的广东、广西客家妇女“木兰从军”,作战十分勇敢。洪秀全定都南京,卫戍部队几乎全部是女战士。清政府见客家妇女就头痛,称“大脚蛮婆”。“围屋战斗性”是中华方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杰作,它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化解种种危机。“客人”终成“主人”,带着强大队伍攻城略地,走向平原走向都市。“围屋战斗性”形成的战争能力是客家人反客为主的根本保证。

以千年为度,假如九百年为“前世”,近现代一百年则可视为客家人 “今生”。农耕文明的 “围屋性”当下受到严峻挑战,现相当多的古旧围屋破败荒凉、空无一人。千年文明迁徙史上“围屋”为客家人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围屋当今已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对象,它会不会因千年沧桑负重而“逝去”?我期望珍贵的“围屋性”文化能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今天仍为客家人存一份迁徙的怀念,永保家族般团结和谐,永保坚毅忍耐持久勇敢的战斗方略,并由此去迎接围屋精神现代性的转换。围屋老了,客家精神永在!(作者单位:惠州学院)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