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府文化是东江文化的缩影 兼容性与亲合性让客家文化和广府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东江下游地区,古民居多以梳式布局和醒目的镬耳封火山墙为主要特色,此为位于增城的坑贝古村落。
一个市民在雨中骑着摩托车从东莞桥头的骑楼街穿过。和惠州水东街一样,骑楼是典型的广府文化代表建筑。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重要。原因很简单,水不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源泉,而
-
客家义民嘉年华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012台北客家义民嘉年华”将于13日登场,9日记者会上,小朋友挑起代表传统客家文化的担头;台北市长郝龙斌9日出席记者会,主持启动仪式。中央社
-
客家文化节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宜兰三山国王客家文化节将于6日在冬山乡登场,主办单位3日邀请宜兰县长吕国华(左)担起扁担、挑着米箩,带领阵头亮相,为活动暖身。 中央社
-
客家白芋仔口感松脆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天,来自客家的白芋仔到货了,在第八市场每公斤售价6元。白芋仔是椭圆形的,个头均匀,摊主介绍说,去皮后芋仔会分泌出透明的黏液,那是正常现象,芋仔可做甜食,口感松脆。
-
喝客家酒娘 此处是必去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醉酒店头街”:如果要游玩历史名城长汀,此处是必去的所在。如果要喝客家酒娘此处是必去的地方。亲们,想家乡的酒了吗?
-
中村傩戏:客家民俗“活化石”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朱新民 具有悠久历史的宁都县黄石镇中村,至今还保留着一项在赣南独一无二的民间习俗,这就是被史学界称为“古老民俗文化活化石”,被艺术界称为“戏曲活化石”的中村傩戏。为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日前,笔者与钟情于民俗摄影的宁都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张志勇结伴,走进中村。 走进中村 赣南傩舞的发祥地中村,位于琴江、
-
《大围屋》,客家开拓者的心灵史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 王俊/文 齐洁爽/图 悲怆激越的音乐中浮现着客家山歌的音调,充满情绪张力的舞姿演绎着客家先民的传奇,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映射出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精神,近日,作为深圳献给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点文艺精品剧目,一台气势恢宏、凄美动人的大型客家原创舞剧《大围屋》正在龙岗文化中心内如火如荼地排练。
-
客家“踩桥”习俗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民俗]
“踩桥”这一习俗,在客家地区至今犹存。在建造一座桥时,建桥师傅会用木桩把桥两头钉住,暂时不许人通行。待桥竣工后,要举行首通仪式,这种仪式十分隆重,气氛异常热烈,它充满了古朴的乡风,不亚于当今的“剪彩”。这种仪式就是“踩桥”。
要修一座桥,的确是十分艰苦麻烦的事。首先要有“头家”发起
-
台湾客家谚语中的男性研究
-
作者:刘怡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谚语 男性 谚语
-
描述:」以其所需承擔的責任與角色加以分類;婚姻 是家庭結構組成之始,「人夫」的角色及其重要,從婚前的擇偶乃至婚後的相處都蘊含 著人生的智慧,更可從中一窺兩性互動的真實面貌;「人父」則是跳脫人子、人夫的角 度
-
试论赣南传统采茶戏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欣赏和传承
-
作者:缪云
期号:第12期
来源: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采茶歌、跳采茶舞的热潮。当今中学音乐教学,“自主、探究、合作”的模式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我们正好以此为切入点,在课堂教学里探索融入喜闻乐见、鲜明地域传统特色的采茶戏音乐,让学生了解、欣赏自己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