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具风味的赣南客家美食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作者简介:
杨遵贤,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江西作家协会、赣南客家联谊会会员。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计400万字。
多年从事客家文化研究,发表了《崇尚教育,赣南客家传统的文化观》《赣南古代的旅游文化》《形式各样的赣南民居》《从谱牒看客家先民的迁徙轨迹》等论文百余篇。
赣南客家饮食具有深
-
清溪水永远在她心中流淌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沈义像
文革期间两地分居的曾三、沈义书札4件
【人物】
朱紫球
提要:韩江有一条最大的分支河流叫产溪河,从韩江西边溯河而上,不足5公里,便到了丰顺县黄金镇。这方水土,孕育了两位不简单的客家女性,一位是李坚真,另一位就是沈义。
2013年,是革命前辈沈义大姐诞辰100周年。最近,笔者以严谨、认真
-
“客家祖地”描绘新画卷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巫瑞万 罗旺水 俞祥波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
客家人巫罗俊,随父迁居建州绥城县境黄连峒(今宁化),他率民开发黄连峒,筑堡卫众,御寇拓疆,垦荒造田,伐木经商,发展经济。
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宁化谋定而动,在实施“东扩南伸”发展战略中,用市场之“手”扩张县城,经营城市,形成土地聚资、项
-
客家文化要有智慧地保护开发
-
作者:杜艳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每当人们谈起深圳,总会不自觉地提到一个词——移民城市。自1980年建立特区以来,30多年间1000多万人口的涌入,让深圳缔造了一段城市生长的神话。但鲜为人知的是,深圳的移民史并非始于1980年,300多年前就已经有一支族群从遥远的地方徙来拓荒,这便是龙岗客家人。
300多年的拓荒,使得客家人和客家
-
免费培训“撬动”宁化客家小吃产业发展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宁化记者站 刘才恒 罗旺水
12月13日,位于三明工贸学校的宁化客家小吃培训中心,宁化客家小吃第68期培训班的64位学员被分成6个小组,参加宁化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县小吃办主办的职业技能鉴定实操考试。
滑嫩可口的兜汤,脆香的松丸子,松软的黄粿……一个多小时后,老师对学员们的作品进行品尝
-
典藏意义的客家古村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有300多年历史的赣县白鹭古村恢烈公祠“友益堂”。记者谢东琳摄
□龚文瑞
行走在赣南乡村,你必定会感动于那一处处具有典藏意义的古村落。
山岭逶迤,田畴泛绿。晚风吹过,炊烟袅袅,一条条蜿蜒的溪河旁散落着一座座充满传奇与故事的客家古村。夕阳下,客家古村如一帧典藏的画卷,经典的故事让走进古村的游
-
赣南客家婚俗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据考证,婚嫁的礼仪和程式,发轫于有了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夏代,臻于周代。赣南是中原汉民南迁较早的聚集区与扩散地,是形成客家民系的摇篮。婚俗在赣南客家地区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当今就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婚俗而言,其程序主要有:相亲、送庚帖、定婚、睄节、报日子、迎亲。
一、相亲
相亲,亦称“提
-
客家传统服饰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作者简介
邹春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学会客家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理事、赣州市客家联谊会理事等职务。长期从事客家文化和区域社会史研究,已参与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项目以及江西省社科规
-
客山客水客家围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龙南燕翼围一角。
龙南关西新围全景。
上世纪初,广东一名叫罗香林的学者写了一本关于客家源流的书,第一次提出了“客家”这个概念。从此,分布在赣闽粤边际地区的人,以及与之有着血脉渊源的世界各地的一部分人被叫成客家人。客家人是一个相对概念。古时,这带属南越,生活着大量的赣虞人及其后裔。东晋末年
-
铁门扇最适合作为“乡村再造城市”示范样本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得知“惠阳客家围屋保护与发展研究项目专题展”在米兰展出,《东江时报》记者4月20日与该项目的研究团队成员之一,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学约聘教授、访问教授陈蓁博士取得联系,提出专访负责人毛里齐奥·梅里吉教授的想法。梅里吉教授十分重视《东江时报》的专访,次日便完成了访谈。
由于正值欧洲中部夏令时间,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