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赣南日报>  客山客水客家围

客山客水客家围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9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A04版(弘扬客家文化深化赣台合作讲座)

【入库时间】20130830

【全文挂接】

【全文】

龙南燕翼围一角。

龙南关西新围全景。

上世纪初,广东一名叫罗香林的学者写了一本关于客家源流的书,第一次提出了“客家”这个概念。从此,分布在赣闽粤边际地区的人,以及与之有着血脉渊源的世界各地的一部分人被叫成客家人。客家人是一个相对概念。古时,这带属南越,生活着大量的赣虞人及其后裔。东晋末年,五胡乱华,尤其是唐末黄巢起义,天下大乱,中原汉先民开始了举族南迁的迁徙活动,在赣粤闽边际这块四面高山屏蔽、土地肥沃的南方山区停了下来,这些最早的汉先民,客居他乡,以山为家,是以为客家。客家人居棚寮,垦荒地,刀耕火种,繁衍生息,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形成了簇新的文化——客家文化。至宋明时期,南迁到赣闽粤边际地区的客家人逐渐多了起来,客居形势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山上迁到平地,从林里走到河边,从山林走往城市,从赣闽粤走往东南亚……以至今天繁衍南方各地,传播四海,有了亿万之众。

岁月如歌,沧海桑田。今天的客家人早已融入时代洪流。再走进客家人生活的这块区域,客家风情有所淡化,服饰、婚丧风俗、建筑特征等特质性的文化现象正趋于大同。伫立一个高巅注视南方的这片客家故园,这个民系至今仍坚守得相对完整的东西突出表现为:一种是听得见的客家语言,另一种就是看得见的那一座座如丰碑般矗立于田畴中的围屋。

1

赣南客家围屋的形制特色

四合院可谓是北京的代表性建筑,石库门可谓是上海的代表性建筑……围屋则是赣粤闽边区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只是时光走到文明昌盛的今天,曾经光照大地的客家围屋辉煌不再,它渐渐从现实生活中淡出,蜕变成学者与旅行者们了解客家人过去生活与活动的重要的化石与标本。

围屋是汉民族生活在赣粤闽边际地区的一个民系的文化堡垒,是客家人客居他乡的标志物,围屋或大或小,或新或旧,里面蕴藉着一个个传奇故事。

在粤赣闽三地,围屋的形式与称谓有一定的差异。广东梅州,那里的客家人喜欢在远离平原、依山面水的山坡地营造半圆半方的围拢屋,背面依傍缓坡,呈方形,衔接着山势,承接着地气,正面濒临月池,呈半圆形,散淡着诗意,那种朴素的田园风情很是让人生情;福建龙岩,由于常年承受台风的长途奔袭,那里的客家人多营造可以避风的圆形土楼,土楼依山,但不傍水,由于大尺度、大空间、大容量,形态罕见,令初入土楼者每每有震撼感。

赣南客家人则以走出山林为荣,为了显富,又为了防劫,多在平畴上择一阔地,凌空矗起城堡式的方围。在赣南,对围屋的称谓诸多,如四角楼、土围子、围子、炮楼、炮台,其中以围屋一说最为普遍。自然,与梅州、龙岩的围屋相比,赣南围屋显得空间体量硕大,防御功能极强,是一种对外实行封闭,对内则是集居住、城堡、宗教信仰、议事厅和中心广场于一体,并为一个父系大家庭的成员提供家、祠、堡3种使用功能的天井式民居。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赣南客家围屋的实用与战备的硬性成分,与雕塑、绘画、风水等柔性文化因素融合,可谓集建筑与美学于一体。时至今日,赣南围屋成了向现代文明社会的时尚人展示古代文明的名片,它的老朽不堪注定了它不能再产生什么鲜活的思想元素,但它的浮华往事注定了它是营造一个个美丽故事的古老摇篮。在温暖的阳光下和如水的月光下,围屋有如大地的代言人,又宛若大地的神话,成为时间的浮雕、乡村的风景、岁月的丰碑。一座座围屋凝固在泛着泥土芬芳的田野上,有如历史教科书,可以让观光者在瞻望前人的创造成果的同时,领会时代的变化、社会的演进、生命的意义。

沧海桑田,不过百年光景,赣南围屋大多成为空壳,成为先祖灵魂飘荡的旧居。新一代人渐渐从围屋这个千年蛹衣中脱颖而出,走出乡村,住进了城市的高楼大厦。这不能不算是一种进步,又不能不是一种丢失。

2

赣南客家围屋的起源

赣南客家围屋的起源究竟怎样?众说纷纭,主要有2种说法,一种是传承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说,一种是土生土长的地方产物说。

坞堡这一建筑形式,起源于西汉时期的西北边陲。

东汉末年,五胡乱华,天下动荡,相当一部分中原汉先民往南方举族逃亡,一部分留守的豪家大族则大肆修坞筑堡,抵御外侵。坞堡是在城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一种小型城堡,其重要特征是四隅建有角楼。宋以后坞堡便消亡了。今天,在赣南还有2处坞堡遗址,一处在大余县长江村寨上自然村的滔滔章江水畔,保存的是隋唐时期坞堡建筑遗址;一处在于都、宁都两县交界的于都县葛坳乡澄江村,也曾有一座建于宋代的谭氏小城。这两个地方很有地理故事。前者大余,古称南安府,明清时辖南康、崇义、上犹、大余4县,其中源于大余县河岽的章江水为赣江支流章江之源头,赣江另一支流贡江源头在石城县的石寮岽。后者于都葛坳地名颇有来历,传说缘于黄巢,说黄巢征战赣南期间,一夜,在一山坳地竟与随从走散,饥乏之极便往一人家求食,这家老妇人宰了家中唯有的一只老母鸡给黄巢吃,黄巢临走见门口挂有葛藤,与大部队会合后,嘱咐凡见门口有葛藤人家不可扰之,消息传开,客家人家家门口挂上葛藤,竟然在战乱中平安无事,这个地方遂有了“葛坳”之称。可惜,四季如流,时光将这两座古堡洞蚀得一干二净,只留下残垣断基。走近这些千年前的坞堡建筑遗址,但见野草迎风劲吹,些许从野草中裸露出来的夯土断墙如同岁月的化石,无言地昭示着千年前客家祖先的生活印迹,幽幽之中,不禁让人思接千载。

由坞堡及至围屋,可以说两者之间似乎呈现一定的传承关系。如形制结构上,两者的平面均为方形或矩形,外立面均为高大坚固的墙,四隅均建有角楼……且客家的迁移路线与时间及客家民系的形成时间也极为巧合,这一时期正是客家先民南迁至赣南的盛期,会不会就在这次南迁过程将这一中原地带广泛流传的建筑形式带入赣南呢?

土生土长的地方产物说,又是怎么回事呢?赣南客家人一般称堂为“厅”或“厅厦”,称一栋房子为“屋”,一间房子为“房”。厅是屋的中心,许多栋“正屋”和“横屋”连在一起便组合成了一幢“厅屋组合式”的“大屋场”。这种民居实质上脱胎于古代中原庭院府第式民居。来到赣南的客家人,民居形式以此为主流,广泛分布于各县市,其中尤以“九井十八厅”最为壮观。“九井十八厅”又有“九厅十八井”之说,天井如此之多,体量何其大,这种大规模的建筑在进深和面阔方面有了拓展,是赣南客家人建房追求的最高境界,一个“九井十八厅”之大屋场中,可以居住数以百计的人口,这无疑是豪宅了。

豪宅从来都是财富的象征。“九井十八厅”或“九厅十八井”这类建筑,一般为世家大族或巨富所建。迫于赣南险恶的自然环境、无法约束的流民、连年不断的兵火和宗族间激烈的械斗,富有的客家家族或个人有了战备与防护的需要,他们受当地官府城堡和古山寨、村围及稍早于赣南的闽粤围楼的影响,有了筑围的考虑,或将一个或数个“九井十八厅”用围墙连接在一起,并四角筑起高墙或高楼成方城以围之,如此,土生土长的客家围屋便形成了。龙南的关西新围内部就是2个“九井十八厅”连接成的巨宅。这便是土生土长的地方产物说。

其实,土生土长说也好,坞堡传承说也罢,形成于明、盛于清的赣南客家围屋本身是客家人建筑上的一种创新结果,这是无可非议的。

岁月如霜,风雨无情。受自然风化,赣南残存的围屋还在继续减少。有幸的是,自2004年第十九届世客会在赣州召开后,围屋开始受到更大程度更为广泛的关爱,作为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围屋所蕴藏的丰富的建筑与文化元素正在被发掘、光大。

3

赣南客家围屋的典型代表

客家围屋以赣南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赣南可谓“围屋的故乡”。

赣南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安远、信丰、寻乌等县。这些围屋大至上万平方米,内可居数百人,如龙南县武当镇的田心围,最多时曾住过900多人;小的仅二三百平方米,如龙南县里仁乡的猫柜围,围内仅住一户人家。

赣南围屋主要建于明清时期,民国以后便基本上不建了。现存最早的两座围屋是龙南杨村乌石村民小组的盘石围,约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毗邻十余里的燕翼围则稍晚几十年,建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

地处赣南之南的龙南县是残存围屋的最主要集中地,备受世人夸耀,素有客家“围都”之称。从最早建筑围屋至今,时光过去了500余年,龙南一县至今仍残留了370余座围屋,占全赣南残留围屋总数的近80%,且围屋规模之大、风格之特别、保存之完好,龙南为全国之最。下面介绍燕翼围、关西新围、乌石围3座具有代表性的围屋。

高守的燕翼围。因高守如磬,而有高守围之称。要了解客家围屋的人,没有不到龙南杨村燕翼围来的。因为燕翼围是赣南围屋的代表物,它高大,雄奇,绝无仅有。

明末清初,粤赣边境的杨村时有战火,烽烟滚滚,家道殷厚的赖福之和弟弟上赠、上球,奉祖敬溪公和父郁华外出避难,原想到黄塘高围亲戚家一躲,岂料对方无义,杀了探问的孝古子,于是改奔黄牛石避乱。待事息返回,只见“庐舍已为灰烬,闾井萧索,鸡犬不闻”。赖福之饮恨思痛,念及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古训,遂萌生了建造高守围的构想。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由丰城师傅领衔筑建新围的工程正式开始。据说,起基便用去银元一大谷斗,整个工程因过于浩繁,竟费了27年时间,历经3代,待其长孙济斯3岁时,庞大的围屋才矗立起来。峻工后的围屋呈方形,4层,高15米,长42米,宽32米,面积1368米,房间136间,一层为膳食处,二、三层为居住,四层为战楼,有58个枪眼;围门有3层,门口有一生活用井,围内有2口暗井,一为水井,一为粮库井,平时以土埋之。因高大易守,可闭关自守一年不出围,而有“高守围”俗称。

直到道光29年,高守围始有了今天的“燕翼围”之名。这个雅名乃清朝道光二十九年赣州府台周玉衡所题。当时围屋的主人盛邀周玉衡来杨村高守围作客,并敬请府台大人题名,周为围屋主人相敬如宾的仪态,热情待客的真诚所感,联想到古语,便题“燕翼围”,取“夫妇举案齐眉、燕侣比翼”之意。

传奇的关西新围。位于龙南县关西镇新围村,是赣南至今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围屋。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峻工于道光七年(1827年),历时29年。

关西新围,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8米,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围墙高约9米,墙厚2米,围屋四角各建有一座15米高的炮楼。关西围整体结构如巨大的“回”字,围屋的核心建筑就在中间的“口”字部位,其构造如同乌石围,是在客家民居“三进三开”特征基础上扩大为“三进六开”,从而形成“九栋十八厅”大型客家民居的典型建筑,共有主房124间。

关西新围开基祖徐老四,名名均,字韵彬,号渠园,因在8兄弟中排行第四,人称“徐老四”。徐老四经商致富乃至后来筑关西围,与燕翼围不无关系。其时,他姐姐嫁在燕翼围,青少年时的老四常到姐姐家作客,时常为燕翼围的雄伟高守所神迷,内心暗藏竞争意识。姐夫赖世樟资助精明肯干的老四做木头生意,没想,他天生聪慧,生意渐做渐大。后来,有一回,他从赣州发排往南昌时,顺路搭了省府税官之公子返省,公子的父亲有感于徐老四慷慨助人,遂给了徐老四一块免税牌,从此,老四生意如鱼得水,呼风有风,唤雨有雨,一时间,许多排贩纷纷依附老四,也求徐老四给打上其“西昌”火印商号,徐老四则收商号费,从而盈利滚滚,搭靠着做生意,老四乐得收些小费,遂发财而富。

活着的乌石围。是一座因石而得名的围屋。乌石围坐落在龙南杨村东水河边,门口有一块高约1.5米、长约2.5米的蛤蟆形乌石。蛤蟆为蟾蜍,为驱鬼避邪之物,故乌石倍受村人爱护,尊其为神石。因此,乌石旁建起的围屋也被叫做乌石围。乌石围是龙南现存400余座围屋中保存较好、历史最悠久的围屋。

乌石围结构上呈前方后圆式的半圆形,占地约4500平方米,围屋正面长约60多米,至后围圆形底部约70米,围墙高约8米。门楼是龙南围屋中最有豪迈气势的。围内还有不少独特之处——四百年前建造时铺就的呈花纹图案的卵石依然如花似锦,屋顶的三耙檐上从前爬满了狮、象、天鹅、鲤鱼等吉祥物。乌石围前方有一开阔场地,再之前便是一泓标准长方形的大池塘,里面装储着乌石围人的堪舆文化意识。

客家围屋,真实地记录着客家人生存生活场景,把客家精神凝固和浓缩。走进围屋,就走进了客家人的生存家园,触及了客家人的生命脉搏,豪迈、刚烈的客家风必定让你陶醉其中。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