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738)
期刊(4495)
学位论文(1026)
会议论文(115)
视频(95)
图书(36)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738)
期刊 (4495)
学位论文 (1026)
会议论文 (115)
视频 (95)
图书 (36)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95)
2014(5341)
2013(992)
2012(965)
2011(936)
2010(807)
2008(391)
2007(238)
2005(50)
2001(1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130)
客家研究辑刊(228)
嘉应学院学报(113)
食品与生活(7)
语文月刊(4)
健康(3)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
课外语文(教研版)(1)
新经济杂志(1)
药膳食疗(1)
帝国边区的客庄聚落:以清代屏东平原为中心,1700—1890
作者:陈秋坤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边区  清代  平原  聚落  帝国  土地商品化  比较视野  经济中心 
描述:一、前言 本文试图从清朝边区拓垦的比较视野,叙述清代早期土著和汉人垦佃在台湾开垦过程中,经由政府地赋政策和土地商品化,逐渐建立以家户为地权所单位,并以村庄作为纳税单元的体制。①文中选择台南府城政治经济中心的边区——屏东平原作为论述焦点,主要原因在于边缘地区的占垦和开辟,
我院举办“走进客家社会:2010年梅州田野调查实作研习营”
作者:冷剑波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客家社会  田野调查  梅州  研习  新加坡国立大学  台湾大学  客家研究 
描述:6月26-30日,由我院主办,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台湾大学客家研究中心、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台湾联合大学客家研究学院和台湾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协办的“走进客家社会——2010年梅州田野调查实作研习营”在梅州顺利举行,共来自以上单位的40位硕、博士研究生和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另类书写:李乔的“鬼”小说解析
作者:潘玲玲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短篇小说  李乔  另类书写  “鬼”  解析  台湾作家  七十年代  二十世纪 
描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台湾作家中,苗栗县客籍作家李乔堪称是一位认真、努力、求新求变的作家。他自1962年正式创作至今,作品不论就质与量来说,都相当可观且傲人的成绩。回顾李乔的写作历程,他是由写短篇小说始,而后写长篇小说、史诗,再而至文学评论、文化评论的。
略谈客家用字与电脑字库的若干问题
作者:张瑞良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常用字  电脑  字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客家  编码标准  大小写字母  信息交换 
描述:现在电脑里使用的中文(指汉字),我们大陆用的是按CB-2312的标准(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交换编码标准)制定的,计6763个单字(包括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两部分),外加0—9数字和英文大小写字母计62个。如果用字在6763之外的偏僻字,就要查电脑中的备用字库了,
修祖祠与弘扬客家传统文化
作者:陈干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地区  传统文化  20世纪90年代  《羊城晚报》  百年历史  公共场所  公共秩序  文化功能 
描述:经族中声望的长辈牵头成立清理维修祖屋理事会,在众人的支持下拆除乱搭乱建,订立维护公共秩序和卫生的公约,恢复祖公厅堂的文化功能,使之面目一新。《羊城晚报》登载了一篇关于此事的报道,影响不小,这是一个城里宗族修祖祠的典型。[第一段]
饶平县瓜园社张氏宗族历史与传统习俗考察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饶平县  瓜园社  张氏宗族  传统习俗  宗族发展  族群关系 
描述:为研究客家亚文化,探讨客家聚居中心边缘地区的客家传统社会,笔者选择位于潮州市饶平县北部的客家聚居地瓜园社作为调查对象。瓜园社(即今上饶镇的一部分)虽属客家地区,但其方言、习俗等与客家中心地区较显著的差别,俗称“半山客”地区,实即为客家亚文化区域。
《走进客家社会:田野考察、文化研究》导论
作者:黄贤强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社会  田野考察  文化研究  新加坡国立大学  导论  2010年  文化风情  客家地区 
描述: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自其道理。2010年夏季,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师生一行9人,带着欲亲身目睹客家原乡社会面貌和文化风情的心境,风尘仆仆地到粤、闽两省客家地区考察。11天内行经上千公里路,双足踏过十多个客家城镇和乡村,完成走进客家原乡社会的目的。
从酿豆腐的起源看客家文化的根基
作者:张应斌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豆腐  起源  客家民俗  传统食品  客家食品  房学嘉  肉丸 
描述:一、古今独步的酿豆腐酿 豆腐是客家菜中珍品,房学嘉《客家民俗》:“盐煽鸡、酿豆腐、扣肉、肉丸等,都是久负盛名、别具客家风味的传统食品。”所举4种客家食品,酿豆腐为其中之一。百度百科《梅州客家文化》“客家名菜”3种,酿豆腐居第一。酿豆腐的独特之处何在?至今言之不详。笔者认为,酿豆腐的独特之处主要
台湾客家文化产业建构刍议:以美浓客家小镇为例
作者:邓文龙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台湾地区  客家  人类文明史  文化创意产业  排版技术  投入市场  西方国家 
描述:一、全球化下台湾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起源于何时这一问题,目前并没一致的答案。在人类文明史上,将文化作为商品投入市场的运作由来已久,如要追根溯源,可以追溯至毕升发明活字排版印刷术。即使这得不到西方国家的认可,也应追溯至人类发明铅字排版技术起。
先贤、神圣香火、开拓主权:华南原乡与南洋信仰版图的互相呼唤
作者:王琛发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先民  马来亚  版图  信仰  南洋  原乡  华南  主权 
描述:一、转客居为家园的传统实践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沙叻秀新村,大同华文小学正式创办于1911年,校园内谭公庙,庙内至今悬挂当地先民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献给谭公爷的“万古纲常”匾额。到今天,沙叻秀这个昔日客家老“村”其实已经演变成国家首府所在市区的一部分。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