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与学
-
作者:王斯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方言 迁移 英语教学 英语学习
-
描述:。本文首先阐述了语言和文化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旨在说明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以此反思,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不仅有来自语言层面的影响也有来自文化层面的影响,而作为语言和文化变体的地方
-
客家方言语音在英语语音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及对策:以梅县客家
-
作者:李华闽 朱金华 廖珺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英语语音 负迁移 对策
-
描述: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和文化容易迁移到二语和二语文化中,产生负迁移。在音段和超音段两个层面,客家方言语音就会对英语语音习得产生影响和干扰。本文解析了此类负迁移现象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客家方言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及对策
-
作者:詹晓慧 朱金华 何家驹
期号:第2期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词汇 习得 负迁移 对策
-
描述:母语负迁移带来的语言应用错误在外语习得过程中层出不穷。梅州学生在英语习得中亦受到客家方言的负迁移影响,因而在英语的正确使用上常常出现各种偏误。文章从词汇习得的角度,对客家方言词汇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减少此类负迁移影响的相应对策。
-
嘉应州人在海外的迁移、适应和融合
-
作者:房汉佳 林韶华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外华人 嘉应州 迁移 应和 19世纪中叶 金矿公司 18世纪 客家族群
-
描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非常和谐的多元民族社区。本文主要探讨嘉应州人的此段史,对于研究海外华人历史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故宫博物院》课内检测与课外迁移
-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文教资料(初中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 内检测 客家土楼 逻辑顺序 优点 迁移 圆楼 福建土楼 课内阅读 课外
-
描述:《故宫博物院》课内检测与课外迁移
-
屏东客家印尼华侨离散之个案研究
-
作者:戴秋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迁移 离散 印尼华人
-
描述:及身份認同的變化;3. 個案及群體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轉變情形。透過文獻記載、相關理論及訪談資料,了解當時祖父離散到印尼的種種遭遇,並以離散為主軸,透過各種面向詮釋祖父及父親的離散現象,將隱藏的個人認同和外顯的混雜文化模式,做詳細的探討。除了釐清外界對印尼客僑的差別想像外,更是發現離散現象,會因個人特質及家庭背景的不同,發展出離散適應的明顯差異。另外,發現這個聚居在屏東長治的印尼客僑族群,離散的現象已經慢慢退去,經過五十年的安定生活,對於本身的認同,大都不再是個困擾且重要的議題。而外在身份及生活習慣上的些微差異,也隨著近十幾年來臺灣對多元文化的尊重與包容,漸漸不再被凸顯。對於臺灣這片土地,早已視為家鄉而非異鄉,並且在此落地生根、開枝散葉。
-
迁移渡海的小百姓与大历史:以合浦新民客家吴氏宗族为例
-
作者:黄丽生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进程 迁移 宗族 客家 合浦 百姓 农业文明 传统中国
-
描述:滨海居民实际的历史行动为依据。
-
台语读本之数位创作研究
-
作者:王忠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语 教科书 台语读本 数位内容 视觉创作
-
描述:。
然而母語大多未具有能夠獲得普遍共識的文字,再加上母語的應用與腔調會因為各地區母語使用習慣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而生活背景、居住環境和習慣用語的特殊性,使得母語雖然是選修課程,卻因為各類母語師資的缺乏,使得多數的學校僅有台語(閩南語)可供選修,各族群的學生並無法在學校的母語課程當中,依自己的需求選擇台灣傳統的原住民語或是客家語進行學習。對於未能擁有台語(閩南語)環境與背景的初學學生而言,台語讀本的閱讀困難程度相較於英語教科書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面對二十一世紀的世界潮流,除了對於傳統母語文化所展現出的人文關懷之外。數位科技的進步也帶動了新時代的生活型態,動畫電影由傳統的二維動畫進展到以三維立體影像為主的電影型態。網路遊戲以及電腦遊戲也以三維建構的影像畫面所呈現的虛擬實境動畫為主軸。我國政府在這一波數位潮流中,亦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提升我國在數位內容方面的水準。而電腦資訊的相關課程也已經加入國民中小學的課程當中。但是在教科書的編排與繪畫部份,卻依舊維持著傳統的編排與繪畫方式。
本研究以台灣本土語言教材當中的《台語讀本》做為視覺創作所探究與實驗的方向。由《台語讀本》的教科書當中,選擇具有台灣傳統意像以及本土文化的傳統唸謠,經由以三維建構的數位內容影像為主的視覺創作研究,讓學生在學習台灣傳統母語時能夠增進了解的程度以及所要學習的母語內容,達到主要的學習目標。更進一步的在潛意識感受到新世紀的數位科技所帶來的視覺新型態,以及數位內容的時代脈動,以達到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雙贏的目的。
-
「台湾客家文化」通识课程之研究
-
作者:萧景祥 赵金婷 徐正桂 杨琦君 邱丽足
期号:第36期
来源:嘉南学报(科技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庄 母语 族群文化 通识教育
-
描述:」與「客家童謠」三項接受度較高。分析學生背景發現:多數(80%以上)爲非客家籍,平時最常使用的語言是閩南話與國語,使用客家話者僅佔1%。學生除在選修「客家文化」的課程期間較常瀏覽客家相關網站外,平時很少
-
闽西客家人迁台与定光古佛信仰
-
作者:刘大可
期号:第1期
来源:台湾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省 迁移 社会功能 神明信仰 闽西客家人 定光古佛信仰
-
描述:一、闽西客家人迁移台湾的基本情况通常所说的闽西客家地区,是指地处福建省西南部的八个县:长汀、武平、上杭、永定、宁化、连城、清流、明溪,这八个县的居民完全或大部分讲客家话,在清代以前隶属于汀州,称为汀州八邑。因此,本文所说的闽西客家人迁台实际上就是清代汀州人迁移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