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民爷的神格多样性:以苗栗市义民庙为例
-
作者:刘忆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义民爷 义民爷信仰 苗栗 神格
-
描述:栗市義民廟所供奉的義塚,同為林爽文事件所犧牲的義民們,也是同一批受到乾隆皇帝冊封「褒忠」的義士,相較於枋寮義民廟,卻少有人研究。且透過對新竹人士的實際訪談中發現,新竹地區的民眾大多認為義民爺與一般正神無異,但相較於苗栗地區的民眾卻認為義民爺是鬼,即使是神,也是神格不高的陰神。同樣為對義民爺的神格認知,卻有著地域性的差別,因此本研究將針對苗栗地區的民眾進行研究,了解民眾心中對義民爺神格的看法究竟為何。根據渡邊欣雄的「神、鬼、祖先」動態變化邏輯看義民爺神格發現,義民爺是橫死的,根據它死時的狀態,義民爺與萬善爺、有應公是屬同性質,但因為義民爺生前具有美德,死後才能被編排到神靈世界的秩序當中,又因為它們有後代子孫以外的眾人所崇祀,因此它的神格便確立了。反觀萬善爺及有應公,它們是橫死,但因為它們生前未具有美德,因此死後無法編排至神靈世界中,就算它們有後代子孫以外的眾人所崇祀,它們與義民爺也是有所區隔。本研究分為兩大部分,首先在問卷方面,透過集群分析將受訪者對義民爺的神格認知及看法加以分群,並根據交叉分析結果,例如「通常去義民廟使用什麼紙錢?」、「義民爺和哪一種神明接近?」等題項,觀察各集群的特性,再加以命名,可將之分為三群:客家烈士群、正神群、鬼魂群。客家烈士群的民眾較傾向於中間立場,對義民爺的神格較不認為是神或鬼,反而是類似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烈士們。而正神群的民眾較認為義民爺是與一般正神接近。鬼魂群的民眾則較認為義民爺是類似好兄弟一類的孤魂野鬼。其次,也從實際田野觀察與義民廟有關人士的訪談中發現,民眾一般的祭祀行為以及與義民廟互動的頻率等,例如在焚燒紙錢的行為上,有民眾焚燒好兄弟使用的銀紙給義民爺,有民眾則焚燒神明使用的金紙給義民爺。亦或是在祭拜時間點上,民眾大多早上前往義民廟祭拜,下午則較少人會前去祭拜,原因是民眾有上午拜神,下午拜好兄弟的區分。進一步也觀察義民爺往來的對象發現,鄰近的廟宇會在農曆七月舉辦普渡法會,並到義民廟迎義民爺的牌位前去,原先認為鄰近廟宇是否有將義民爺視為類似城隍爺的角色看待,但民眾對此的看法卻都認為,義民爺純粹以客人的身份被邀請,並非以陰神坐鎮的身份。透過這些題項發現,民眾對義民爺的神格認知產生多樣性。進一步將問卷調查分群結果與民眾實際認知行為做對照發現,民眾對義民爺的神格態度大致分為三群:客家烈士群、正神群、鬼魂群。而民眾實際的祭祀行為及對義民爺的神格認知中,也大致分為幾類:陰神、客家人祖先、好兄弟、烈士。結果呈現一致,由此可知,民眾對義民爺的神格認知的確呈現這幾類。民眾對義民爺的神格看法實為複雜,有些民眾在開始表明義民爺是好兄弟,卻在這些民眾平日的祭祀行為中發現,他們焚燒金紙給義民爺,代表其實他們是將義民爺視為正神一般的祭拜。由此發現,民眾的行為層面與認知層面有落差,因此,義民爺的神格在民眾心中,呈現的是不穩定性的流動,永遠沒有一定的定位,若要對義民爺的神格有深入的了解,必須是長期的觀察。
-
国小愿景建构与实践的探索~以一所客家小学为例
-
作者:黎毓辉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学校行政 学校愿景 客家小学 客家意象 客语生活学校
-
描述:結果的啟示中,釐清現況事象,俾利於學校願景經營的反思。根據研究的發現與實務的交互討論,本研究主要的發現與啟示如下:一、個案客家學校願景的緣起緣續,傳頌著客家族群教師內心,對族群文化恢弘與新世代性格意象型塑,寄予深切冀望之情。二、釐清學校願景與部頒教育宗旨及教育目標間的界線,從校本經營的角度,自主建構本身未來光明的特色願景,以激發教師對學校願景的重視。三、成員對願景的認知與建構的參與,影響著願景的實現程度。四、學校願景圖像是多面向的,可單純以學生為主軸,亦可包含學校、教師、社區等,所以除了以學校課程落實實踐之外,亦須配合處、組多元的策略達成。五、客家學校願景發展過程,如火如荼展開客家文化與語言的薪傳發揚之時,亦應體貼他族的感受,均衡各族群學生語言的學習權力。六、落實與了解學校願景的執行成效,建立一套客觀的評鑑機制實屬必要。七、形塑創新願景的校園文化,方能永續學校願景績效的提升。本研究所進行的個案研究,能深入探究一所客家學校願景的背後意涵與實踐的多元面向,確實能填補量化調查研究中,質性部分的缺憾。建議未來有意願朝此方向專研的研究者,能庚續迭傳,以讓所有學校願景背後的故事,永遠芬芳流傳,充滿無限的想像可能。
-
客家话趋向词「转」语法探析:以台湾东势大埔腔为例
-
作者:郑中信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埔腔 东势 客语 趋向词 转
-
描述:轉去」的句型,不曾出現賓語中插的「*動詞(V)+轉/倒轉+賓語(N)+來/去」句型。動詞的選用以移動動詞、領屬動詞居多,賓語則以客體賓語、處所賓語居多。對於「轉」與「來」、「去」位移認知,本文將「電話」、「網路」等「非面對面」語境列入分析範疇,從「主語」、「移動者」、「說話者身體空間」、「聽話者身體空間」、「第三者身體空間」、「說話者最初位置」、「聽話者最初位置」、「第三者最初位置」、「其他空間」等等參數,討論「面對面」與「非面對面」語境下,「轉」字的位移參照點選擇及位移方向判斷等問題。
-
对地方院校和谐绿色校园建设的若干思考——以嘉应学院为例
-
作者:唐兆民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环境 管理 和谐 校园
-
描述:根据400份抽样问卷调查和实测资料,分析嘉应学院校园功能区划及环境问题,并基于环境规划学理论,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从而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建设服务。
-
許嘉璐或周六訪台 參加客家高峰論壇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報訊】據中通社18日消息:第三屆兩岸客家高峰論壇,本月21台北圓山飯店舉行,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許嘉璐已獲台方發給入台證。台媒指出,若屆時許嘉璐真的赴台,將是兩岸交流以來,大陸赴台退休層級最高的國
-
民主政体下少数族群的角色、地位与政治:以台湾客家族群为例
-
作者:杨式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民主政体下少数族群的角色、地位与政治:以台湾客家族群为例
-
探讨客家料理餐厅服务品质之满意度:以苗栗地区为例
-
作者:余金凤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料理餐厅 餐点品质 服务品质 满意度
-
描述:卷712份,有效率為94.9%,以敘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pearson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1)不同消費者人口統計變項,對餐點品質的滿意度有顯著差異
-
美浓客家菜肴文化之研究:以美浓三合院餐厅为例
-
作者:刘瑞琴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菜肴 腌制 烹调 族群
-
描述:本文由美濃客家菜餚文化的形成與演變,探討美濃客家菜餚文化的特殊性;並且由烹調方式及醃製手法傳承客家菜餚文化的脈絡,找出美濃客家菜餚文化發展的方式。以美濃三合院餐廳為研究的範疇,研究客家菜餚文化在美濃客家餐廳中的發展。本論文內容將分成三大層面:第一探討客家菜餚之形成過程與演變。以原住民、日本及閩南族群為探討的方向,分析在時代及環境的變遷中,美濃客家菜餚文化所受到的影響。第二探討美濃客家菜餚文化的特色。探討美濃客家菜餚文化的特殊性,以及客家儲存食物的方式。從烹調方式的使用以及醃製的手法,了解客家菜餚文化的特色。第三探討美濃客家菜餚文化的發展。以歷史及地理因素分析族群接觸對美濃客家菜餚文化之影響,並以具地方特色的客家菜與休閒消費模式的客家菜分析觀光發展對美濃客家菜餚文化之影響。在美濃客家菜餚文化的發展方面,探討美濃客家菜餚如何改變才能提升客家菜餚文化的地位,讓客家菜餚在客家餐廳的發展能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最後,以客家女性擔任客家菜餚文化傳承的重要角色出發,探討以經營上的創意在現代客家餐廳中發展客家菜餚文化的方式。
-
承载人生理想与世俗生活的围龙屋——以梅县侯屋为例
-
作者:李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围龙屋 聚族而居 人生理想
-
描述:屋是一族之所,强烈的家族观念渗透在围龙屋空间结构上。在围龙屋的建造之初,客家人就寄寓了财丁兴旺的大家族理想,希望家族兴旺发达。其二,在围龙屋内,族人是人生理想的实践者,而神灵是族人的庇护者。在世俗生活中,族人的家庭起居生活必须遵从家族的共同原则,维护家族的群体利益。另外,生命仪礼的举行也强化了客家人多子多福的人生理想,族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中通过角色的转换践行着延续血脉的人生职责。其三,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族人纷纷搬离围龙屋,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另建新居,围龙屋作为文化遗产,必定会给世人留下一份宝贵而又永恒的社会记忆。
-
地方派系政治与社团网络关系之研究:以苗栗县头份镇长选举为例
-
作者:洪志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头份镇长 族群 地方派系 社团 恩庇 侍从理论
-
描述:本研究欲探討苗栗縣頭份鎮地方派系、社團、族群、政黨在選舉的過程中,對地方政治的衝擊與相互間的影響。主要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以深度訪談作為研究的主體。而以往僅用派系的角度來探討,本研究試圖加入社團、族群、政黨等影響選舉的因素,來瞭解因素間對地方選舉結果的影響。從研究中了解派系在選舉競爭時,如何經營、動員地方樁角與社團,並以「恩庇—侍從關係」理論來解釋地方派系的形成,試圖從地方派系和社團關係網絡的角度,來瞭解是否對地方政治產生影響,並對於地方派系、社團的運作、活動場域作初步分析,藉由探討2005年、2007年頭份鎮長選舉分析地方派系、社團網絡、族群、政黨互相間的關係對地方政治的影響,從研究發現兩次的選舉決定選舉勝負的因素中,社團動員所佔角色大幅提升,並以本研究的結論及發現,對於未來頭份鎮地方政治的發展提出建議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