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客家海耕“最美火山岛”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涠洲岛全景。
涠洲天主堂。
冼叔谈起他拍的珊瑚照片,非常自豪。
火山地质公园。
冼叔拍的涠洲岛独有的七彩珊瑚。
长云酒店的船型设计非常独特。
本报记者在火山地质公园合照。
7000年前,断续喷发了百万年之久的海底火山终于安静了下来,打磨涠洲岛的慢工细活交由海
-
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与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对比
-
作者:金永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方言 韩国汉字音 入声韵尾
-
描述:对比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但仅仅在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和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之间进行比较是不够的。因为从表面上看来客家方言和韩国汉字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语言系统,偶尔看到的语音对应如果不从历史上找根源的话
-
客家桐花祭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桐花绿意葱茏,繁花似雪,成为客家人的精神意象。 董茂慧 摄
□ 宋客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绿意葱茏。放眼望去,满是梦想。
暮春时节,南中国的丘陵山地,满山满谷满坡的桐树绽放着洁白的花朵。春风微熙,高天流云,青翠肥硕的叶片波涛汹涌,喧虺了整个森林;春天雨水多,淅淅沥沥的雨丝飘在山谷,打在绿
-
客家布鞋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王春芝
去了一趟乡下,偶得一双布鞋。细细端详,爱不释手。
手工布鞋针脚细密,耐穿。因为是棉布制作,所以防汗防臭,绿色环保,脚底平整,舒适轻便。
手工布鞋现在估计已经很少了,但曾经带给我们温暖的记忆不会磨灭。在那个年代能穿上一双新布鞋,就是一种幸福。
不管是母亲们在灯下为儿女纳鞋底,还是姑娘
-
客家桃花红 “长寿之乡”沐新年
-
作者:高 媛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高媛
春节7天长假,我们可以选择另外一种过年方式:全家去河源和平县美丽山区悠闲度假,过一个没有应酬劳碌、没有喝酒伤身的健康温暖客家风情年。
独特古村落传统客家围
地处山区的河源市和平县保留了较多的古村落,其中以兴隆民俗文化村为最。此处通姓王,始祖来自山西太原,居三槐堂系。经浙江迁入福建,明
-
十月朝客家糍粑碌碌烧
-
作者:曾海城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社区“巧手妈妈”们在做糍粑。
“十月朝,糍粑碌碌烧。”这是一句客家俗语,说的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日前,沙田社区一帮“巧手妈妈”聚在一起,做客家糍粑送给社区孤寡老人。
糯米粉、花生、芝麻……在沙田社区居委会的饭堂,“巧手妈妈”已经把做客家糍粑的原料准备就绪,正准备“大干一
-
客家祀神祖位信仰礼俗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资料图片)
谢文娟
自从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徙到赣、闽、粤交界地居住后,他们同时也把自己的祖宗随之带到了这里,予以每天早晚拜祀供奉之。这充分体现了客家人慎终追远,尊祖睦宗的谒祖孝心,表达了客家人子孝孙贤,唯读唯耕的高尚品德。
客家人都会在住房的厅堂正上方墙壁上设一个长方形的“神祖位”(每个
-
打造维系客家移民新生代的情感纽带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刘志山(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
客家文化属于移民文化。客家华侨的回归故里,投资创业,必然带来在居住国形成的海外客家文化,这是一种融入了客家华侨居住国文化元素的新客家文化。它伴随客家华侨的资金和技术向祖籍国的流动,必然对祖籍国的客家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促使祖籍国客家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移民与其新
-
客家文化中国梦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编者按:昨日,《光明日报》记者与本报记者联合采写了《客家文化中国梦》一文,讲述了世界客商大会上的故事,充分展现世界客商文化同源、血脉同根,天下客商同抒客家情,共筑中国梦的家国情怀。本报今日予以刊登,敬请垂注。
客家文化是海内外客家人认同的纽带
“隔山隔水难隔情!”当来自台湾的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
-
到梅州探秘客家文化在潮汕畅游海滨浴场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围屋
汕头风光
潮州古城墙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采集
梅州客天下石碑
第7条线路:
客潮民俗文化休闲游
由梅州、潮州、汕头组成的客潮民俗文化游产品
途经景区:雁南飞、灵光寺、客天下、五华汤湖热矿泥山庄、潮州古城墙、金狮湾度假村、绿岛山庄、汕头南澳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