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汉语声调浊上变去研究
作者:李琴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浊上变去 
描述:官话型”浊上变去包括吴方言、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徽方言,全浊上声变化复杂,次浊上声归属不定。 浊上变去最重要原因是全浊上声和浊去声调值的相似,古上声为高平调,浊母使声调初始变得
风水信仰:一个重要的客家民俗文化事象
作者:罗勇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水  民俗文化  客家  民族传统文化  家居生活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心理结构 
描述:讲究风水宜忌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广大民众日常家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势派风水术发源地的、闽、粤客家地区,对风水的崇信之风更浓。过去,每逢婚丧喜庆、盖房子、打灶、挖井、选坟地乃至于修桥筑路等事项
独一无二的建筑模闽西客家圆楼
作者:林友智  期号:第5期 来源: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客家  建筑模式  圆楼  永定县  意蕴美  “大同”思想  振成楼  闽粤赣边区  中国古典哲学  地震 
描述:,有独自出入的楼梯与门户,这些圆楼的主人,原是中原汉民族的一个支系,早在西晋年间开始,千百年来,他们历经劫难,长途迁徙,从黄河之滨辗转流移来到闽粤边区的崇山峻岭中。他们面对排外的土著与出没无常的盗匪
广东蕉岭南磜石寨村 闽粤交汇处的客家古村落
作者:孙霄 张新忠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广东省  交汇  古村落  岭南  西南地区  自然风光  福建省 
描述:清康熙元年(1662年)的树德楱。这两座客家方楼均保存完好,对于研究闽粤客家人迁徙历史、文化交汇以及明清时期客家方楼的...
第四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研讨会在泉州师范学院召开
作者:黄薇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泉州师范学院  国际研讨会  汉语方言  方言语法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描述:周长楫教授致欢迎词。在大会上宣读论文的有(以发言先后为序):邵敬敏、陈泽平、石定栩、周长楫、邢向东、刘祥柏、汪化云、施其生、王建设、李蓝等。会议共收到论文56篇,其研究内容涉及北方官话、、湘、粤、吴
客家学研究的新领域:客家文化产业研究
作者:罗勇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学研究  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化  新领域  客家人  文化资源  产业化研究  文化内涵  风水文化 
描述:,特别是对地域文化产业化的研究极其薄弱,客家文化产业化研究便是处于这样的状况。客家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原汉族文化与闽粤相交地带土著及畲瑶等少数民族文化融合混化而形成的一种内涵丰富、特色鲜明
深圳客家民居的移民文化特征
作者:杨宏海  期号:第4期 来源:特区理论与实践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移民文化特征  客家文化  深圳  客家先民  龙岗区  海洋文化  客家围  客家研究  围龙屋 
描述:此进行初步探讨。据史料记载,深圳的客家人大部分是中原南迁移民的后裔,其最早的居住历史可追溯到宋末元初,然而深圳客家的大部分移民主要是由于清初“迁海复界”而从、闽、粤等地成批迁入的,这次迁徙被称为
客家社会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读《客家宗族社会》
作者:欧阳宗书  期号:第2期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宗族  客家社会  文化研究  宗族的功能  宗族制度  客家文化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客家先民  经济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 
描述:,放在与会族文化、福佬文化等相邻文化的比较对照中,通过挖掘和搜集谱牒资料和田野调查的一手资料等珍贵、详实的材料,阐述客家先民一批批举族辗转南迁,在闽粤交界地区聚族而居,形成以血缘关系为前提、地缘关系
仙人冻
作者:连允东  期号:第6期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仙人草  客家地区  客家人  季节  仙草  福建  宁化  品尝  神清  制作 
描述:,主要制作原料是仙人草。它是一种草本类的小叶绿色植物,大部分是野生的,也有人工栽培的。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这种草是唇形科的“凉粉草”。“仙人草”乃是客家地区的名称。它不仅分布于闽粤边的纯客家居域
闽西客家与四川客家民居比较
作者:周小艺  期号:第1期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闽西客家  民俗文化  客家人  四川客家  汉民族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土楼  民族迁徙  民族形成 
描述:,为了躲避西晋永嘉之乱、唐末战乱以及南宋末年蒙古元军入侵等战事和祸乱,先后大批南迁过江进入、闽以及粤东、粤北等地,以别于当地的居民,被称为“客家”。 有关客家的形成已有很多文章进行过探讨,本文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