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粤东妇女集体自杀事件与地方族群社会——以民国《丰顺县志
-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5期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晚清 粤东妇女 集体自杀 民国《丰顺县志》 地方族群社会
-
描述:清末的粤东韩江沿岸接连发生妇女集体自杀事件,死亡上百人。本文试对此事件进行文本解读,阐释其内在特点和作为社会失范的性质,进而力图揭示围绕这一历史事件、社会失范现象所展开的社会控制,以及它所蕴含的地方族群社会特征。
-
论赣南客家民居与地方高校建筑设计
-
作者:刘玉宝
期号:第30期
来源:山西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居 地域性 高校建筑
-
描述:通过对赣南客家民居的形成和建筑特点的分析,对地方高校建筑设计地域性的探讨,提出当代赣南高校建筑设计与传统客家民居结合的多种途径,为地域性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借鉴.
-
游客对地方节庆活动认同之研究-以土城桐花节为例
-
作者:李青松 車成纬
期号:第2期
来源:运动与游憩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城 桐花节 活动认同 地方节庆
-
描述:的遊客重遊意願不高。因此建議類似的地方產業或是觀光節慶活動,應先從地方社區的認同做起,如此要獲得其地方的肯定易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且將節慶活動結合地方特有的藝文活動,增加節慶活動的獨特性,藉此吸引非本地遊客重遊的意願,方能永續經營。
-
客家文化与地方发展:以台湾新竹县北埔乡为例
-
作者:谭鸿仁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发展 新竹县 客家文化 台湾省 行动研究 二十一世纪 研究者 社区参与 环境调查
-
描述:社会之环境调查,同时配合当地之地方节庆“膨风节”与“柿子节”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此外亦针对地方意见领袖与居民等进行深度访谈,提出议题,供地方人士参考,提出可能之规划课题。同时研究者也在二十余次的访谈与
-
宗族与当代地方社会-以湖口陈四源为例
-
作者:王钧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湖口 宗族 社群 网络 政治 选举 礼簿 关系
-
描述:論來作為論述基礎;第二章對湖口地方社會和當地的主要宗族做個背景介紹;第三章以陳四源成員中,舉行婚禮和喪禮所記錄人情來往的禮簿為主要分析資料,分析宗族中關係網絡的建立;第四章透過訪談和第三章的資料分析
-
地方文献的学术价值:以梅州客家文献为例
-
作者:唐爱莲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图书情报 地方文献 客家学 学术价值
-
描述:梅州市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对于梅州客家地区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人物、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如将这些静态的文献变成动态的情报信息流,则可提高客家文献的利用,为公共图书馆图书情报工作发展注入活力。
-
地方文献信息平台建设研究:以广东河源地区为例
-
作者:周文
期号:第9期
来源:图书馆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文献 信息平台 共享
-
描述:共建共享是提高地方文献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平台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共建共享局面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新技术的应用和资源的优化组合。利用信息平台,既可以实现信息的公开发布和交换,也可以实现文献建设业务工作的统一管理。
-
界线、认同和忠实性:进香,一个客家地方社群理解和认知他者的
-
作者:林秀幸
期号:第1期
来源:台湾人类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进香 界线 认同 社群 认知
-
描述:签而建构的小群体(譬如某某品牌车队)和族群或地方社群有何差异?「认同」是什麽?是一个或多个?如果「界线」和「认同」只是交易过程(transaction)中「协商」(negotiate)的结果,「认同
-
清末民初一个粤东地方读书人的历程:以罗师扬(1866—19
-
作者:梁敏玲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读书人 清末 个案 粤东 初一 清季民初 政治机构 种地
-
描述:清季民初,有大量的读书人长时间在地方活动。他们大多在清末考取或捐纳了一定功名,却不足以谋得较高的官职,通常只是充任地方上的塾师。这类人士到了民国也往往只在当地的政治机构中任职。他们长期从事教育,并活跃于种种地方事务之中,在当地影响深远,而他们的一生,也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变局。
-
挖掘地方音乐资源 丰富校本课程教育:引入闽西武平客家童谣、
-
作者:兰新
期号:第12期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童谣 校本课程 艺术教学
-
描述:新课程要求积极开展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闽西武平的客家童谣与山歌是地方音乐教育的优质资源,本文对充分利用客家童谣与山歌资源开展小学音乐教育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