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高等教育启思录 百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研究
-
作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组编
来源: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中国高等教育启思录 百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研究
-
新设区域性本科院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思考
-
作者:胡彩云
期号:第12期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设区域性本科院校 图书馆 读者服务
-
描述:新设区域性本科院校图书馆面临的严峻挑战对开展读者服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图书馆可以从以下方面尝试努力:建设一支专业队伍,提高职业素养;树立新的工作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坚持读者服务工作的原则,灵活为读者服务;加强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为读者服务工作提供文献保障。
-
院校盘点之香在省外的高校
-
作者:郑建泉
期号:第4期
来源:求学·理科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校 盘点 院校 大学校园
-
描述:金人才的摇篮 学校“有色冶金人才摇篮”的荣誉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财富》杂志2009年世界企业500强榜单中,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有43家企业入选,其中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熊维平、副总经理陈茂生他们都毕业于江西理工。此外,厦门钨制品公司、江西铜业公司、南昌钢铁集团公司等60多家企业的领军人物也都是学校校友。当然了,江西理工之所以能取得辉煌业绩和所在的环境有着莫大关系,学校位于享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客家摇篮”之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赣州市,借助身边的有色金属资源,建立了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25个实验中心和近百个实习基地,其中有3个国家级检验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思考:以闽台客家文献数据库
-
作者:曾绍文
期号:第11期
来源:情报探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特色数据库 高校图书馆 新建本科院校
-
描述:以三明学院图书馆的闽台客家文献数据库开发建设为例,提出新建本科高校图书馆应"特有所实、特有所别、特有所享、特有所用、特有所长"地依托地方特色文化和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
-
江西理工大学将地方文化纳入本科教学体系
-
作者:沈林
期号:第10期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理工大学 本科教学计划 教学体系 地方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特色 客家文化 乡土气息
-
描述:化的冲击下前途堪忧。学校希望通过尝试开设《客家文化》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
-
彰显办学特色 服务地方发展:“办学特色与地方院校发展论坛”
-
作者:刘皓
期号:第17期
来源: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发展论坛 办学特色 地方院校 地方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综述 服务 院校研究
-
描述:式分别阐述了各自对高校办学特色的认识与理解。
-
绿色新风吹进地方院校——嘉应学院开设《环境保护概论》课的回
-
作者:利锋
期号:第10期
来源:沿海环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嘉应学院 《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教育 中国
-
描述:起,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便已在嘉应学院展开。这些活动包括:1、举办综合性环境教育专题讲座。化学系环境工程教研室的教授沿海环境从1998年起便经常开设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题讲座;学院也邀请市环保系统从事
-
社区营造与地方探讨--以新竹市金山社区与内湖社区为例
-
作者:邹萍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区总体营造 社区规划师 行动者网络 社会资本 地方
-
描述:港口曾有過繁華的老街榮景,但是因港口淤積使得老街生意不如往昔,社區規劃師進駐此區後,希望藉由老街再造,喚回過去的老街榮景以帶動當地觀光業的發展。本研究以地方、行動者網絡與社會資本等理論架構分析,研究發
-
铸造军魂的地方
-
作者:邓韶征
期号:第14期
来源:安全与健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民军队 铸造 十九世纪 毛泽东 闽西客家 老屋 房子 讲解员 地方 普通
-
描述:。我注意到,这座老屋名叫松荫堂。
-
浅谈高职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
-
作者:陈天翼 王小宁
期号:第5期
来源: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地方文化 融合 客家文化
-
描述: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每一个地区都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大力宣传、营造环境、教育引导、活动氛围和教师示范等途径利用所在地珍贵的地方文化资源,同时要以地方文化为"用"而不是为"体",反对不加分析地盲目弘扬地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