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26)
期刊(252)
学位论文(68)
图书(6)
会议论文(4)
视频(4)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26)
期刊 (252)
学位论文 (68)
图书 (6)
会议论文 (4)
视频 (4)
按年份分组
2014(304)
2013(83)
2012(97)
2011(83)
2010(75)
2009(35)
2008(42)
2007(16)
2004(5)
1998(1)
按来源分组
其它(74)
闽西日报(60)
惠州日报(32)
南方日报(28)
羊城晚报(14)
中国人大(1)
闽南风(1)
中国商人(1)
金田(1)
政协天地(1)
广西大苗山官话山歌的歌唱模式:以民间歌王李隆球及其关联群体
作者:刘振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官话山歌  歌唱模式  歌词结构  歌腔形态  歌唱方式  地域与族群性 
描述:演变为地域文化标识。大苗山地区是官话山歌的重要传唱区域,这里居住的苗、瑶、壮、侗、汉等多民族群体具有浓厚的歌唱习俗。本文以该地区民间歌王李隆球及其客家族群与师徒群体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村落环境下梁氏家族与
论客家与民国时期广东革命
作者:骆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民国  广东  革命 
描述:中的卓越贡献,极大地影响了广东的政治发展进程。客家地区民众有优良的革命传统,从辛亥革命、广东各地光复、东征北伐、东江农民运动、东江革命根据地建设到抗战时期的东江抗日,各时期在广东客家地区开展
明清时期粤东北流民与社会变迁
作者:周伟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粤东北  流民  客家  生态 
描述:名号的镇压。为了对抗官府的镇压,粤东北地区的流民群体,或因血缘、或因地缘、或因共同的利益,而形成一些有共同的首领、有严密组织的流民武装集团。这些流民武装集团与官府的博弈,一方面造成了粤东北地区明中期
梅州市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保障对策研究
作者:钟丹茹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财政保障  农村义务教育  客家文化  可持续发展 
描述:的效果是: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得到了保障,改善了校舍的建设,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收入,加强了对困难群体的资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减轻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压力,推动了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广西贺州八步镇语言生活调查研究
作者:朱格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贺州市  八步镇  语言使用  语言能力  语言态度 
描述:结果有效。研究结果表明:贺州八步镇语言生活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在年龄方面,学生群体(7—12岁)对母语忠诚度、母语使用以及语言能力上均比成年人群体(22—76岁)低。学生群体的语言态度随着年龄减小显著降低
赣南客家赖公信仰研究
作者:凌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  赖公  客家  神明  竹木贸易  正统化 
描述:推动赖公信仰传播的一大重要群体;巫道群体是推动赖公传播的又一大重要群体,赖公是赣南民间道教中一位重要神明;地方士绅与官府是推动赖公神明正统化的主要力量,赖公正统化的历程与赣南社会变迁关系密切。明清赣南
移民、市场与社会:清代以来小江地域文化的演变
作者:朱晴晴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移民  市场  身份  村落关系  地域文化 
描述:的居民即“坐家”共同建构了一个乡村集市。市场的渐次成型过程也是移民村落建立的过程。小江地区的移民群体成为该集市数量最大的卖家,而且这一集市同区域社会中的木材贸易、村落搬迁、以及其它重要的两个具有不同功能
革命的地方性:中共领导的广东土地革命研究(1927-193
作者:刘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  广东  地方性 
描述:严重的财政危机。大约从1929年起,中共领导的广东土地革命成效欠佳,经济困难是重要原因之一。广东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从小的经济斗争入手,尽力在广东各地发动农民、妇女、青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苏维埃革命与农村宗族:以赣南
作者:曾小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苏维埃革命  农村宗族  赣南闽西 
描述:江西的南部和福建的西部,地处客家文化区域,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区。赣南、闽西农村宗族历经明清繁盛发展后,至民国时期,其总体上呈衰落趋势,但农村宗族组织保存相对完好,农民的宗族意识仍旧根深蒂固,农村宗族是
族群的认同、诠释与重构:从人类学视野看客家影像
作者:朱云霞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客家影像”  族群认同  人类学  族群重构  田野调查 
描述:濒临灭绝或消失的人类群体和相对“原始”的人类社会。影像以它直观的,形象的特点被众多人类学家一种纪录和诠释异质文化的重要手段。尽管在国内,能完全被称之为“影视人类学片”的作品少之又少,但用摄影机来纪录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