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324)
报纸(6267)
图书(1652)
学位论文(1257)
视频(476)
会议论文(347)
图片(44)
人物(6)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324)
报纸 (6267)
图书 (1652)
学位论文 (1257)
视频 (476)
会议论文 (347)
图片 (44)
人物 (6)
按年份分组
2015(490)
2014(12481)
2012(1310)
2011(1294)
2009(694)
2008(570)
2006(187)
2004(126)
2003(91)
2002(49)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76)
梅县侨声(102)
龙岩学院学报(88)
农业考古(83)
客家(74)
大众文艺(51)
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46)
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
中国经济快讯(1)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河源城区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
作者:江岚澜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负迁移  河源方言  英语语音  音段音位 
描述:,特别是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现象更为严重。河源市源城区作为一个具有特色方言语音的地区也不例外。源城方言,是客家方言的一个语言变体。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源城方言同英语相比,在发音系统构成因素有相一致之处,但也有很大的差别。本研究从语音的角度对河源源城方言语音特征进行描述,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将其与英语音段音位系统对比,找出两种语音体系的异同,并对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进行归纳总结,探求源城方言对该地区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迁移作用。本文以语言迁移为基础理论,采用了对比分析方法,并且结合问卷、访谈和录音听辨的方法调查源城区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情况。使用EXCEL软件对问卷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录音软件CoolEditPro对语音材料则录制和对比,分析了源城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迁移作用。研究对象为来自河源市源城区河源中学的50名高三年级复读学生,其父母讲纯粹的源城方言。实验中,列出了88个能覆盖所有英语元音、辅音的英语单词及一篇小短文,让这50名学生逐一读出。研究发现:在不考虑学生自身等其他干扰因素情况下,当源城方言的发音和英语发音不一致时,源城方言干扰学生英语语音的习得,一些英语发音受到源城方言音的负迁移影响;当源城方言的发音和英语发音相似时,源城方言有助于学生英语语音的习得,几乎所有学生都可以准确读出一些与源城方言一致的发音。本研究给河源源城区本地学生和英语教师的的启示是:在源城区学生习得英语语音的过程中,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现象确实存在,因此在教学和学习英语语音时,应该重视源城方言和英语两种语音系统的不同之处,从而减少源城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影响。
台湾族群别社会地位之变迁-主客观指标的分析
作者:熊子维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族群  教育  主观社会地位  Ordered  Probit  模型  Multinomial  Probit模型 
描述:敘述於下: 在客觀的受教育年數方面: (1)教育成就的性別差異,主要是在1960之前出生的世代較明顯;但在較晚出生的世代,女性的教育程度有超過男性的趨勢。(2)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對於下一代的教育程度有顯
何谓「公共领域」:从桃园东势地域社会史与社群组织谈公共概念
作者:黄教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共领域  东势建安宫  地方菁英  社群  宗族 
描述:機構、民間社會組織與私人領域-任職或具有聲望者所組成,在結構上反應了東勢的多元權力體系。這種結構日後也成為評價其他社群的依據。與其他社群相較,東勢建安宮盡可能的包融社會各領域地方菁英,為東勢最龐大與
旅游文化可视化开发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作者:卓衍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旅游文化  可视化  开发模式  梅州  客家文化 
描述:迫,而作为文化开发的关键环节——文化可视化方面的研究将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目前关于文化可视化方面的研究较少,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深化和外化上,主要探讨的是如何使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通过旅游产品展示出来。但是要使旅游地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同时使游客感受文化氛围,我们就要进行旅游文化传播,使旅游者真正感受到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本文的研究在收集和借鉴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厄里的旅游“凝视”理论、双重编码理论和传播理论为指导,提出旅游文化可视化的理念,分析和指出影响旅游文化可视化开发的关键因素:旅游者的“凝视”需求差异、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深度和产品设计、旅游文化传播媒介和形式。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了旅游文化可视化开发模式,重点突出旅游文化产品化和旅游文化传播,最后还把这一模式应用到梅州客家文化可视化开发的实践中。旅游文化可视化开发模式的建构是本文的创新性成果。这对探讨旅游文化可视化开发规律及完善旅游文化开发理论具有参考价值,对类似的文化的可视化开发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尝试建构一个旅游文化可视化开发模式。这个模式是从需求决定供给的假定出发,首先探讨旅游者“凝视”需求,然后再根据需求进行旅游文化主题定位、形象设计、产品化和文化传播,最终达到旅游文化可视的目的。 本文的创新点一方面在于提出旅游文化可视化的理念并确定了影响旅游文化可视性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建构了旅游文化可视化开发模式。另一个创新点在于从旅游摄影照片角度探讨了旅游者的文化产品需求。摄影是自我认同和叙述,旅游拍摄的对象往往是给旅游留下深刻印象并得到认可的事物。通过分析摄影的角度、内容等可以了解摄影者的心理乃至需求。
国小中高年级国语教科书乡土教育内容分析比较
作者:凌佩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国语教科书  国小  乡土教育 
描述:以「鄉土人物及團體」37課佔總體比例的27.01%最高,「音樂舞蹈」與「體育類」只有1課佔全部比例的0.73%最低。(二)「鄉土歷史」方面:多從認識、欣賞的角度介紹古蹟;較重視原住民文化,客家文化介紹
与「我」同行-婚姻移民二代青少年的自我认同
作者:邱子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婚姻移民二代  青少年  差异  自我认同 
描述:對於自我是怎麼看待的?研究者以自身對於階級「差異」所引發的認同危機為起點,試圖去了解這些青少年在自我認同整合過程中對於「差異」的感知。研究者透過重要關係人的介紹,於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以
旅游社区的利益平衡机制研究
作者:郑媛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旅游社区  利益主体  平衡机制 
描述:nbsp;旅游景区与其所在的社区相融合,形成了旅游社区。旅游社区的发展关系到众多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各利益主体凭借其专用性资源或资产对社区旅游发展产生影响。因此,要实现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国内外的诸多案例都表明,能否协调好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实现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通过文献回顾和评析,本文发现:对于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有的大部分研究是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进行的,而从经济学、管理学等其它学科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微观机制、多元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协调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也较少。     本文在界定旅游社区相关利益主体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关利益主体的目标函数,以博弈的思想来分析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利益冲突,认清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通过分析得出: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旅游社区存在的利益冲突是各利益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旅游社区的利益平衡机制,包括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以平衡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促进相关利益主体的良性互动、实现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本文以福建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洪坑村)为例,运用本文构建的利益平衡机制,进行实证运用分析。本文提出明晰旅游资源的产权、明确各方的权责;建立通畅的沟通平台和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等措施,以解决洪坑村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问题。         
台湾地区中老年人长期生活满意度研究
作者:吕雅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活满意度  中老年人  长期资料  广义线性模型 
描述:藉由長期追蹤中老年人生活滿意度來知道其生活滿意度之改變與哪些因素有關;本研究即從社會學觀點以緃貫面向之探討以了解影響台灣中老年人其生活滿意度改變的原因以及中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世化變化。
本研究之資料來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1989,1993,1999,2003 年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主要針對台灣地區57歲以上之中老年人為研究對象,本研究利用平均反應曲線來呈現中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長期趨勢,長期資料的廣義線性模型來分析中老年人生活滿意度之改變與哪些因素有關以及中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世化變化。
本研究發現影響中老年人生活滿意度改變之重要因素有「性別」、「年齡」、「籍貫」、「老年居住型態」、「婚姻狀態」、「老年工作型態」、「子女數」、「手足數」、「休閒活動參與數」、「社團活動參與數」等變項,研究結果顯示,有工作之中老年人其平均生活滿意度比沒有工作者高,其中,有工作之女性中老年人其平均生活滿意度比男性低;平均生活滿意度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客家族群於1989年時其平均生活滿意度高於閩南人族群,但於1993年時,其平均生活滿意度為最低;與配偶或子女孫子女同住之中老年人其平均生活滿意度比獨居之中老年人高,有偶之中老年人其生活滿意度比無偶之中老年人高;子女數愈多則中老年之之平均生活滿意度愈高;手足數愈多之女性中老年人其平均生活滿意度比男性中老年人高;社團休閒活動參與數較多者之中老年人其平均生活滿意度比參與數較少者高。
研究發現1993年時其中老年人平均生活滿意度為最低,而該年也社會經濟發展開始衰退之際,顯示社會經濟發展對中老年之生活滿意度深具影響;綜上所言,經濟、男女工作平等及族群認同度等因素對中老年人之生活滿意度具有影響力,本研究之結論希望能提供未來政府相關單位做為如何因應未來老人生活規劃之參考。
台湾卓兰饶平客语音韵研究
作者:彭美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卓兰  饶平  客语  音韵  山摄 
描述:果。
正文各章具體研究成果如下:
第二章主要為共時音韻系統的描述,分為聲母、韻母、聲調及音節結構四個部分。聲母包括零聲母在內共有十八個;韻母部分,主要元音有六、介音為 i和 u、元音韻尾為 i 和 u,輔音韻尾-m、-n、-ŋ、-p、-t、-k 俱全,再加上兩個成音節鼻音韻 m、ŋ,共有57個韻母。鼻化韻的例字數量少且分佈零散,暫不納入韻母系統當中。單字調有六:11、53、42、55、2、5,陰平調值特低,為饒平客語共有之特色。變調只發生在前字,其變調行為與構詞無關,一致由左至右進行變調。音節結構不脫一般客語之同化、異化限制,唯聲母與介音、主要元音結合之緊密,以及Z系聲母其後只接 i 或 e,較為特殊。
第三章主要探討聲母與聲調的歷史音韻。聲母表現大致與三十六字母之架構相符,也有例外之處,如「輕重脣不分」、「端知不分」、「群匣不分」…等,應是中古之前的聲母格局反映。此外,「書母、禪母少數讀為 f」是饒平客語的特色,古全濁聲母清化送氣」、「癸菊譜」今讀為送氣都有客家內部的一致性。聲調方面,大致上以聲母的清濁為決定聲調歸屬的主要因素,「次濁上、全濁上歸陰平」、「次濁平聲歸陰平」、「次濁入聲分陰入、陽入」、「次濁去歸陰去」都是客語內部的共同表現。少數親屬稱謂、地名、動物名稱則有較特殊的聲調表現。
第四章主要以十六攝為架構,依次探討該攝內的韻母表現,並對韻母的相對層次、來源提出個人的看法。山攝三四等讀 en、et,是卓蘭饒平獨有之特色,我們經由:音節結構、三等元音表現、四等元音表現、影母字洪音化、見系二等讀 en/et、咸攝四等「跌」字讀 et、南投國姓海陸部分山攝三四等讀 en、et,等現象進行探討,認為山攝三四等讀 en、et是經 ian、iat> ien、iet > en、et 變化的結果,基本形式應為 ian 與 iat,且細音介音失落與閩南漳州腔有關,與「四等元音為 e」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