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347)
报纸(6267)
图书(1709)
学位论文(1253)
视频(467)
会议论文(349)
图片(44)
人物(6)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347)
报纸 (6267)
图书 (1709)
学位论文 (1253)
视频 (467)
会议论文 (349)
图片 (44)
人物 (6)
按年份分组
2015(482)
2014(12561)
2013(1280)
2012(1313)
2011(1291)
2010(1114)
2009(694)
2008(570)
2007(363)
2006(18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63)
客家研究辑刊(601)
农业考古(82)
方言(47)
中国语文(17)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
语文研究(7)
台湾日本语文学报(3)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连城培田古村落园林及其保护研究
作者:何飞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培田  古村落  园林  格局  保护策略 
描述:时也是为更好地保护古村落园林而进行的探索。针对培田古村落园林的研究,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长期的实地调研,确定研究从影响古村落园林形成的因素着手,进而对培田古村落的环境格局和村落内部的园林格局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古村落园林的形成因素,可以知道培田古村落是一个典型的客家移民村落,“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使得古村落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同时深厚的文化底蕴直接影响着古村落中园林空间的形成和发展。对古村落的环境格局和古村落内部园林进行研究,分析古村落园林的生存环境;通过测绘和图纸分析相结合,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分析的方法,对培田古村落内部园林空间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培田古村落园林的特色,探讨其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借鉴意义。针对培田古村落的保护,本文从培田古村落园林所面临的问题入手,分析培田古村落各类园林空间的现状,提出古村落园林的保护策略,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园林空间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研究认为,培田古村落园林的保护应该在尊重传统文化、历史风貌和村落特有的民风民俗的前提下进行,恢复古村落园林的生态性和功能性,传承古村落园林中的传统文化,保护好古村落园林的物质形态,对培田古村落园林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瑶族《盘王大歌》中的文化传统研究:以湖南“赵庚妹版”手抄本
作者:盛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瑶族《盘王大歌》  手抄本  文化传统 
描述:文化传统的角度对《盘王大歌》手抄本的内容、版本、传承情况进行深入的文化剖析,旨在探索瑶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各民族多元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促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本论文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是全文的研究背景。笔者首先对瑶族文化遗产的整理和《盘王大歌》的基本情况作一个简要的介绍,再逐渐过渡到介绍本文的选题原由及意义,最后对学术界关于瑶族文化和《盘王大歌》的研究进行概括总结。第二部分(二、三、四、五章),是全文的主体。第二、三、四章分三个方面的内容,围绕手抄本《盘王大歌》的具体内容分析其所体现的瑶族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文化因素、文化交流和文化价值,它们是逐步递进、相辅相成的。其中,文化因素可以分为文化英雄、文化事象和文化精神。文化交流以瑶族文化为基准,分析它与汉文化、越文化以及客家文化的关系。而文化价值方面,它是在文化因素、文化交流的基础上,站在一个交叉学科的立场综合分析的。第五章则是结合田野调查,对湖南江华《盘王大歌》传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如何保护、发展提供一些相关的意见和策略。第三部分是结语,从总结全文的目的和方法上,指出湖南江华手抄本《盘王大歌》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少数民族手抄本的活态传承中去理解文本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白鹭古村落空间环境与人文开发探究
作者:肖贞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白鹭古村  历史空间环境  传统风貌  绿色开发  生态建设 
描述:古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古村落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古建筑群落的自然与人为损毁缺乏修缮,以及人们对历史文脉的认识不够而导致的拆旧建新行为使古村落格局严重变样等等。近年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逐渐意识到要保护古村落并发展白鹭村旅游业的重要性。但是形势和境况却仍不尽如人意,政府财力及经验的欠缺,以及村民们私搭乱建的行为,一方面不仅古建筑修缮和古村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步伐无法跟上,另一方面新的无理无序建设又从整体上破坏了古村历史空间环境。因此,目前白鹭古村落的空间环境保护及旅游开发与规划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作者实证考察了白鹭古村落的历史沿革及空间格局与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对白鹭古村落历史空间环境特征进行了深入探究。同时,本文剖析了白鹭古村落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既要注重古村文化的原生性,坚持环境的绿色生态性。最后,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提倡注重绿色开发,重视生态建设,使古村传统风貌和空间环境获得良好保护的同时,又促进古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务院出台支持苏区振兴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本文的研究意义更得到彰显。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白鹭古村落的保护、利用的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于保护和弘扬客家传统文化、赣南新农村规划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台湾鸾堂的经营与发展:以埔里昭平宫育化堂为例
作者:何艳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昭平宫育化堂  鸾堂  埔里地  方社会文  人士绅  关帝信仰 
描述:潮,而這鼓風潮也吹進了內山的埔里盆地。 昭平宮育化堂所處之地,原是中部平埔族初入埔里聚居的區域,自創堂之初,即與周遭聚落有地緣及祖籍的多重關係。就鸞堂系統而言,昭平宮育化堂雖然發展成為中部重要的鸞堂,並自成一系統,但可確定其鸞法源自竹、苗的客家鸞堂,透過鸞堂間的相互交流,使其在台灣中部佔有一席之地。 本研究以昭平宮育化堂為核心,探討昭平宮育化堂與埔里地方社會間的關係,並將其置於埔里社會發展的背景下,分析埔里地方社會的形成、昭平宮育化堂的興起及發展歷程,論究隨著時空背景的變換、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昭平宮育化堂如何發展成為地方公廟,並從其歷史淵源、組織發展、祭祀活動和參與廟務的地方人士的探究中,剖析文人士紳在鸞堂中的角色,和如何讓鸞堂與地方發展相輔相成,以及昭平宮育化堂與埔里地方經濟活動間的關係。 埔里地方社會的繁榮,主要肇因於自然資源及人文資源的豐富。今日埔里地區的民間信仰,鸞堂仍佔有極重要的分量,如何帶動地方產業的發展,昭平宮育化堂仍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透過昭平宮育化堂凝聚人心,激發居民的鄉土意識,創造出屬於埔里的地方特色,也是昭平宮育化堂因應永續經營之道。
农村体验节庆推广活动如何建构游客地方依附:以2010年新埔
作者:刘贞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依附  新埔  农村节庆  体验 
描述:助台灣農村的經濟發展和永續經營。
本研究有以下四個發現:(1)遊客的功能性需求透過參與活動獲得滿足,並進而產生地方依賴感;(2)無論進行何種農村體驗主題,遊客都可能達到相同程度的地方依附
论赣南采茶戏的生产性保护研究
作者:刘英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发源  特点  困境  生产性保护 
描述:命、生存繁衍,走过了4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大背景下,各种现代的娱乐方式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人们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观念不断发生改变,与传统农耕社会相适应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损毁和加速灭绝的危险,赣南采茶戏自然也不能幸免于难,它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 目前赣南采茶戏正面临演员及创作人才严重缺乏,剧情陈旧,缺乏时代感和演出市场萎缩等问题,令人欣慰的是2006年赣南采茶戏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一方面它认可了赣南采茶戏所具有的艺术和文学价值;另一方面它也向世人警示,赣南采茶戏到了不得不高度重视的地步,否则,这朵“山茶花”将可能渐渐失色枯萎至凋零。 面对赣南采茶戏严峻的生存环境,本文根据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以南康采茶戏团为田野个案,力求将研究的视野放置于大的社会背景之下,通过采茶戏剧团这一视角来探究赣南采茶戏的传承和生产性保护之路。
广东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与地域文化特征
作者:姚丽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东  春节习俗  历史变迁  地域文化 
描述:业气息较弱,同时保留了较多与驱傩、巫术相关的传统。客家地区的春节习俗保存了较多的中原文化、有较强的农耕色彩,此外还有一些与畲、瑶等少数民族影响相关的锣鼓和歌舞类的习俗。在潮汕春节习俗中,祀神活动众多是其最主要的特点,此外,潮汕人精细好斗的性格以及重视生子等思想也在这些节俗中有所体现。雷州半岛则在本土俚人、中原汉族、闽潮客移民、周边广府人以及少数民族等不同文化群体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多种风俗文化交融的春节特色。广东瑶、壮、畲等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既有汉区的影响,又保持了他们能歌善舞、热情、淳朴而开放的山居少数民族特性。广东五个文化区域的春节习俗特征体现了各自的文化特点,这与它们的族群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息息相关。同时,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五个文化区域的春节习俗又共同表征了岭南的文化特征,如春节食品和习俗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南国风情,以及重商务实、讲究意头、平民意识较强、崇拜鬼神等心理特征。此外,虽然广东的春节习俗体现了浓厚的岭南地域文化色彩,但是总的来看,无论在节日起源、节日时间还是节日文化心理上,广东的春节习俗都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春节习俗一脉相承,具有较强的统一性,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地方化下的社区媒介─从美浓月光山杂志社谈起
作者:刘忠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月光山杂志  社区媒体  地方文化  全球地方化 
描述:討著人們如何過生活和過日子的方式,而「全球地方化」所要闡述的,亦即文化同質化與地方文化在彼此互動的過程當中,所開展出的文化多元的景緻。深究而言,文化同質化或地方文化的背後,事實上都隱含著不同過日子的論述方式,也就是說,當不同文化之間彼此交匯之際,亦表示不同的論述彼此進行詮釋權的主導争戰。社區媒介作為地方文化的一種形式,在面對不同文化的影響之下,應該如何發揮其凝聚社區意識和認同的影響力?更甚者,它在文化同質化與地方文化互動的過程中,究竟突顯出什麼樣的意義?在不同的論述與過日子的方式彼此錯綜的過程中,它的選擇又是什麼?我們藉由考察政經勢力對「全球地方化」的刺激,一方面企圖為地方文化在全球資本結構的困境中尋找出路,另一方面也藉此與「全球地方化」的理論進行對話。本研究是以高雄縣美濃鎮的社區報紙──「月光山雜誌社」為研究個案,並以美濃的「反水庫運動」作為不同文化交匯的考察脈絡。研究發現,「月光山」在美濃水庫所帶來的文化同質化及其與地方文化交匯的過程中,選擇站在保存在地文化的陣線,並藉由對美濃在地文化的強調與實踐,一方面建構了在地文化的主體性與能動性,另一方面也喚起社區成員主動參與美濃文化建設的工作,並為保存美濃傳統的客家文化而努力。
族群、產業與社會資本:以屏東檳榔業「行口」為例
作者:林育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之間建立信任關係,作為降低風險以及經營策略的一種方式。本研究選擇萬巒鄉1位閩南行口與客家行口駐點觀察,以每年的4月開始到9月為觀察期,為期3年,期間以滾雪球的抽樣方式,針對這兩個行口的交易網絡(包括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