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401)
期刊(933)
图书(209)
学位论文(124)
视频(79)
会议论文(12)
图片(1)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401)
期刊 (933)
图书 (209)
学位论文 (124)
视频 (79)
会议论文 (12)
图片 (1)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433)
2013(662)
2012(690)
2011(634)
2010(511)
2009(279)
2008(237)
2007(101)
2004(23)
1988(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86)
学术研究(5)
广西文史(4)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3)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
西安:三秦出版社(1)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
人与生物圈(1)
新校园(阅读版)(1)
黄鳝炆黄瓜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鲜,即使偶有所见大多也是人工饲养的,然而在闽西北的小山村里却随处可见天然黄鳝的倩影。那沟渠旁、池塘边、稻田里是它们自由生长的环境。白昼喜藏身于泥水洞穴,或是蛰伏堤岸石缝,夜里出来觅昆虫、青蛙、小鱼为食。在乡村捕捉黄鳝是挺有情趣的事。记得儿时我常捕捉黄鳝,要么在冬闲田里翻泥巴捉正在稻田泥中冬眠的黄鳝,或是在春夜里用松明照鳝。当乖巧灵活的黄鳝从田埂洞中伸出半截身子,探头探脑时,就利索地用鳅钳迅捷地夹去,就可以把它逮住。要是你没经验用手抓,一眨眼功夫这倔犟的小生灵就会溜掉,因为它满身的粘液有极大的保护作用。而最有意思的是钓黄鳝:将废弃的“伞毂子”(或自行车的发丝条)一端磨尖,打个小弯弯即成了钩。用蚯蚓作为诱饵,将蚯蚓从尾至头套在钩竿上,钩尖不可外露。当你拨开水草,发现有黄鳝洞口时,就把钩伸进洞内轻轻一搅,如果有黄鳝,它会来抢钩的,这时你一定要有耐心,要沉得住气,全神贯注。当黄鳝上钩时就慢慢地把它拉出洞外,迅速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将其拦腰一钳,掌钩的手必须把黄鳝的头部控制好,相互配合,这样就稳稳地把它装进鱼篓了。用土法上马的方法逮到黄鳝后就可放置水缸中养着。至于黄瓜这种绿色食品,在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它是乡民们的家常菜肴。端午时节在农家菜园里随处都可看到那碧绿淡雅、青翠欲滴的黄瓜。 儿时,每至端午节就能尝到那味道鲜美的“黄鳝蚊黄瓜”。烹制这道美食,常常是父母亲密配合,共同烹制的。宰杀那倔犟滑溜的黄鳝是棘手的,因为它体表滑溜溜,加之外观像条蛇,令人望而生畏,一不小心它会借机滑入下水道逃跑。父亲却是一把宰杀黄鳝的好手。只见他用粗糙有力的手迅速提起肥嫩的黄鳝尾巴,将活赳赳的鳝头狠狠甩向硬地,活鳝摔懵后用刀剪划开肚皮,取出内脏,再用石头将其身砸扁,让其骨砸碎(因为骨头里含钙,能补身子,所以在乡下不剔骨头)。洗净,切成小块,即可烹制了。父亲把干净新鲜的鳝血,用“谷烧酒”冲服,说是能补血。母亲把刚从菜园里摘回的鲜嫩嫩的黄瓜洗净,削皮后切成小方块。先是生火,起油锅,当锅烧热后,就倒入黄灿灿的茶油,当油烧至八成热时,放入少量捣烂的蒜头及八角,再把切好的黄瓜倒入锅中炒一会,加水蚊至八成熟后起锅装盆。接着,再起油锅,将切好的黄鳝放入锅中爆炒一会,并放入少量的生姜丝、酒酿(可去腥味),当有了几分成色后,就把煮了八成熟的黄瓜倒入锅中搅匀,放些精盐,加入适量的水,盖好锅盖,用文火慢慢炊熟(不要用旺火,要用文火慢慢炆,才能炆出味来)。当锅中飘出一缕缕清香让人垂涎时,便可起锅装盆。这时一盆热腾腾、黄澄澄、嫩鲜鲜的“黄鳝蚊黄瓜”就摆在你的面前,趁热食之鲜美无比,鳝肉香脆酥软,黄瓜清甜可口,汤汁更是鲜甜爽口,妙不可言。每每吃“黄鳝蚊黄瓜”时,母亲就会让我们兄妹几个多吃一些,说是吃了能补身壮体,快快长大。 其实“黄鳝蚊黄瓜”这道节日美食,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特别丰富。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黄鳝含高蛋白、低脂肪,确为病后体虚、身体赢弱、营养不良者的滋补佳品。难怪家乡流传着“夏令黄鳝赛人参”的谚语。而黄瓜所含水分达95%以上,为蔬菜中最高者。它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糖类、蛋白质、钙、磷、铁等。祖国医学认为黄瓜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止渴利水、补脾止泻等功效。在炎热的夏天,可防治咽喉肿痛、小便不利、身热烦渴等疾病。可见,黄瓜是珍贵的食品,不然怎么连宋代诗人陆游也赞叹道:“白苣黄瓜上市稀,盘中顿觉有光辉”。端午节正是夏日炎炎、人易疲劳、身体虚弱之时,此时能吃上综合黄鳝与黄瓜两者之营养滋补强身的“黄鳝炆黄瓜”,那可真是“雪中送炭”,大有口福。 “黄鳝炆黄瓜”正因其味道美、营养多,所以深受客家人的喜爱。如今,端午时节,不仅家家户户能吃到这道美味,而且在城里的酒楼饭店,民间的筵席上都能品尝到这种人见人爱的节日美食。
图话中国的民居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民居  中国  《世界遗产名录》  少数民族地区  丽江古城  中华民族  居住建筑  自然环境  汉族地区  客家土楼 
描述:,以云南傣族的竹楼、苗族和土家族的吊脚最具特色。此外,中国还有保存较完好的古城,这些古城内均有大量的古代民居。其中,山西平遥古城和云南丽江古城均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第一段]
木逢巧匠著文章
作者:晓月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铁路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杆秤  参观者  精品  水力资源  水车  无形  市场  文章  天人合一  生产生活 
描述:这可谓是一个完美展现广东民间智慧的精品荟萃:木玉雕塑、书画剪纸、编织刺绣、服装饰品、艺术陶瓷、文房四宝乃至客家泥塑等等,那么尽善尽美,摄人心魄!那一层高的手扎麒麟,百米之长的瑶族长绣,六十六个
让福建土魅力永存
作者:申家驹 黄龙芳  期号:第10期 来源:人民政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福建  世界文化遗产  人大常委会  客家文化  百科全书  民居建筑  独特魅力 
描述:福建土,被誉为客家文化的象征、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葩和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46座福建土由六群四组成,永定客家土占了半壁江山。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推动下,永定客家土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
客家土的物质性建构序列与精神性建构序列浅析
作者:李志文  期号:第1期 来源: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物质性建构序列  精神性建构序列 
描述:作为客家文化的杰出作品,土有其特有的物质性建构序列,就地取材,依山傍水,就势建。形式多样,功能齐备,历经千年。土的精神性建构序列则展示为两个层面,集萃式的艺术人文之美与历史性的社会人文之美。
天府古镇 资中罗泉
作者:陈智勇  期号:第6期 来源:当代职校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保存  长街  天府  历史文化名镇  民居建筑  风火墙  沱江  客家  川中  支流 
描述:罗泉依山傍水,深藏于川中沱江支流珠溪河畔的群峰峡谷之中。当地民风纯朴,古代民居建筑保存完整,是中国100个千年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一条五里长街,两边全是竹、木、泥串架结构的绣和板铺式青瓦建筑,雕梁画栋,工艺精美,
落户川北的客家风味菜
作者:刘冬 刘军 曾荣钟  期号:第12期 来源:四川烹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色拉油  胡椒粉  味精  鸡精  制法  粉蒸肉  原料  川北  微波炉 
描述:是一条差异化的冷门路线——率先在川北引入了广东的客家菜。这家酒楼的经营者李俊峰先生,有空时喜欢外出游食四方,自从他在广东客家山区品尝到了当地质朴的风味特色菜以后,就萌生了要将其引入
儒雅的囚室
作者:廖文茂  期号:第3期 来源:炎黄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瞿秋白  蒋介石  共产党  黄埔军校  国民党军  建筑群  走向  天井  豆腐  人生 
描述:我对汀州试院仰慕多时了……汀州试院始建于宋代,坐北朝南,庭院结构,由门楼、院坪、大堂、后厅、厢房等建筑群组成,为古汀州所属八县科举应试秀才之场所,多少客家学子,从这里走出,走向秀才举人,走向进士翰林,走向人生的千秋功名。因此,汀州试院成了
永定客家土的宏观美学价值
作者:刘瑞儿  期号:第6期 来源:艺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宏观美学价值 
描述:客家土搂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文化瑰宝,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其外部造型,千姿百态;内部结构,巧别致:组合群体,惟妙惟肖;与环境,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蕴涵很高的美学价值与文化价值。
民居的迁徙:真武场古镇的客家印记
作者:周媛 肖能定  期号:第8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居  客家先民  中国古建筑  会馆建筑  客家人  迁徙  客家移民  建筑风格  梁思成  不可分离 
描述:我们家的一角城楼,几处院落,一座牌坊,一条街市,一列店铺,以及我们近郊的桥,山前的塔,村中的古坟石碑,村里的短墙与三五茅屋,对于我们都是那么可爱,那么有意义的。它们都曾丰富过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成为与我们不可分离的情感的内容。——梁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