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名人公园设计初探——以梅州市黄遵宪公园为例
-
作者:刘小容 王瑛
期号:第12期
来源:科技资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名人公园 黄遵宪 客家文化 客家建筑
-
描述:历史名人公园主要以当地杰出的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作为公园设计的主题,彰勋其为国为抿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弘扬其不朽的精神气节,给后人一个缅怀和学习先贤的场所.历史名人公园将历史教育和休闲游憩放置于公园绿地当中,为市民提了良好的修身养性之所,是城市公园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
-
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实施思考
-
作者:黄厚文
期号:第4期
来源:规划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规划 赣州
-
描述:赣州城地处"三山"、"三水"之中,形成独特的龟形城市形态和"丁"字形传统空间格局,具有以客家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特质.其保护规划从对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着手,提出名城保护的技术措施和行政措施,以名城风貌特色保护、整体环境改善的成果吸引游人,促进地方旅游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
谈谈客家擂茶与擂茶粥的源流
-
作者:陈杖洲
期号:第6期
来源:广东茶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擂茶 源流 粥 居住区 客家人 茶俗
-
描述:擂茶与擂茶粥是中国最古老的茶俗,它起源于北方,流传于粤湘赣闽台等客家人居住区。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本文拟从多方面揭开这一谜团。擂茶古代称“三生汤”,而擂茶粥则称为“茗粥”, 是从“羹饮”发展起来的一种既能解渴充饥又能防病治病的茶食。客家人从北方南迁后,大
-
历史、现实与审美
-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情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 客家文化 民间文化 审美风格 山歌 江西
-
描述:审美情感的表达,更是客家文化的象征,这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骄傲,——尽管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她的辉煌历史、发展现状与审美风格还是很值得人们去关注。对客家山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卓尔大家诸如屈大均、黄遵宪、丘逢甲、朱希祖、罗香林、朱自清、李金发、林凤眠、钟敬文等一长串英名,人们是不会忘怀的。
-
寻源问曲话雷歌
-
作者:孙建华
期号:第12期
来源:人民音乐: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雷州半岛 客家民歌 当地居民 红土文化 传承 即兴
-
描述:雷歌亦称雷州歌,即雷州半岛的民歌。当地居民将雷州歌亲切地称之为雷州半岛的母歌,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发展使其成为岭南红土文化中一支瑰丽的奇葩。雷州民歌与客家民歌、潮汕民歌、广府民歌一并称为广东四大方言民歌,雷州人民的即兴而作,随口而唱,让雷州歌广及田间地头,街头巷尾。
-
元宵节忠信看花灯
-
作者:黄力生 大笔一挥 阿明
期号:第2期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花灯 忠信 民间文化 艺术活动 客家文化 河源市 习俗 制作过程 浪漫色彩 独具特色
-
描述:闹花灯是我国一项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每逢春节至元霄节,广东河源各地城乡都有吊花灯的习俗。这个源自中原的花灯文化,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已成为一项形式活泼,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每到岁末,都是花灯制作的高峰期,一探其制作过程,会带给你许多鲜为人知的收获。
-
客家文化与两岸旅游交流
-
作者:孙兆慧
期号:第8期
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旅游业 交流 社会历史 文化现象 人类社会 精神财富 物质财富
-
描述:理者也是具有文化背景和文化模式的社会的人、文化的人.第三,旅游活动过程本身就是文化交流、文化创造的过程.从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方面看,旅游业区域合作既是一种文化交流过程,也是一种文化发展与创造过程.要充分发挥客家文化在两岸旅游交流中的作用.
-
论客家的开拓创新精神对中央苏区红色设计的影响
-
作者:王东
期号:第9期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开拓创新精神 中央苏区 中华民族精神 设计 历史发展进程 优秀传统文化 客家精神
-
描述:客家精神是客家人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客家文化的深刻内涵,是客家人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它的形成与客家人的迁徙过程、迁入地的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生存方式等是密不可分的。客家精神,一方面是对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一方面又吸取了入居地的文化因素;它存在于中华民族精
-
半个世纪的崂山茶之路
-
作者:段孝先
期号:第3期
来源:茶博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崂山 半个世纪 八十年代 九十年代 不同之处 四个阶段 五十年代 社会效益 客家 茶叶市场
-
描述: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我国茶叶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作为客茶,在崂山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大致上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一是引进、试种,扎根崂山。但是多年来仅限于在非常狭小的范围内"挣扎"。这一阶段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1958年,山东省委向全省发出了"苦
-
从客家谚语透视客家人的农业文化心理
-
作者:卢小燕
期号:第4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文化心理 谚语 农业 生活方式 自然现象 社会发展 心理意识
-
描述:客家谚语是客家人精神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自然现象、社会发展和人生哲理的经验性总结,是客家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记录着客家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更是客家人心理意识层面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也是透视客家人文化心理的窗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