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一选区两票制下的一致与分裂投票-2008年立法委员选举的
-
作者:萧怡靖 黄纪
期号:第3期
来源:台湾民主季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单一选区两票制 一致与分裂投票 多层分析
-
描述:分裂投票。黨性愈強,採取分裂投票之相對機率也愈低。至於當選區中有脫黨參選或強勢獨立候選人參選時,選民即有顯著偏高的相對機率採取分裂投票,凸顯出個人選票在單一選區中的影響效果。而在農業人口比例愈高、政黨版圖勢力愈不明顯的選區,選民採取分裂投票的相對機率也愈高。
-
声音Voices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10期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示,偷排是没有道理的。目前事情真相仍扑朔迷离。 霸王产品虽无毒,但品牌毒性仍在。 ——广东省质监局7月16日发布新的检测报告称,霸王的二恶烷含量是安全的。对于霸王产品的合法性来说,质监部门的检测
-
复活一座城市的记忆
-
作者:江冰
期号:第2期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绝无仅有的。这是广东独有的现象:“青年女作家群”、“青年诗人群”、“深圳作家群”业已成形,共同构成广东的“新移民写作”。评论家张燕玲称誉其为“充满时代感与丰富性的新的文学板块”,可谓有创见的总结。 但是,这些来自外地的移民作家,优势在于故乡与移居地的文化反差,劣势也在于此。
-
台湾口传文学语文统整教学研究:以「平溪相褒歌」为例
-
作者:洪宏元
来源:2005台湾文学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课程统整 口传文学 相褒歌 立体性
-
描述:可成为教学的新概念。口传文学是先民在绵长历史中逐渐发展而来的,它包含着在地人们的智慧和情感,台湾是个多语族的社会,自然创作出各种语言的口传文学。台湾北部种植茶叶的区域发展出台湾闽南语的采茶山歌,俗称相褒歌。相褒歌是采茶时的即兴山歌对唱,唱词平易有趣,是传统中的含蓄美与通俗美,极有文学价值的民间创作。而口传文学的采录工作,不但需要田野调查的技术,更需要专业记音、汉字选用训练,这些都与语言学知识相关。所以就文学与语言的双重内涵而言,相褒歌俨然是极佳的统整教材。本研究从课程统整的角度出发,以「平溪相褒歌」为研究主轴,讨论相褒歌中语言与文学课程的统整教学模式,并尝试针对台湾客家山歌与邹族生活歌谣进行整合,探讨跨语言文学课程统整所呈现出之教学立体性。
-
客家黄酒制作
-
作者:温伟盛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学生物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酒度适中和营养丰富等特点是广东省的传统特产,也是客家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特产。其制作过程一直都是靠客家妇女口传身教,很少见于中学课程中。本实验设计就是通过在生物实验课堂上再现客家黄酒的制作过程,让学生
-
“闽西三杰”的人物画风格
-
作者:董平
期号:第6期
来源:文物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器也,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讲究深入观察被画者的天然神态,抓住人物最具代表性的瞬间,然后加以描绘,即所谓“默识于心,闭目如在眼前,放笔如在笔底。” 清人唐岱
-
海峡西岸觅茶踪
-
作者:吴志远
期号:第4期
来源:大武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最多,又最为人乐道,最容易让人接受的事物。 观茶事:被茶滋润的海边之城 我们的行程,先到以鹭岛著称的厦门,再南下漳州到漳浦,随后折回厦门西上永定。 一路上,中国最美的校园厦门大学,隔海观望台湾金门,海滨浴场,海沧大桥、鼓浪屿,福建标志性民居客家土楼,都是必不可少的观光景点
-
黄仙枝:万事人为本
-
作者:耿新灵
期号:第8期
来源:环球慈善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幸福剧场,让SOS村的孩子也能同样感受艺术的魅力;设计正荣公益LOGO,让公益区别于商业,以此促使正荣公益的纯粹性……近年来,正荣在公益事业上频频出手,立足公益链顶端,将爱层层传递。业界将这样的探索总结为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扶助草根公益,正是正荣的公益新思路之一。
-
台湾电影甩不开的“地域视界”:不一样的台湾导演,一样的本土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9期
来源:up向日葵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立,更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去理解这样 “人为的历史断层”。 于是“主体性”和“本土化”的诉求在台湾自然出现,“历史断层”加上族群间的不断融合,有“本土性”的诉求正常得很。龙应台在《大江大海1949》中谈到,“台湾两千三百万人口,从事影视剧工作的人超过百万,可以说良莠不齐,但这些人大部分是飘摇的台客,却深爱这片土地。” 《海角七号》,满眼的海岸风情,尽情的在展开想像。还有马英九也推荐过的《1895》,描述一百多年前台湾客家青年誓死抗日的电影,再到今天的《赛》,抗日都被淡化,只是谈原住民的意识觉醒。甚至是《那些年》,如果没有原汁原味的台湾校园风情,故事再精彩也会缺少颜色。 台湾的电影人很“小气”,很少将感情用到宝岛以外的地方——本土的故事尚且挖掘不完。他们可能没有“本土的就是世界的”这种大口号,即便台湾有西方化的意识形态,但台客就像是“雾社事件”中的赛德克人,欧美视觉冲击也好,日韩风潮也罢,在台湾电影人眼里,本土的,就是最好的。
-
九年一贯国小国语文教科书之客家族群议题探讨与课文编制方向
-
作者:林樱蕙
来源:2005台湾文学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九年一贯 国小国语文 教科书 客家族群
-
描述:学年度第一册到第十二册的国语文教科书,并以仁林、南一、康轩、翰林等版本为研究范围,透过量化统计与质性论述的方式,检视目前与「客家族群」相关的课文,并分析与其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和能力指标,进而探究国小学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