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老古话”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温云远
客家“老古话”,凝练有力,比喻生动,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它既是当地客家人生存智慧的结晶,又是客家生产生活方式的体现,更是客家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写照。可以说它是客家人的至理名言。从这里可以看到民俗风情,看到民间文化的力量。它是客家人的《增广贤文》,令人终身难忘。
“人算不如天算”、“谋
-
闽西:客家神话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张胜友
闽之西者,客家祖地也!
似奔似逐山峦游走,如涛如涌林海滔滔,奇幻秘境,人间乐土,便演绎了一部客家神话和传说……
客家,被誉为东方世界的“吉卜赛部落”。
时序越千年,五胡乱华,朝纲倾裂,战祸频仍。中原汉民饱受生灵涂炭,颠沛流离,“人慌慌而游走,风飒飒以南迁”,举家携儿带女
-
蔡海光《诗话客家》出版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我市青年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蔡海光《诗话客家》一书,日前由北京台海出版社出版。《诗话客家》是一本首次用现代诗歌语言以较全面的角度集中描述大客家的诗集,录入了有关客家题材的诗作60余首,分为《浪迹涛声》、《客家舞步》、《心灵之上》三个部分。诗集把历史上有代表意义的客家名人、喜闻乐见的客家民俗、名闻
-
漫笔“话”客① “客家”断想
-
作者:郭真义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的名称是一对矛盾。既然身为“客”,那这里便非你的“家”,既然这里是你的“家”,那你便不是“客”。但客家人将矛盾集于一身,既“客而家焉”,又“家而客焉”。
这种对自身
-
客家清明话扫墓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人扫墓程式多多(图片来自网络)
在客家农村地区,每年到了清明节,都有“挂纸”或“打醮墓”的风俗,也即是扫墓的俗称。清明节又名“踏青节”,据道光《长乐县志·舆地略·风俗》称:“清明,同行谒墓,曰踏青挂纸钱”。如果这天不扫墓的人,也有外出到野外去,俗称“春游”。
清明扫墓前,需对先祖
-
话说客家木屐
-
作者:周继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木屐,即用木头制成鞋底的钉鞋,在上杭城乡偶尔还能看到一些中老年人穿着它去散步。旧时客家人有穿木屐的习俗。
客家人穿木屐,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多年前,有个客家农民为在水田插秧时双脚不往下沉而制作了“田木屐”。较大的屐板上穿有绳带,行走时用脚趾钩住 绳带,这种“田木屐”被认为是后来木屐的雏形。而现
-
全台客家会议抢票马英九全程客家话博感情
-
作者:刘强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导报讯
(驻台记者
刘强)马英九昨天出席全台客家会议,全程以客家话致词,展现他的客语能力,并提出成立客家发展基金会等八项客家政见,全力争取客家乡亲的认同与支持。
“2011年全台客家
-
春临土楼暖人心 ――中国国家话剧院在永定客家土
-
作者:刘永良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我们太有福气了。今年大年三十,胡锦涛总书记刚到我们这里视察客家土楼,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荣耀,今天,党中央又为我们送戏来了。”2月23日下午,永定县湖坑镇又一次沸腾了,乡亲们奔走相告。中宣部、文化部组织中国国家话剧院的演职员们踏着胡总书记走过的足迹,来到 “永定客家土楼民 俗村”,为客家乡亲送上一台
-
客家电视开播谈话节目《暗香风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台湾电视、电影业发展超过了一甲子,不但蕴藏了这片土地上丰厚的人文养分,也持续孕育了朝向未来生长蔓延的展新文创。日前,客家电视台开播了一档全新谈话节目《暗香风华》,该节目透过新生代主持人钟依芹,介绍众多客家人物长年来对台湾电视、电影及表演艺术的贡献,引领观众以客家视角出发,让观众深入分享这群客家名人的
-
客家花灯话田村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关照 赣县田村是个客家古村,也是江南久负盛名的“灯彩之乡”。田村的花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唐代传入至今已有1300多年,最早传入的只有五彩灯笼、宫灯、走马灯几个品种,后来逐步发展有花篮灯、风景人物故事灯、宝盖灯、牌楼灯、龟纹灯、麒麟灯、狮灯、象灯、云灯、莲灯、架花灯等25个品种。鼎盛时期,田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