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感恩而快乐 ——记客家流民拳传承人李光铭
-
作者:唐宝洪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近日,海峡卫视《客家人》栏目播出人物专访《客家流民拳传承人李光铭》,人们深深被他治病救人的善举所打动,有些观众还慕名来到流民拳养生馆,或问诊,或请教养生之道。
李光铭是台湾桃园县客家人,祖籍上杭,先祖在200多年前从潮州迁居台湾。历史上,客家先民经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迁徙之旅,异常悲壮艰辛。为了抵
-
新客家在惠州过年形式不同心情一样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来自重庆的刘芳新年搬进新家,高兴地添置了不少年货。本报记者侯县军 摄
编者按 “老客家,新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惠州工作就是惠州人。”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在传统佳节到来之际更能体现出来。虎年到,许多外来工、来惠工作白领老外等新客家,选择与惠州的老客家一起,在这里过大年。其实
-
新客家老客家“来了,就是深圳人”
-
作者:毕国学 张星 冼余汉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芬原创画家杨化喜创作的《来了,就是深圳人》。
每晚夜幕拉开时,大芬美术馆广场仿佛快乐的PARTY,大芬村的新老客家人随着欢快的乐曲翩翩起舞,徜徉在这幸福温馨的时刻。谁曾想,20年前的大芬还是个一穷二白的贫困村。然而,在几代大芬领头人的带领下,大芬村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广纳海内外新客家人。以文化强
-
宁化客家小吃,飘香正当时
-
作者:站俞祥波图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宁化记者站 俞祥波 文/图
“老板,拌粉来一碗。”“好,就来!”3月5日,宁化县小吃业主张仁华一边在店里招呼客人,一边抽空和朋友聊一个话题:眼下县里决心发展客家小吃产业,他开的小吃店顾客盈门,但并非宁化客家小吃,怎么抓住机会发展自己的小吃事业?
宁化是客家祖地,北徙南
-
特别关注宁化客家小吃,飘香正当时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小吃店门面虽小,但顾客盈门,都是冲着兜汤和捺包子来的。
“老板,拌粉来一碗。”“好,就来!”4月1日,宁化县小吃业主张仁华一边在店里招呼客人,一边抽空和朋友聊一个话题:眼下县里决心发展
-
客家山歌“嫁接”交响乐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由深圳交响乐团带来的交响合唱“交响山歌·客家新韵”5月16日晚在深圳音乐厅唱响。
“交响山歌·客家新韵”唱响音乐厅,记者了解背后的故事
客家山歌“嫁接”交响乐
本报记者 祁琦
“客家山歌远传扬,条条飞过七洲洋……”作为今年文博会艺术节最有特色的节目之一,由深圳交响乐团带来的交响合唱“交响山歌
-
客家商业招牌及其变迁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老字号:“聚盛祥”
客家老字号:“万和”
【摭拾】
冯锡煌
作为商铺标志,区分行业经济性质和经营特点,用于招徕顾客的商业招牌,在客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
明代以前的商业招牌,多用布帛制作,挂在酒坊、栈房或食宿之店,称为“酒望”、“店招”,又称为“幌子”。那时,乡村街市都
-
联芳楼: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文化遗产]
客家民系被史学界称为是“永远在路上的民系”。在旧社会,许多客家人因生活所迫,漂洋过海,到外地打工创业。漂泊在外的客家人把对故土的感情深深埋藏在内心,事业有成后,他们都会回乡购置田地,建楼置业。在梅县西阳镇,有一座由旅居海外的客家人兴建、有着浓郁中西建筑特色的客
-
「風起南方,文秀百粵」之一:嶺南文化廣府客家潮汕各競風流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著名學者黃偉宗說,孔子是「黃河文化」的代表,老子是「長江文化」的代表,慧能是「珠江文化」的代表。他所說的珠江文化,就是嶺南文化。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廣東省委十屆七次全會上提出文化建設新目標,要求廣東建成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生力軍和率先探索中國特色文化發展道路的示範區,形成具有中國氣
-
她让我们从此害上了相思,吸引着我们一去再去…… 品读美丽: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埔,这是一个传统与现实、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家园,蕴涵着沧桑之美、传统之美和文化之美。那里天蓝水绿、风光旖旎、天地澄明、风情如诗,被誉为“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
大埔位于广东东北部,梅州东部,居韩江中上游,东邻平和,北界永定,西连梅县,南接潮汕,面积2467平方公里,总人口5
上页
1
2
3
4
5
6
...
7
8
9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