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赣南 品客家方型围屋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龙南县境内的方形客家围屋。
▲赣南东生围屋里居住的客家人。
▲这是位于江西安远县镇岗乡老圆村的东生围屋大门。
▲远眺赣南客家方型围屋。
在江西龙南县境内有一座规模宏大美观的方形客家围屋,与福建永定的圆形客家土楼风格迥异,遥相辉映,因而客家民居有“东圆南
-
客家菜的叛逆者辣翻天的公庄菜
-
作者:符芳晓 田飞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焖鹅肉
钵子肉
酸豆角
广东人饮食讲究不热气不上火,所以惠州的家常菜没有辣椒,但有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博罗公庄。公庄人能吃辣是出了名的,当地有“不会吃辣的人不叫公庄人”的说法。正宗的博罗公庄菜,以辣、鲜、咸、香等特点著称。
自种朝天椒辣味劲爆
作为客家菜的一个分支,公庄菜依然执
-
香浓无华客家菜 原汁原味 粗料精作 口味咸肥香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酿豆腐
秘制清蒸鸡
焖鱼
白切肉
酿猪脚
属于东江流域的惠州市,是客家人云集的地方,也是客家菜“争相斗艳”的地方。客家,听起来古色古香的字眼,字里行间积聚着厚重的文化气息。惠州的客家酒楼非常多,喜欢吃客家菜的也不全是客家人。在惠州众多的客家菜馆里,记者就见过许多外地人也
-
八旬老翁创客家山歌教育下一代他的客家山歌集——《徐平民歌集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闲时,徐平老人和妻子在家里聊天,日子过得简单而快乐。东江时报记者黄尉宏 摄
■东江时报记者黄尉宏
在惠阳区淡水曲岭窝,住着一位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已20多年的老人徐平,打起快板唱客家山歌是他乐享晚年的最大爱好。他今年83岁了,20多年来自创了近百首客家山歌,内容多是爱国题材和惠阳20多
-
客家建筑 全围似砻的客家围龙屋———砻宇林 ———记梅县扶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砻宇林全景
朱迪光撰文/摄影
砻,它是将谷粒去壳变成米的作坊碾谷加工器。作为一种旧时乡村有围龙屋就有的常见的农家作坊农产品加工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砻已不再“旋转”,已成为民俗文物。但形似砻的围龙屋且是堂屋前后周匝围筑的围龙屋则上了年纪的人未必都见过。在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
-
八旬翁出书魏巍题书名 志愿军战士徐平自编客家山歌集《徐平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徐平老人欣然在《徐平民歌集》上题字赠记者。本报记者黄尉宏 摄
已故作家巍巍为徐平老人题写的书名。本报记者黄尉宏 摄
徐平老人说:他的嗓子一直没有闲过,每天都要拿着快板和老伴一起唱上几首自编的客家山歌。
郑飞写道:“我想徐平同志是很幸运的,在千千万万的老志愿军战士中,他的作品竟能得到魏巍
-
银铃歌声唱响客家谣 ——记梅州市银声客家山歌合唱团团长徐桂英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李少凤
在第十二届中国老年合唱节上,我市银声客家山歌合唱团无伴奏合唱《客家迎客谣》,一鸣惊人,博得现场3000多名观众及嘉宾们的一致好评,一举夺得三大奖项之一的“红帆奖”。银声客家山歌合唱团作为一支业余文艺队,能走出客都梅州,走上全国大舞台,这离不开该团团长徐桂英的贡献
-
蛇龟鹿鸡和鹧鸪海陆空味聚砂锅美食之旅第79站兴南都客家酒楼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海陆空”滋补砂锅煲。
黄瓜皮炒腊肉。
酸萝卜炒猪肚。
脆皮烧鸭。
鲍汁牛掌。
“海陆空”滋补砂锅煲引来网友们的“长枪短炮”。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黄俊书 摄
■《东江时报》记者黄俊书实习生谢仕亮
带上好心情
-
黄红英:用客家山歌推介惠州美 放弃更好发展机会坚守家乡歌声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对黄红英来说,歌唱艺术是她的第二次生命。在音乐的世界里,她的人生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位惠州土生土长的客家妹子,用自己的方式,把客家山歌的淳朴之美传向世界。
出生于惠阳区永湖镇凤咀村的黄红英,自小就与客家山歌结缘。即便今天已成为女高音歌唱家,她依然喜爱演唱带有浓郁乡味的客家山歌。在她看来,客家
-
82岁阿婆唱起山歌跳起舞龙门永汉老年人客家山歌队精编山歌乐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卢笑英(左)和李小玲(右)在对唱山歌。
山歌队有专门的表演服装。
在龙门县永汉镇老干活动中心有一支客家山歌队,队员中最年轻的已60多岁,最年长的则已82岁。每天,他们风雨不改地来到老干活动中心唱客家山歌,排练客家舞蹈。每逢节日,他们更会精心将一些年代久远的客家山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