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梅州日报>  银铃歌声唱响客家谣 ——记梅州市银声客家山歌合唱团团长徐桂英

银铃歌声唱响客家谣 ——记梅州市银声客家山歌合唱团团长徐桂英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27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12版:娱乐

【入库时间】201209001

【全文挂接】

【全文】

●本报记者李少凤

在第十二届中国老年合唱节上,我市银声客家山歌合唱团无伴奏合唱《客家迎客谣》,一鸣惊人,博得现场3000多名观众及嘉宾们的一致好评,一举夺得三大奖项之一的“红帆奖”。银声客家山歌合唱团作为一支业余文艺队,能走出客都梅州,走上全国大舞台,这离不开该团团长徐桂英的贡献。在三八节到来之际,记者专访了她,了解了作为一位女性,为自己热爱的事业那份甘心付出、无私奉献的精神。

 因为热爱,所以付出

说起创建合唱团之初,年逾70岁的徐大姐感慨不已,她祖籍山东济南,1978年随爱人转业来到梅州。初来梅州她被分配在梅县剑英图书馆工作,工作时间之外,曾是空军129部队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骨干分子的她闲来无事,便买了一台风琴,自己在家里边弹边唱。退休后,她和几位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经常在周末聚在一起,唱歌、跳健身操。2008年6月的一天,他们闲聊起梅州市的业余文艺团体非常多,但没有一支合唱团队。于是,酷爱音乐的徐大姐,提议成立一个真正的合唱队。没想到大家一拍即合,非常支持她的决定。说干就干!大家满腔热情,忙得不亦乐乎。但万事开头难,“硬件软件”都没有,怎么办?徐大姐便和团员们自己筹集资金购置了一台电钢琴。没有排练场,徐大姐便建议轮流在每个团员家里排练,今天在我家,明天在你家……如此“排”无定所两个多月,8月份,徐大姐家的新房子建好了,她毅然腾出自己的店铺作为团部及排练场地。

该团副团长王森兰提起徐大姐,言语里充满了感激之情。她告诉记者,大姐除了自己腾出地方,为团里省下一笔不菲的开支,还四处奔波,常常为团里筹备各种演出经费。

在徐大姐的组织带领下,银声客家山歌合唱团并没有走“业余”路线。徐大姐从一开始就向团员灌输“要做就做到最好”的理念,她要将这支业余的合唱队办成“业余里最为专业的”。于是,她请来了嘉应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君,及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师前来指导培训。同时,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定下每星期二、四下午坚持上课,风雨不改。

 因为感动,所以坚持

徐大姐以身作则,团员们受其影响,即使家离得远,也从不迟到旷课。王森兰说:“即使在创建合唱团最为艰难的时候,我也未曾考虑过退出,因为徐大姐那种大无私、做事认真的作风感动了我。”

2010年6月,合唱团收到了国家文化部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老年合唱节发来的邀请函。合唱团的成员为此高兴得欢呼雀跃。为满足大家的梦想,徐大姐多方寻求赞助,当参赛资金有了着落徐大姐才敢报名确认参加。谁知好事多磨,不知为何,赞助资金方面临时变卦。这可如何是好?连续三天,徐大姐吃不下睡不着。然而,坚强的她仍不甘心放弃,每天带着副团长王森兰到处筹钱,正当一筹莫展时,徐大姐想起了老朋友、广东文学院原院长、著名作家程贤章。程老被她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和追求所感动,专门写信向当时的朱泽君市长报告,并获得了朱市长的支持。

随着合唱团屡获佳绩,名声远播,许多音乐爱好者慕名前来报名入团,原来只有15人的合唱团,目前已壮大到60多人。近期该团收到了三份颇有社会影响力的国内外节目组邀请函,其中一份是今年6月在法兰克福举行的德国合唱节。收到这么多节目组的邀请,正说明了合唱团的日臻成熟。“我很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我们要努力将这支合唱团办成‘业余里最为专业的’。”徐团长坚定地说道。图为徐桂英大姐在介绍山歌合唱团在澳门演出时的情况。(古礼贤摄)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