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阿婆唱起山歌跳起舞龙门永汉老年人客家山歌队精编山歌乐
【版次】第B2版:惠州新闻/连载
【入库时间】20111230
【全文挂接】
【全文】
卢笑英(左)和李小玲(右)在对唱山歌。
山歌队有专门的表演服装。
在龙门县永汉镇老干活动中心有一支客家山歌队,队员中最年轻的已60多岁,最年长的则已82岁。每天,他们风雨不改地来到老干活动中心唱客家山歌,排练客家舞蹈。每逢节日,他们更会精心将一些年代久远的客家山歌重新填词,甚至将山歌穿插进舞蹈、小品中,然后搬上舞台,为村民送上节日的欢乐。目前,这支客家山歌队正在为庆祝“八一”建军节而紧锣密鼓进行排练。
七八十岁阿婆是歌舞表演主力军
“龙门好山好水咯……”近日,永汉镇老干活动中心传出阵阵歌声,歌声虽比不上歌唱家的优美动听,却能从中听出歌唱者的热情,愉悦的心情。记者顺着歌声来到老干活动中心一间排练厅,只见老人们正在兴致勃勃地唱着客家山歌。
今年71岁的李小玲引吭高歌,嘴角间荡漾着阵阵笑意,唱到高潮处双手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一曲唱罢,76岁的陆笑英和李阿婆来了个客家山歌对唱。两人默契地配合着,不但唱歌有互动,还有眼神和肢体的交流。
李阿婆说,客家山歌队除了平时在老干活动中心自娱自乐唱歌外,每逢过年过节他们都会编排节目到永汉镇下面一些乡村表演,丰富乡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今年6月26日,为了庆祝建党90周年,客家山歌队到低冚村演出,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八一’建军临近,我们客家山歌队又忙碌起来了。”山歌队负责人卢小霞说,她们正在排练11人舞蹈《军民团结一家亲》和13人舞蹈《我的祖国》。李小玲和82岁的队长王素清都是舞蹈的主力军,她们不仅客家山歌唱得好,舞也同样跳得棒。如她们自编自导的客家舞蹈《客家凉帽》受到大家好评,
许多地方请她们去表演。“前不久,龙门一个单位看完我们表演大声赞好,他们很感动,想不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家还能唱得那么好,跳得那么好,当场就答应给我们山歌队募捐一笔活动经费。”卢小霞兴奋地说,他们经常下乡表演,不仅到过永汉镇每个村,还去龙门其他不少乡镇乡村。有时是高唱红歌,有时是歌舞小品同台,有时以客家山歌独领舞台,偶尔还小唱粤剧,只要观众想看的,他们都尽量满足。
重填山歌词,唱出时代旋律
据了解,这支老年人山歌队共有16人,主力军有4人,分别是李小玲、陆笑英、王素清和钟焕容,最年长的已82岁。她们中大多没有音乐基础,都是抱着自娱自乐的心态加入山歌队的。
卢小霞是这支老年人山歌队的舞蹈教练。她说,自己天生爱舞蹈,虽从未专门学习过,但就是特别喜欢。后来,她有空就在广场跳舞,随后来了不少人跟着她跳。李小玲、王素清都是那时候认识的。2009年,永汉镇成立了老干活动中心歌舞队,她们也就跟着过来了。
李小玲认为,现在生活在和谐的新社会,唱的客家山歌应该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因此,他们将一些年代久远的客家山歌重新填词,赋予客家山歌新内容。甚至将客家山歌穿插进小品中,形成有说有唱的风格。“我们虽然年纪都不小了,但是我们感觉越唱越年轻,时刻能保持开朗的心情。最主要的是我们四处演出,将我们的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
随后,李小玲特地带记者参观了他们的道具间。走进该道具间,记者看到3个高约1.8米,宽约0.8米的木柜,木柜的顶上放着10多个竹篮子,这也是他们表演的道具之一。打开木柜,里面整齐地挂着各式各样的演出服。“虽然我们不是专业演出队伍,但是每次登台演出我们都会穿上演出服,精心地将自己打扮一番,力求给村民带去最好的演出。”李小玲说。
录下演出过程和家人分享
当地居民钟女士说,每天早上过来,总会看到10来个跳舞的老人家,音乐动感十足。“老人家的脚步还那么轻盈,真是让年轻人自愧不如。尤其是唱客家山歌的那4位阿姨,大家最喜欢她们了,能唱能跳,就像是永汉的‘四宝’。”钟女士说。
“每天早上,我们都会在楼下的空地跳舞,当做晨运。”王素清说,她除了自己喜欢唱客家山歌外,还喜欢和家人分享她唱客家山歌的喜悦。每逢节日,客家山歌队都会登台表演,王素清就会将演出的过程录下来,然后刻录成光碟送给亲朋好友看。“我的儿子、儿媳妇要工作,孙子要上学,不可能我每次演出他们都到现场观看。我将我的演出录下来,晚上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温馨无比。”
文/图 本报记者黄秀霞 王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