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汉语声调上变去研究
作者:李琴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浊上变去 
描述:声,南方方言演变仍在继续。明清时,上变去格局接近现代。 现代方言上变去分为“官话型”和“非官话型”两种,“官话型”上变去包括官话和一些湘方言,全上声变为去声,次上声归清上声。“非
客赣方言的声调系统综述
作者:刘纶鑫  期号:第4期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赣方言  声调  清浊  送气  韵类 
描述:各分两类 ;有的则依据古韵类分类 ,通常是咸深山臻四摄入声字为一类 ,宕江曾梗通五摄入声字为一类。客、赣方言都存在上部分归阴平的现象。客赣方言都有次随清流的现象 ,但客家方言内部比较统一。
盘龙镇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音系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科凤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盘龙镇  梅县  客家话  音系  比较 
描述:一致,除了读上声,还有部分读阴平,极少数字读去声;但梅县客家话读去声的字比盘龙镇客家话多。古上声全浊音字在盘龙镇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的情况基本一致,除了全上声变去声那部分字,还有一部分字读阴平。(3)古入声字在盘龙镇客家话和梅县客家话有差异。盘龙镇客家
陕南罗湾客家话的音韵特点及与其他客家话的异同
作者:邢向东 付新军 孙红举  期号:第2期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陕南  客家话  音韵特点 
描述:舒声存在复杂的文白异读,有六个单字调,平、入声分阴阳,部分古次平、次上、全上字读阴平(次上字最多)。与其他客家话比较,罗湾话保留了客家话的一些典型特点,同时也发生了若干变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古声调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研究
作者:许芃  期号:第2期 来源:社会科学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研究  现代方言  客家方言  入声调  方言声调  全浊上声字  调类演变  比较研究  客赣方言  声调演变 
描述:平字不同调,调类超出四声八调的系统。罗杰瑞《闽语声调的演变》称之为“第九调”,并为之构拟两套“弱化声母”,古平字正是以不同声母为分化条件:非弱化声母的平字归入阳平,弱化声母的平字归入“第九
贺州沙田客家话音系
作者:张秀珍  期号:第1期 来源: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沙田客家话  长乐声  河婆声  河源声 
描述:贺州沙田客家话主要是长乐声,来自广东梅州地区。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基本送气,有舌尖前不圆唇音韵母[()],晓匣二母合口基本读[f],没有[y]音,声调6类,上读阴平,有两套塞擦音及同部位擦音,全浊声母今读不送气,这反映了沙田客家话的变异。
客赣方言“辫”读如“边鞭”的性质
作者:张双庆 万波  期号:第1-4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赣方言  古全浊声母  本字 
描述:在一些客家方言里,古全上声字“辫”今读如“边鞭”,声母不送气,被视为古全浊声母字客家话今 音也有读不送气的例字之一。本文考察“辫”在各地客赣方言里的读音,认为上述读法并非来自“薄泫切” 的例外,而是来自“卑连切”或“布玄切”的例内,其本字为“编”。
试论唐五代全浊声母的“清化”
作者:黄笑山  期号:第3期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全浊声母  唐五代  《切韵》  吴方言  《日本书纪》  《古事记》  《韵镜》  清化  《集韵》  客家方言 
描述:试论唐五代全浊声母的“清化”黄笑山《切韵》时代全浊声母的特点是,塞音和塞擦音声母是不送气的带音声母,关于这一点前辈学者已有过许多讨论。其主要证据是:一,译经材料里梵文的不送气浊辅音汉语全用全字来译;而梵文的送气浊辅音在汉译时显然有困难,因此要用各种...
电白(沙琅)__话记略
作者:陈云龙  期号:第3期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西  电白  沙琅    客家话 
描述:本文记录了粤西电白县沙琅镇的话,即客家话。初步分析整理了其语音、词汇、语法特点,电白话共有20个声母,61个韵母,6个声调。从其特点看,既有客家方言的共性,如上归阴平,有iai韵母等。也有不同于其他客家话的地方,如:中古心母字、生母字及崇母部分字读边擦音等,反映了电白话受当地雷话与白话的影响。
客赣方言若干音类的演变——兼论客赣方言的异同及其与周边方言
作者:熊燕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话  赣语  音类演变 
描述:;次上全上的分合;9、入声调的演变。 通过对客赣方言中古音类演变的梳理分析,发现虽然客语、赣语的不同地区在与周边方言的接触中形成了若干局部性的区域特征,如客语与闽语、粤语的接触,赣语与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