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交车上 谁家老者长逝
-
作者:祝勇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老人溘然长逝。 惠东县警方供图
南都讯 记者祝勇 他双手伏在前排座椅后背,旁人以为他是瞌睡了。昨日上午,一名带着大宗行李的50多岁老人,在惠东县一辆2路公交车上,当司机第二次提醒他是否要下车时,才发现老人已盍然逝世。其身份尚未被确认,有知情者可拨打110联系惠东警方。
以为瞌睡实际已过世
-
新玩法,去博罗响水河夜漂 龙花洞客家文化村项目占地100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龙花洞客家文化村内的漂流是其一大特色。 本报记者刘乙端 摄
龙花洞客家文化村总经理谭志东介绍说:
龙花洞客家文化村以体验式和宣扬博罗客家文化为主体,目前正在与穗、莞、深、惠等4地旅行社合作,计划推出“罗浮山+客家文化村”的“生态+漂流+客家文化”旅游线路。
本报讯 (记者刘乙端)山水环绕间
-
“在广州买了间能住十几人的新房” ——— 外来女婿牛气
-
作者:程颖仪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新新人类
年前,回乡参加了高中同学聚会,得知班长春晖先拔头筹,抱得美人归,注册登记了。不仅如此,还跻身“有房一族”。在寸土尺金的广州城当业主,还是个三十未到的外乡人呢,此等美事直教旁人艳羡不已。而他号称新房可是“能住10来人都没问题”。牛死了。
追溯春晖的情路历史,可谓有惊无险,大难不死必
-
粤东客家地区的传统小食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钟国光 文/图 灰水为媒娶美人 古时候,有一位书生喜欢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可是不知道如何认识她以成就姻缘,于是请教于一个颇有本事的媒婆。刚巧那个媒婆与姑娘家中有些往来,认识那个姑娘,媒婆建议:那个姑娘很喜欢吃瓜子,而且吃得很多,你就去买些瓜子送给她吃罢。于是,书生天天都买很多瓜子,然后托媒婆找些理由
-
从客家山村放飞的驭风男儿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廖翠霞特约记者傅亮
前不久,本报刊登了龙南籍空气动力专家王勋年的事迹。王勋年,这位从赣南客家山村走出去的风洞专家,扎根深山27年,用青春和智慧为祖国的空气动力学事业谱写了一曲壮美之歌。他的求学年代是怎样度过的,他与亲人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日前,记者走进龙南,探寻王勋年的成长足迹——
(一)
-
将乐擂茶是客家茶文化的孓遗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邓天才
擂茶,顾名思义,就是把茶叶、芝麻、花生等基本原料放进擂钵里擂碎,冲沸水而成。将乐擂茶不仅秉承了茶的原始药用价值,而且还具备了客家擂茶制作简单,适时而变,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就地取材
-
客家文化美而浓 ——台湾美浓小镇散记
-
作者:陈层浪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美浓村民在唱客家山歌
▲美浓怒放的波斯菊
[走笔]
美浓河畔,一片被山丘包夹着的绿野田园恬淡静谧。沿着阡陌乡道,不时可以看到印有“来,就是客”字样的欢迎标语,既透着美浓人的好客和朴实,也暗喻着美浓先人迁居此地的历史。美浓是台湾客家人聚居地之一,90%以上的居
-
营前客家水酒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赖建华
已有数百年历史的上犹县营前客家水酒,以醇香爽口、后劲十足的魅力倾倒了不少外乡人,称得上家家客不断,樽中酒不空,营养丰富,味道悠长,美在民间,乐在酒中。
水酒是营前客家人招待客人最珍贵的礼物。若是贵客临门,菜肴可以从简,但是一壶热腾的水酒却是万万少不得的。到了营前客家屋里,主人每劝一碗水
-
最惦记客家好滋味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梅州自悠行美食篇
去梅州前,为食的你一定要清空一下肠胃,最好禁食两顿,以便有空间容纳这里的五花八门的美食。如果你和我一样,还喜欢在正餐后再去品尝下当地的小吃,那就更要有增肥2斤的准备,因为梅州的小吃大多是米制品,实打实,跟主餐一样饱肚。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呼朋唤友,一家大小齐出动,腌面、狗肉粉、笋
-
难忘赣南美景 难舍客家热情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一直是我的兴趣所在。阳春三月,我随老乡回赣洲探亲访友,终于有机会在赣南宁静的山水美景和客家人民的淳朴热情中,了却心中积淀许久的愿望。
兴国陈也村画眉坳钨矿
从中山出发,车进入赣州地境,浮燥的心思慢慢静了下来。一路所见,山虽不高,却非常葱绿;水虽不阔,却清澈可见底,车在山间云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