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客家谚语中的男性研究
-
作者:刘怡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谚语 男性 谚语
-
描述:究》為方向,探究客家諺語中所涵蓋之男性價值 觀,並針對男性的家庭地位、角色期待、人際互動、婚姻擇偶、職場成就等面向做整理, 從諺語闡述中歸結出客家男性的樣貌,盼能在紀錄流傳前人智慧的同時,賦予客家男性 新的角色參考方向與詮釋。研究內容以男性作為主要的取材方向,將蒐集到的相關諺語 加以歸納分類,主軸依照男性的人生歷程區分成「人子」、「人夫」、「人父」以突顯其不 同階段所賦予的不同責任與意義;「人子」以其所需承擔的責任與角色加以分類;婚姻 是家庭結構組成之始,「人夫」的角色及其重要,從婚前的擇偶乃至婚後的相處都蘊含 著人生的智慧,更可從中一窺兩性互動的真實面貌;「人父」則是跳脫人子、人夫的角 度,在生育、養育、教育上所扮演的角色著手,「人際」則是從社會的宏觀角度、家庭 的微觀角度,解釋男性所被賦予的形象和期許。依本文的研究闡釋客家諺語中的男性輪 廓,了解傳統男性的角度和定位,提供對男性思考的方向,希望對客家男性的議題有初 步的了解與基本的樣貌。
-
台湾客语分类词谚语:隐喻与转喻之应用
-
作者:彭晓贞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语 分类词 谚语 隐喻 转喻
-
描述:基礎。此外,本研究針對Radden (2003) 所提出以轉喻為基礎的隱喻之四種來源分類提出修正。 除了呈現認知語意機制,文化制約之世界普遍性及台灣客家文化之特殊性也在台灣客語分類詞諺語中展現出來。最後,透過Lakoff and Turner (1989) 所提出的生命物種之大鏈隱喻,我們了解諺語所表達的最終概念是以人為中心,而且諺語通常帶有勸世的功能。簡言之,本論文藉由探討認知語意機制如何在台灣客語分類詞諺語中運作,呈現人類認知過程以及展現台灣客家文化。
-
台湾闽客谚语中的女性研究
-
作者:郑怡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 客家谚语 谚语 闽南谚语 民间文学 台湾谚语
-
描述:的生活樣貌。論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闡述本論文寫作動機與目的;第二節整理前人對於諺語研究的相關成果;第三節說明本論文的研究方法;第四節則探討本論文之研究範疇。
第二章:從臺灣閩客諺語看女性的婚前生活
本章主要藉由臺灣閩客諺語,闡述女性婚前的家庭教育及擇偶條件。
第三章:女性婚後的親屬互動
本章探討女性新婚後的夫妻相處、婆媳相處、與家族其他成員的相處及其與娘家的互動。
第四章:女性婚後的生養責任
本章論述女性傳宗接代的使命、生產過程的辛苦,及為母後對下一代的養育、教育情況。
第五章:臺灣閩客諺語呈現的女性地位
第一節說明女性於家庭中的地位。在瀰漫「男尊女卑」觀念的傳統社會中,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低落,女性唯有靠產子,甚至熬成婆後,才能握有家中權力而提高地位,而「招贅」卻是女性於家中的地位高於男性的特例。
第二節闡述女性於社會中的地位。在傳統的父權社會中,存在許多貶抑女性的諺語,無論是對女性能力與價值的質疑、個性的批判,或是對某些特殊身分女性的貶抑,都於此節加以探析。
第六章:結論
-
客家谚语文化透视
-
作者:张玉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谚语 语用修辞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
描述:生存和发展需求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精神文化,即人类各种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包括道德观念、唯物辩证思想、宗教信仰以及婚姻观念等,从而进一步挖掘出客家谚语中所蕴涵的独特的文化内容
-
广东大埔客家谚语、歇后语使用调查——兼论詈语
-
作者:杨倩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谚语 歇后语 詈语 动态调查 使用状况
-
描述:语和熟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
台湾客家鬼神相关谚语的文化解析
-
作者:杨瑞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客家谚语 民间信仰 灵体 鬼魂 神明
-
描述:語在客家族群內部於道德文化方面的影響,也想探討鬼神信仰藉由時間和經驗的累積,如何開啓先民的生活智慧以及在活動歷程中傳遞的文化意涵,經由傳承給予後世借鑑。本研究共分為五章論述:第一章是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和研究方法,以及相關文獻之回顧與探討。諺語是民眾群體智慧的結晶,內容蘊含著民眾與周遭環境在互動中淬煉出來的親身體驗,以及日常生活實踐中所領悟的人生哲理。第二章是從鬼神信仰談客家諺語,探討民間信仰和客家諺語兩者產生鏈結後,民眾透過鬼神信仰及奉祀儀式寄託身心靈,藉由鬼神諺語的轉化,導引出尊天敬祖的宗教情懷和人文精神,也達到警示社會和教化人心的目的。第三章探討台灣客家諺語中鬼魂崇拜的文化意涵。由於亡靈崇拜是台灣民間信仰的主流,而祖先崇拜是亡靈崇拜中最重要的一環,基於崇祖是孝道的延續,經由客家族群增強宗族內部的凝聚力,也成為實現孝道的文化指標。第四章探討台灣客家諺語中神明信仰的文化意涵。客家族群把天公視為正義之神的化身,維持人世間的公理和正義,經由民間信仰體認諺語,達到凝聚敬天崇祖、慎終追遠的道德情操。第五章總結出客家鬼神諺語影響人們的處世哲學和人生態度,也間接媒介古今文化的接軌和促使多元文化的融合。由於受到因果輪迴觀念的影響,大部份的人認為會有因果報應而謹言慎行不敢作惡,藉由鬼神諺語彰顯出悲天憫人、淨化人心以及維持社會詳和的目的。本研究從客家鬼神諺語伸出觸角,經由整理、歸納與分析其在文化面和宗教面的實質意涵,希望能夠發掘諺語中的鬼神文化在學術上或者在教學上一點小小的啓發。
-
台湾客家俗谚语在国小乡土语言教学之研究
-
作者:李雪莉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俗谚语 乡土 本土 语言 中心德目 七大议题
-
描述: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先確認目前的研究成果及實務教學的不足,做為研究本論文的依據;第三章以文獻分析、問卷諮詢、訪談法了解台灣客家俗諺語在國小本土語言教學之實際情形;第四章探討客家俗諺語教材在教學上的呈現,分析各年級使用版本和課程綱要、台灣客家俗諺語教材在中心德目和七大議題的運用;第五章分析台灣客家俗諺語在教學現況與策略;第六章總結全文。本研究以各校使用最多的翰林、康軒二個版本為研究對象,這兩種版本以人生哲理的客家俗諺語為最多;另外,也以學校的中心德目和七大議題為討論範圍,希望學生在學習生活習慣的同時,也能使台灣客家俗諺語深植學生心中,俾落實於日常生活裡。在學校常用或常聽的俗諺語以勸善勵志居多,客語支援教師教學現場最提倡親情倫理,教師可運用優良的客家俗諺語教學策略(利用朗誦、背誦、漫畫、圖片、故事、遊戲、話劇等方法),讓學生學習客家俗諺語,適時印證現實生活經驗,並善用媒體、教具來輔助教學,為客家俗諺語編入好聽的歌曲,實施「小老師」制度協助教師輔導同儕等。客家俗諺語是文化的瑰寶、語言的明珠,妥善的融入語文教材、或其他領域教學,可讓學生更多元的學習客家俗諺語,並使客家俗諺能綿延不息。
-
客语味觉和食物隐喻与客家人对谚语的理解
-
作者:林亚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谚语 味觉隐喻 食物隐喻 谚语理解 概念映照模型 概念合成理论
-
描述:中的味覺與食物隱喻現象;(2). 客家人如何理解諺語;(3). 味覺與食物隱喻裡客家人認知與文化的呈現。筆者更進一步採用問卷調查來了解客家人對諺語理解的程度。藉著應用味覺與食物的隱喻現象作客語教學,可幫助年輕一輩的客家人及客語學習者更容易認識語言並了解其文化。 研究結果顯示「味覺」在諺語中,可以映照到以下的目標域(target domain):「人際關係」,「個性」,「生活方式」,「補救方法」及「優勢」目標域。最常見的「個性」目標域中,食物隱喻大多有負面或反諷的語意。像客家話說『鹹魚頭』就有諷刺的意味,批評別人很小器。而「食物」在諺語中,則映照到以下的目標域:「生活方式」, 「外觀」, 「個性」, 「人際關係」, 及「婚姻」。最常見的是「外觀」和「個性」目標域。像客語『冬菜盎』,是指人的外型矮胖。有些食物則會映照到特定的目標域,像『豆腐』大多用來指人際關係;『瓜類』則用來指婚姻等等。 再者,根據本文的調查報告,客語受試者是藉由上下文、或本身所熟悉的文化背景,來理解諺語的意義。然而,受試者所熟知的諺語大部分是有負面語意的。若受試者對該諺語不熟悉,大多數人會試著用上下文而非客家文化來理解語意;這樣的研究結果證實年輕一輩的客家人的客語能力與文化素養有待加強。 因此、從味覺與食物的隱喻現象,我們不僅可看出客家人的烹調文化、生活經驗與人際關係,也了解客家人孝順、勤儉與注重養生的理念。以飲食文化而言,客家人重 ‘鹹’ 與 ‘甜’,所以常吃的食物中,有很多像鹹魚這樣的醃漬品以及甜粄這類的甜食,這種獨特的飲食文化在客家諺語中一覽無遺。客家人重視孝道的精神也可從諺語中略知一二。『還生一粒豆, 當過死了開紙票』的例子,則是勸人要盡孝道,且行孝要及時。 總而言之,本文藉由探討客語味覺/食物的隱喻,來了解客家人的認知與文化。諺語不僅記載著祖先們的智慧與生活習慣,也透露前人將善良、勤奮、與合群這些傳統傳承給子子孫孫的理念。若能將客家文化特性融入於客語教學中,必能使課程內容更加活潑生動,令學習者對客家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進而活用於日常生活中,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
罗香林与《粤东之风》
-
作者:高华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香林 《粤东之风》 客家歌谣 社会风俗
-
描述:歌谣、谚语等民间文学形式的研究,几乎很少人能注意到。《粤东之风》就是一部重要的客家歌谣集,是罗香林先生青少年时期的作品,这部歌谣集不仅保存了大量民间音乐和文学素材,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还
-
上杭县下都乡客家历史文化传承初探
-
作者:薛小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下都客家 历史文化 传承
-
描述:、婚丧嫁娶、饮食、岁时节日、童谣、山歌、谚语等方面,初步探讨下都客家历史文化的传承。 下都客家语言不仅属于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得以历代传承的工具,同时在词汇和语法上呈现出自己的特色,本文重在描写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