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948)
期刊(1376)
学位论文(397)
图书(110)
会议论文(55)
视频(30)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948)
期刊 (1376)
学位论文 (397)
图书 (110)
会议论文 (55)
视频 (30)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31)
2014(1746)
2013(385)
2012(438)
2011(405)
2010(337)
2009(170)
2007(100)
2006(48)
2005(23)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563)
其它(494)
客家研究辑刊(97)
侨报(90)
海峡导报(58)
台声(10)
小城镇建设(4)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上海百货(1)
新校园(阅读版)(1)
台湾客家族群民间信仰之研究--以新竹县新埔镇枋寮义民庙为中心
作者:江瑞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义民庙 
描述:使得義民祭典逐步由家族祭祀發展為跨村庄廟宇,進而全面發展成為全臺灣客家族群最重要的民間信仰。
本論文之主要發現有五:
1. 臺灣客家族群民間信仰中的三山國王與義民爺信仰,已逐漸成為其他族群
新竹縣關西地區茶產業變遷與轉化之研究
作者:楊美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茶產業  客家產業  關西 
描述:產業之永續,提出足以創造商機的藍海策略。本研究運用文獻分析法、深度訪談法及個案研究法深入探討。訪談對象包括業者、茶農、地方文史工作者等。並以時間脈絡為橫軸,以政策、環境、經濟、產業及社會人文等變動因素為縱軸,由兩者的牽引關係,依各期特徵歸納為清領時期─「有茶葉無茶業」、日治時期─「茶葉推向茶產業」、國民政府來臺初期─「產製銷重整」,以及衰退時期與轉化時期;並探究現階段業者的因應與轉化類型。文末並依研究發現作出研究建議,以提供主政機關與相關單位以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客家采茶妇女的劳动意识:以新竹县峨眉乡为例
作者:张慧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妇女  茶产业  劳动 
描述:經驗之豐富,在了解傳統至現今的採茶歷史上是為重要的見證者。以此作為研究訪談對象,這群客家採茶婦女是如何看待「採茶」一事,且「採茶」,此一從小即從事的勞動工作,到婚後、有子女奉養後仍從事採收,婦女個人的生命史中「採茶」作為貫穿生命歷程的主軸,故採茶者的生命歷程與採茶如何相互影響,是筆者所欲探究的主要問題,也是此研究目的。客家婦女向以勞動形象著稱,本研究發現其工作與家庭中的勞動配置並非一成不變,對於勞動的定義和認知也會隨著生命各階段的歷程轉變而有所不同;筆者將以「採茶」作為主要分析的勞動行為,觀察其勞動生活,並找出婦女們的勞動意識為何。
客家敬字亭文化与运作:以新竹县新丰扶云社为例
作者:谢乾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敬字亭  惜字会  客家文化  新丰扶云社  扶云社 
描述:敬畏,盼科考中舉光宗耀祖飛黃騰達,以及宗教的教化,都推波助瀾讓敬字惜紙更具正當性,也更為客家人接受且傳承。敬字亭的存在,見證客家人愛惜字紙的文化堅持。 學者專家對惜字亭的研究,卻獨獨未見「新豐扶雲社孔聖亭」的討論,「新豐扶雲社孔聖亭」建亭一百三十餘年以來,從未間斷祭祀,且有全臺獨一無二的運作組織,殊為可惜。本文補足前輩學者未及探討的遺漏,為保存敬字惜紙的文化傳統留下見證。 本文透過文獻爬梳,運用田野調查法,輔以親身參與及訪問法,對「新豐扶雲社孔聖亭」做一全面性的整理,從見證儀式的參與觀察,拍照記錄,進而訪談創社社員後裔及文史工作者,透過深度訪談,挖掘出僅在口傳之間的記憶,拼湊出更貼近真實的新豐扶雲社板塊,協助我們更深入的瞭解新豐扶雲社。我們將新豐扶雲社及孔聖亭的緣起、組織、運作情況一一補實。 本文發現敬字文化是儒家知識傳承的載體,「新豐扶雲社孔聖亭」是全臺擁有土地,因地緣及業緣型態組成的客家敬字亭組織,有創亭以來不曾間斷的客家敬字亭運作,是傳嫡子的社團組織,擁有補助出席祭祀的交通車馬費,還因應法令規定,成了全國性的社團組織,因擁有客家敬字亭文化而影響地方文化。盡管時間、法令、人事更迭,唯一不變的是傳承敬字惜紙的傳統。
清代广东移民与广西的社会变迁:以桂东南地区为重点
作者:邵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东移民  桂东南地区  社会变迁 
描述:谈了论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主体部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对清代广东移民迁移桂东南地区的情况进行描述。文章在回顾清代以前广东移民迁移桂东南地区情况的基础上,对清代广东移民移居这一地区的原因
赣南地区客家服饰研究
作者:黄丽芸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客家  客家服饰  客家工艺  客家文化 
描述:对于拯救客家文物、保护和宣扬客家文化,甚至开展客家风情旅游和开发工艺产品都有着积极影响。本文将根据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对赣南地区的客家服饰的风格,美学特征,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服饰部分包括男子服饰
多民系交集背景下惠州地区传统聚落和民居的形态研究
作者:吴少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惠州地区  传统聚落  传统民居  民系  典型特征  非典型特征  融合 
描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在受到其它民系文化的冲击下,如何保留他们的传统价值内核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有别于原有民系典型特征的并适应新环境条件的民居系统。文章首先从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概况出发,分析了惠州地区传统
客家梅州地区书院发展研究
作者:李惠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广东省  梅州市  书院 
描述:不限,下限截止至2007年底,但网络资源和数据库在时间上有所突破,空间上以梅州市现在管辖的地区为界。 @@ 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学术界对客家源流的三种看法和客家民系的形成、分布;接着简要介绍了梅州市
客家宗族与在地社会变迁-以新竹新丰凤山崎何氏宗族为例
作者:何瑞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公庙  社会变迁  客家宗族 
描述:直到日治初期,鳳山崎才由望高樓、鳳山崎、高屋、寶斗屋等四個地理區塊發展成為一個「鳳山崎庄」,重要性開始逐步提升,而且這個提升不斷加速,到了戰後,因為湖口工業 區的設置,使鳳山崎完全轉型為都市化
闽粤边客家地区的历史解析
作者:周雪香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闽粤边客家地区  明清时期  社会经济变迁 
描述:;     第二章主要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对闽粤边客家地区早期开发的影响。闽粤边客家地区是典型的山区,境内崇山峻岭,交通闭塞,远离闽、粤两省政治、经济中心
上页 1 2 3 ... 8 9 10 ... 38 39 40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