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雲林詔安客家文化圈的歷史形成--以崙背、二崙兩鄉鎮為例
作者:許瑛玳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詔安客  開墾  宗教  宗族  社會語言 
描述:希望透過詔安客的聚落開發、社會語言使用、宗教信仰以及祖先崇拜等面向,利用文化圈的概念,來突顯雲林詔安客的獨特文化特色。雲林詔安客如何保有其客家話的使用、以及許多傳統的風俗習慣,筆者認為是因為聚落相當集中的關係,這是他們仍保存其獨特的文化的一大關鍵。本論文的主要目的,是要重新尋找雲林詔安客的文化特色,並且將詔安客視為一個獨立的群體來論述。希望藉此研究所使用的文化圈的概念,可以幫助未來其他研究者在研究詔安客文化的參考資料。台灣的地方文化正不斷的在改變,未來詔安客文化會如何改變將是相當值得關注的焦點,也是很好的研究議題值得繼續探討。
认识你的第二十四年:一个儿子的叙说探究
作者:林上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说探究  父亲  再呈现  客家人  宗族  主体 
描述:大眾看待男性的觀點,在故事的探究、溯源、澄清、討論中漸漸發現、認識到更不一樣的父親:細膩、溫柔、情感豐沛、謙遜的男人。更從中看到客家人的歷史淵源、傳統客家宗族文化與習俗、糾葛的家庭關係、社會對男性
粤东客家宗族研究:以大埔长教村廖氏宗族为个案
作者:罗晓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粤东  客家  宗族纰织  廖氏宗族 
描述:中提炼出相关理论,用以建构本土宗族理论,加深对宗族各方面的理解与反思。另外,由于宗族以社区和村落为基础,在参与地方治理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考察宗族与地方治理也是当前宗族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以粤东
永定土楼群文化生态关系研究
作者:刘文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楼  土楼群  厅堂  宗祠  家庭  家族  宗族  节日仪式  文化生态  共生 
描述:在土楼群中的核心位置,体现了其作为家族之间、宗族范围内的向心性,其中包蕴了从家庭到宗族、从生人到亡者、从现世到过去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在节日仪式中体现的更为充分。实际上,上述转变表现出了建筑空间与节日
外省客家人的本土化: 以廣東陸豐莊氏宗親會為例
作者:彭芊琪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陸豐  擂茶  族群認同  客家  外省人  本土化  宗族  宗親會  移民  族群 
描述:訪談等方法進行研究,而本土化分為兩個部分來觀察,一為他們來台的土著化過程,另一為台灣興起以政治為核心的本土化運動,他們的適應情況為何。研究發現,莊氏宗親會為宗族性質的組織,成員少數是隨政府來台的軍
黄氏宗族客家住屋型制与文化研究
作者:王晨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黄氏宗族  客家住屋  文化  建筑型制  聚落形态  类型特征 
描述:该论文以坑梓镇黄氏宗族客家住屋这一客家民居为研究对象,应用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其自然文化背景、聚落形态、建筑型制、类型特征、空间特性等因素,指出黄氏宗族聚落形态和社会组织间的关系,并表明其住屋典型类型--围层,不但在居住模式上表现出?
客家宗族与在地社会变迁-以新竹新丰凤山崎何氏宗族为例
作者:何瑞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公庙  社会变迁  客家宗族 
描述:南觀音廟-鳳蓮宮,從鳳蓮宮原始樂捐簿的統計中發現何氏宗族是樂捐金額占全部樂捐姓氏排序的第一位,從鳳蓮宮第一屆亯徒名冊統計中也發現何氏族人是所更卂與廟務人數占最多的,可見何氏宗族透過公廟的運作,穩定了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苏维埃革命与农村宗族:以赣南
作者:曾小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苏维埃革命  农村宗族  赣南闽西 
描述:,很大程度上决定苏维埃革命的兴衰成败。
本文以赣南、闽西为个案,以农村宗族为研究方向,试图就20世纪二十三年代的中国共产党、苏维埃革命和农村宗族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赣南、闽西分别位于
一个客家宗族的定根与发展--杨梅阴影窝陈家的案例
作者:曾惠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杨梅阴影窝  移垦  定根  宗族组织 
描述:十五年自原鄉廣東省嘉應州興寧縣坭陂墟渡海來臺發展至今已逾二百年,本文首先從「推拉理論」及「原鄉生活方式論」著手探討原鄉生活背景對於陳家來臺發展的影響,並說明在原鄉所建構的生活方式與宗族發展的特色。陳
宗族俱乐部的生长历程:一个梅州客家村庄的例子
作者:苏慕烽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宗族俱乐部的生长历程:一个梅州客家村庄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