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二十年日本客家研究的新动态:序文
-
作者:河合洋尚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所 日本 赣南师范学院 序文 动态 社会文化 民俗学家 博士
-
描述:虽然我从本科开始直接或间接地研究客家社会文化,但第一次接触中国客家学是在进入博士班以后。2004年我在日本东京都立大学读博士时跟着导师渡边欣雄和客家籍民俗学家蔡文高博士参访了嘉应学院以及赣南师范学院的客家研究所,后来我到广东留学、
-
浅谈客家音乐融入赣州高校音乐教育的途径
-
作者:蔡思颖
期号:第22期
来源:读写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音乐 高校音乐教育 传承
-
描述:在传承和弘扬赣南本土客家音乐的过程中,赣州高校的音乐教育不仅具有较好的优势,而且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为了让大学生了解客家音乐文化,弘扬客家音乐的优秀传统,本文就客家音乐如何真正融入赣州高校音乐教育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
-
浅析客家民间艺术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
作者:肖康亮
期号:第11期
来源:大众文艺(浪漫)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设计 区域资源 客家民间艺术
-
描述:艺术设计教学要发掘特色,民间艺术便是很好的资源。客家文化艺术源远流长,艺术价值较高,赣南自古就是文化艺术比较发达的客家地区,无论在书法绘画、民间工艺、民居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都极具客家特色,这些都可以很好地将其融入到艺术设计教学中。
-
多子多福的另类解释
-
作者:惠王
期号:第11期
来源:祝你幸福(午后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子多福 兄弟姐妹 家长 君主 皇帝 享受 赣南客家 父亲 快感 白霜
-
描述:家长就是君主,没有孩子就等于皇帝没有子民,怎么去享受作威作福的快感呢?还活个他妈的鸟劲啊!我有个师兄,自小生活在赣南山村,家穷得不得了,大冬天打着赤脚,踩着白霜去山上砍柴。有八个兄弟姐妹,经常饿得嗷嗷叫。但他那个父亲,竟在八个子女中享有崇高威望。一到天黑,八个小矮人屁颠屁颠抢着去给
-
东莞清厦客家围村文化探究
-
作者:姜磊
期号:第8期
来源:兰台世界(上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先民 文化探究 建筑形式 东莞 文化内涵 历史信息 广府文化 中西结合
-
描述:清厦客家围村是粤中地区客家建筑的典型,文化内涵深厚,历史信息丰富;它脱胎于粤东北、赣南的客家建筑,又与其有明显的区别;它既带有客家先民原住地和途经迁徙地的文化烙印,又吸收了岭南广府文化极强的建筑形式,进而受客侨文化影响,中西结合,在客家建筑中独树一帜。
-
一叶白茶一缕情
-
作者:叶明镜
期号:第2期
来源: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叶、小叶两种绿茶。茶事一反常态,从种茶、管理、采茶到制作,样样讲究。功夫不负人意,醉人茶香四处飘荡,名气渐渐在广东全省传扬开来。省外贸还把寨下茶场定为出口生产基地。故乡茶飘洋过海,身价倍增,演绎出一场
-
清明追远客家路
-
作者:文文
期号:第4期
来源:海峡旅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第一站。 长汀是客家人聚居区,“客家首府”是长汀现在最致力于推广的名片。早在汉晋时期,就有大批关中与中原一带的客家先民为避乱世而渡江南下,辗转从赣北、赣中进入赣南,在与世隔绝的丛山之间开拓自己的新领地,而与长汀更为亲近的客家先祖,则是在唐末与两宋之际从赣南再东迁,从瑞金进入闽西。
-
茶园成了居民文化“阵地”
-
作者:李天义
期号:第24期
来源:社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园 客家人 龙泉区 老年人 积极引导 社区文化建设 原住居民 社区工作者 入乡随俗 四川省
-
描述:四川省成都市龙泉区洛带古镇原住居民大都为客家人,他们从粤东、粤北、闽西、赣南迁居过来,逐渐入乡随俗。客家人到四川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饮茶,一年四季,乐此不疲。久而久之,那些上了点年纪的人成天泡茶馆,在洛带古镇客家公园聚朋会友,社区工作者便将这项活动作为一种社区文化,积极引导。
-
城里城外话不同:论赣州地区西南官话方言岛的形成
-
作者:刘蕾
期号:第20期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州 西南官话 方言岛
-
描述:赣州是中国客家的最早的城市,也是中国最大的客家城市.但赣州市内,客家方言和赣州话混杂,成为赣南客家大本营中一块西南官话方言岛.本文根据前人的说法,结合历史资料,推测了赣州方言岛的形成原因,认为
-
缘脉相通优势尽展:发挥人缘地缘客缘优势,大力推进对台工作创
-
作者:李坊涛
期号:第9期
来源:台湾工作通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缘 对台工作 地缘 赣州市 台湾人 和平发展 两岸关系 地理位置 中国 台湾省
-
描述:江西省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俗称“赣南”,是中部六省距离台湾最近的设区市。近年来,赣州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充分发挥赣州与台湾问“血脉交融的人缘亲情、相近相似的地理位置、同根同源的客家文化”等人缘地缘客缘优势.全面做好台湾人民工作,大力推进对台丁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