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船灯艺术特征之研究:以武平船灯实地考察为例
-
作者:李金萍
期号:第2期
来源:学术问题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俗歌舞 武平船灯 艺术特征
-
描述:民俗歌舞武平船灯是一种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的,集歌、乐、舞、戏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深入挖掘武平地区的音乐素材,对其艺术特征进行考察分析与理论研究,是继承并保护这项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对丰富客家音乐的内容,也有一定现实意义。
-
城北 独具魅力的客家小镇
-
作者:余辉 钟兴明 曾仕谦 温惠婷
期号:第2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兰花 樱花 广东省 珠三角 客家 养生 梅江 品鉴 生态旅游 田园风光
-
描述:兰花品鉴园、玉水古村、山居美乐地·樱花休闲养生谷、联辉楼……构成了梅江区城北镇美丽如画的田园风光。梅江区首届兰花节等节会、广东省国兰精品展暨秋兰品鉴会先后在该镇举办,吸引了梅州本地、潮揭汕、珠三角、江西、福建等地游客20多万人次前来品兰花、赏樱花,让更多人记住了城北这个独具魅力的客家小镇。
-
试谈《落地花鼓》的传承与发展
-
作者:洪树湘
期号:第17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落地花鼓 传承 发展
-
描述:乐性,成为客家地区传统曲艺表演的一特色。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保持她独特的魅力,继续在繁荣发展的客家文化中保持一席之地,得到传承发展,成为当前迫切的议题。作为《落地
-
岭南才子的先见之明:兼论宋湘鲜为人知的若干独特见解
-
作者:邓仁权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湘 才子 岭南 梅州市 嘉应州 翰林院 文渊阁 知府
-
描述:宋湘(1757-1827);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白渡镇创乐象湖村)人。宋湘在世时,曾任翰林院编修,四川、贵州乡试主考,文渊阁校理,咸安宫、国史馆、文颖馆总纂。尔后被派往云南,先后担任曲靖、广南、大理、凤庆、保山、楚雄任知府,期间还兼任迤西、迤南、盐法道员,官至湖北督粮道。
-
建筑设计中学校教育和客家文化融入元素的综合应用
-
作者:冯永富
期号:第7期
来源:中华民居(学术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在建筑设计中,尤其是学校建筑施工整体工艺中,要突出对学校教育与客家文化的融入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突出整个建筑设计与学校教育、客家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特点,将有很大价值。本文将选取广东河源雅居乐花园中小学的建筑设计为实例,突出学校教育与客家文化在建筑中的应用分析,探讨具体的建筑设计方案。
-
山海和鸣 土楼回响——交响诗篇《土楼回响》评析
-
作者:蔡乔中
期号:第7期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郑小瑛 交响诗 爱乐乐团 作曲家 创作 指挥家 深邃 客家 土楼 家风
-
描述:第一部专门为客家人创作的交响乐”①,也是“客家文化史上绝无仅有的第一部交响乐”②。该作在最近刚刚结束的首届全国音乐“金钟奖”的“管弦乐——大型交响合唱作品”评奖中荣获唯一的金奖,其艺术价值再次得到
-
客家教育与思考
-
作者:叶少玲
期号:第8期
来源: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育 教育史 客家史
-
描述:客家地区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客家人的教育观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并具有鲜明的客家特点,由此决定了客家教育长期兴旺发达的社会原因,及其辉煌的社会效果。客家教育的发展实践,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和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等都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
-
小谈客家赣南茶文化
-
作者:黄盛昌
期号:第2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文化 客家 赣南 自然灾害 中原 点茶 点心 酒
-
描述:中有乐!赣南各县农民种茶、饮茶也逐渐普遍了,先后出现宁都小布岩茶、翠微金精茶,兴国的均福山云雾茶,于都的盘古山银毫,崇义阳岭茶,上犹梅岭毛尖、九曲毛尖;《还魂记》故事的发源地大余等地农民也陆续种茶
-
过节怎可缺少大餐?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2期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团圆饭 粤菜 菜肴 寓意 餐厅 假日酒店 传统 气氛 北方 烹制
-
描述:的气氛犒赏自己犒赏亲朋好友,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 讨个粤菜的好彩头 讲究彩头和寓意是中国菜命名的一大特色,粤菜具有更多“乐美名为怡情”的传统,内涵上也更为繁复庞杂
-
林生祥 大地书房
-
作者:熊寥
期号:第9期
来源:名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之时,故乡美浓的生活和文化浮在林生祥的身体里,更像是一个背景。 “当时有一天是国王爷生日,有人说谁谁的儿子不是弄了一个乐团吗,就把我们叫回去唱。但没唱几首,大家就都散了,好几百人只剩11个。他们觉得摇滚乐怎么能够让王爷去听?那时候我觉得自己的音乐可能回不了家了,离传统音乐的根源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