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话语空间中的民俗风水:日本冲绳县与中国客家地区的比较研究
-
作者:河合洋尚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日本学者 客家地区 冲绳县 中国 话语空间 风水 民俗 中华
-
描述:筑1993:92),
-
『广东语会话篇(1916年再版)』の同字异注について:声母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2期
来源:台湾日本语文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语会话篇』 同字异注 日本统治时期 客语假名 音声音韵 『广东语会话篇』 同字异注 日本统治时期 客家语仮 名遣い 音声音韵
-
描述:及现代客语的源流与变迁研究的探究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研究的结果显示,声母的「同字异注」产生主要是基於客语与日语内部音韵结构根本上的差异,特别是客语独有的有气·无气音的区别、齿破擦音等。但是,硬口盖鼻音的「同字异注」表记则忠实地反映客、日两种语言在音声上的差异。另外,客语口语音在语流上的变异现象也若干地反映在「同字异注」的表记中。
-
客家语言、文化kap认知─以四县客话ê「公」、「嫲」语词做例
-
作者:陈慕真
期号:第2期
来源:台语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县客话 客语特徵词 公 嫲 性别认知
-
描述:原意是指男性、公ê,「嫲」是指女性、母ê,m-koh tī客語有一寡表面上無性別意涵ê語詞mā有「公」kap「嫲」ê區別,可比講,「鼻公」(指:鼻仔)、「蝦公」(指:蝦仔)、「笠嫲」(指:笠仔)、「刀嫲」(指:刀仔)。這篇論文beh探討客語語詞內底「公」、「嫲」ê語詞,透過語詞ê整理kap分析,進一步探討tsit種以性別做區分ê語詞kap客家文化、以及客家人性別認知ê關係。
-
话题:客家文化与特色教育:以特色教育推动学校品牌建设
-
作者:刘艳红
期号:第6期
来源:广东教育:综合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特色教育 品牌建设 客家文化 学校 话题 客家民系 客家人 民情风俗
-
描述:客家人虽是汉族中的一个民系,却有其独特的民情风俗。如妇女从不裹脚,喜戴凉帽,男女喜唱客家山歌;客家人勤朴诚实,热情好客,这成为客家民系的独特文化。客家人爱国爱乡,但不固守旧业,为了寻求发展,离乡别井,开居创业,故有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的说法。
-
对话美国驻华使团副团长王晓岷:中美多交流免误读
-
作者:马欢
期号:第12期
来源:时代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进展和变化? 王晓岷:2012年1月19日,奥巴马总统宣布要让去美国签证的流程更加便捷,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流程的简化便捷让更多的人都去到美国,不管是去旅游、经商或者是学习,有了越多的交流双方的理解就会越多,尤其是跟美国的年轻人的交流。 就中美双方的学习交流来说,很多的中国学生到美国学习。
-
一本客家研究的扎实作品:评《饮水思源:一个中国乡村的道德话
-
作者:邹礼跃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乡村社会 道德话语 一个中国 客家研究 饮水 作品 传统研究 前工业社会
-
描述:人类学的传统研究对象往往是一些前工业社会,因此乡村社会经常成为人类学者选择研究的理想场合。乡村社会之所以会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传统对象,主要是由于小型的乡村社区更容易进行人类学式的整体性描述和分析
-
广东方音特点初探
-
作者:梁猷刚
期号:第2期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韵尾 梅县话 海南话 潮汕话 广州话 北京音 韵母 声母 北京语音 喉塞音
-
描述:通话有三套“塞擦音·擦音”声母:j q x,zh ch sh,z c s”.广东各地方言一般只有相应的一组声母.潮汕话、海南话、梅县话是舌尖齿背的塞擦音和擦音z c s[tsts‘s],广州话是舌叶齿龈的塞擦音和擦音z c s[t∫ t∫’∫](为了印刷方便,舌叶音也用z c s 来表示).
-
论兴国客家山歌“哎呀嘞”的艺术特色
-
作者:谢征 肖艳平
期号:第11期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艺术特色 兴国山歌 客家人 语气词 客家话 语调 主体 音乐 歌曲
-
描述:儿女生活中难以割舍的情结。一、兴国客家话的语调特色及含义
-
是“沉”还是“澄”——与覃远雄先生商榷
-
作者:雷昌蛟
期号:第3期
来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沉 澄 古文献用例 四声别义
-
描述:中的“沉”与西南官话、湘方言中的“澄”混为一谈,值得商榷。
-
“比较视野下的客家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梅州召开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所 学术研讨会 民俗文化 梅州 研究机构 主要议题 客家文化 民俗艺术 社会变迁
-
描述:为不同地域的客家研究者搭建学术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使客家研究更加客观、理性和深入。本次学术讨论会有两场主题报告,其均于客家研究和建构客家学有重要的推进作用。第一场报告以“族群关系”为关键词。中山大学陈春声教授探析了韩江流域客家人被视为一个族群的观念历史形成过程,指出这一观念的形成明显受到该地域百姓口耳相传的关于祖先来源的“历史记忆”的影响,但关键在于实现对日常生活经验所形成的人群分类观念的超越。台湾中央大学丘昌泰教授通过比较台北市和高雄市隐形客家人口指出:隐性化程度与客语能力呈反比关系;都会客家家庭中子女,其客语能力亦随隐形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大都会的客家人为了谋求生活,刻意隐藏自己的性格,借着族群、语言、行为与婚姻的同化而逐渐淡化客家的自我认同与客家意识,因而丧失客家的特质,从学理上讲,台湾都会客家这种隐形化情况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