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980)
期刊(592)
学位论文(240)
会议论文(20)
图书(9)
视频(6)
按栏目分组
报纸 (980)
期刊 (592)
学位论文 (240)
会议论文 (20)
图书 (9)
视频 (6)
按年份分组
2015(6)
2014(763)
2013(196)
2012(217)
2011(190)
2010(156)
2008(86)
2007(57)
2005(21)
2000(2)
按来源分组
客家研究辑刊(33)
嘉应学院学报(12)
农业考古(9)
客家文博(5)
家具与室内装饰(3)
岭南文史(3)
惠州学院学报(2)
家具与环境(1)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
咸宁学院学报(1)
去梅州:做一次心灵SPA
作者:胡雯雯  期号:第34期 来源:南都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性:清晨在鸟叫声中自然醒来,在天然山泉泳池中游几圈:早餐是这里自产蔬果和客家小吃,饭后到道南庵喝茶听雨,放晴后再骑上自行车转悠一圈,顺便跟采茶的村民聊聊天…… 度假村里的开心农场 每到冬季,南迁的大雁会经过这儿。温暖湿润,有山有水的诱惑,总让它们舍不得离开,因此这里取名“雁鸣湖”。
在作文教学中巧用客家土楼文化资源浅谈
作者:江剑锷  期号:第2期 来源:新课程研究·作文教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作文教学  文化资源  巧用  民俗文化  客家文化  作文资源  作文要求 
描述:的名山胜地,穿梭在土楼之中,流连于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恩赐。一次次参观游览,让学生不断感受祖辈们的智慧和才干,同时传统文化与爱国精神强烈地震撼着他们的心灵。
那1000米的信步
作者:黄少坚  期号:第8期 来源:闽南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有着一般的目光、一般的思考,以及一些天机不可泄露的智慧。那时,河北才子纪晓岚来这里当主考,还在树旁留下“参天黛色常如此,点首朱衣或是君”的感慨。 作为清皇任命的主考官,纪晓岚当年挥毫时的派头自然相当给
月之银(外一篇)
作者:温燕霞  期号:第4期 来源:百花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精雕细镂的花饰,还有极为实用的刀剑、牙剔、耳挖、镊子,俗称“牙牌”。当它们默然无声地潜藏于箱底时,上面的每一条纹路都变成了大脑的沟回,存储着客家长辈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晚辈的爱心。当岁月在这种期盼中慢慢
站岭古道,筚路蓝缕客家路
作者:阮任艺  期号:第6期 来源:海峡旅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石壁,这个地图上挺难找到的小城,是见证一场场迁徙的重要地点。从石壁到石城间的站岭古道,古称闽粤通衢,亦是一条筚路蓝缕的客家之路。 石壁,被自然夺回的站岭古道 石壁,宁化西部县辖下的一个小镇,地图
新论摘编
作者:暂无 期号:第7期 来源:文明与宣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伦理思想  “比较优势”  道德基础  落后国家  文化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品  竞争力  竞争优势  文化普遍主义  劳动成本 
描述:工作积极性?是效率的道德基础在起作用。 第二个例子、遇到特大的自然灾害时,如 1998年中国遇到特大洪水灾害时,为什么国民有这么大的凝聚力,发扬抗洪救灾的精神,互助友爱,拼命工作、抢险?是效率
走进神奇的福建土楼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3期 来源:科技信息·探索与发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个时期的建筑艺术、建筑风格都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模式和内涵。 这些立面多姿、造型各异、高大雄伟的方圆土楼,以自然村落为单位,错落有致、和谐协调地与蓝天大地、青山绿水融为一体,组合成气势磅礴、壮丽非凡的土
台湾口传文学语文统整教学研究:以「平溪相褒歌」为例
作者:洪宏元  来源:2005台湾文学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课程统整  口传文学  相褒歌  立体性 
描述:可成为教学的新概念。口传文学是先民在绵长历史中逐渐发展而来的,它包含着在地人们的智慧和情感,台湾是个多语族的社会,自然创作出各种语言的口传文学。台湾北部种植茶叶的区域发展出台湾闽南语的采茶山歌,俗称
海峡西岸觅茶踪
作者:吴志远  期号:第4期 来源:大武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邀请我们此行的东道主是茶商,就是在全国开了1000多家茶行的台资企业天福集团。 很自然,品茗茶,看茶艺,访茶人,听茶经,阅茶史,观茶事,闻茶道,就成了我们此番闽南之行的主线。 不消说,跟着茶人游览
土牛客家文化展演中的物与时间性
作者:李美仪  期号:第6期 来源:文资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展示  时间性  土牛刘氏家族  物件研究  客家文化 
描述:。在特殊的展示脈絡下,物件時間性涉及劉氏家族對於過去、歷史與自我身份的不同詮釋,自然時間轉換為人文時間與家族時間的體現、家族歷史發展脈絡與族群認同。從土牛客家文化館出發,藉由時間的視角省思物件於社會文化中所呈現的深刻意義,以更多元的觀點理解時間交織於文化中的表現及其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