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识课程结合文创产业实习实作的经验:以「海洋文明与台湾历史
-
作者:曾贤熙
期号:第1期
来源:文化创意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客家文化 桐花祭 行动阅读灯
-
描述:委会推动文化产业的成功例子,100学年度第1学期,将通识核心课程「海洋文明与台湾历史—客家文化意象导向生活科技」课目中加入实习实作的单元设计,让同学将电子零组件透过实习教学,组合成科技产品LED行动阅读
-
客家山歌在高中音乐课程中的开发与运用
-
作者:廖有忠
期号:第7期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高中 音乐 开发 运用
-
描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高中音乐课程也加快了资源开发的步伐,加大了民歌教学的开发力度。客家山歌作为我国著名的民歌歌种之一,具有其独特的音乐特性和文化气息,本文以客家山歌为主,就高中音乐课堂对客家山歌的开发与运用做了探讨和分析。
-
客家黄酒制作:生物实验校本课程开发尝试
-
作者:温伟盛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学生物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酒 客家人 制作过程 客家文化 校本课程开发 岭南文化 初中生物 中学生物学实验 尝试 生活习俗
-
描述:1课程设想来源初中生物学的实验开设要求结合生活实际,反映出生物跟生活的结合。由于笔者所执教的以客家人为主,客家文化作为我国岭南文化的一支特殊文化分支,其历史悠长,很多生活习俗都保留至今。客家黄酒是我国黄酒的一个分支,在黄酒行业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具有酒体甘醇、香气浓郁、鲜甜爽口、回味悠长特点。
-
论“乡土资源”在文化生活课程中的运用
-
作者:夏玉西
期号:第4期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资源 新课标 生活课程 客家文化 教学实践 文化资源 赣南采茶戏 文化生活 江西省 文化现象
-
描述:2011年是江西省新课标高考的第一年。2008年秋季我和同事们从高一年级开始了政治新课标的教学实践,回想近三年的新课标教学,令我们感触最深的是把乡土资源创造性地运用到课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们家乡赣州有着丰富的宋城资
-
浅谈客家山歌高校课程化教学模式
-
作者:王小锋
期号:第10期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高校课堂 课程化
-
描述:在地方音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各地区的专业音乐院校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广东嘉应学院将客家山歌引进了课堂,在客家地方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拟对客家山歌以高校课程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传承与发展展开讨论与探索。
-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引入学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及运用研究
-
作者:谭东辉
期号:第6期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民俗 引入 学校体育 可行性分析 运用研究
-
描述:担顶力等.为此,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时间上、内容上、形式上改进完善将其引入赣南地域学校体育课程中,它将大大改善当地体育教学内容缺乏和枯燥现象,对于开发体育课程资源,转变课程功能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
梅州客家人群非饮食因素与胃癌的关系
-
作者:杨宇辉 丘波 邹浩元
期号:第24期
来源: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胃肿瘤 客家人群 非饮食因素
-
描述:作与胃癌发生呈正相关,而使用抽油烟机、高文化程度则与胃癌发生呈负相关。(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慢性胃炎病史(OR=35.329,95%CI:4.896~154.920)、污染性
-
长汀县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研究和实施
-
作者:黎镐鸿
期号:第S1期
来源: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村能源 综合建设 长汀县 能源消费量 标煤 商品能源 生活用能 生产用能 石油液化气 转换效率
-
描述:。2、社会特征一是革命圣地。1994年1月,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长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革命斗争的政治、军事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二是客家首府
-
实施“和”文化育人展现山区教育魅力
-
作者:黄伟平
期号:第9期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育人 山区教育 教育魅力 2010年 “和”文化 文化活动 地域文化 建设规划
-
描述:发了《和平县中小学强项和特色建设规划方案(2012--2020)》,强力推动“和”文化育人理念。
-
鹿野乡立托儿所实施多元文化的教学活动分享
-
作者:宋敏慧 胡淑美 郭李宗文
期号:第295期
来源:幼儿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輔導多元文化」計畫下,由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系教授指導,教學活動融入四個族群-閩南、客家、阿美族及越南,藉此落實幼兒與自我、幼兒與社會、幼兒與鹿野鄉、幼兒與多元文化的學習和經驗,而保育員的角色即是引導幼兒體驗多樣化的多元文化議題,建立幼兒的自信,並指導幼兒學習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