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87)
期刊(172)
学位论文(47)
图书(13)
视频(7)
会议论文(6)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87)
期刊 (172)
学位论文 (47)
图书 (13)
视频 (7)
会议论文 (6)
按年份分组
2015(7)
2014(253)
2013(68)
2012(81)
2011(66)
2008(35)
2007(14)
2006(5)
2003(4)
199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54)
客家研究辑刊(14)
客家文博(3)
寻根(2)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
山东教育(1)
广西社会科学(1)
安全与健康(1)
中国女性(中文海外版)(1)
生态文化(1)
沾“官”多贬释
作者:欧阳德祥  期号:第1期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脱离群众  官僚主义  工作作风 
描述:不知从哪朝哪代起,语言、文字一沾上官字,就多为贬义了,如官架子、官腔、官样文章等,而将那些脱离群众,只知发号施令而不进行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也冠名为官僚主义。其实,沾官多贬不是哪个人的
对族氏符号和短铭的理解
作者:张振林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徽  族氏文字  标记符号  铭文 
描述:记符号的区别,并以在客家民俗和家庭用具中看到的标记,论证了对族氏符号性质的判断。文章最后对商、周青铜器中不同类型的短铭,提出自己的看法,包括不同意把△(图二)当作文字释为“举”。
客家方言的分区(稿)
作者:谢留文 黄雪贞  期号:第3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方言片  语音特点 
描述:本文为新编《中国语言地图集》"客家方言"图文字说明稿.本文在1987年《中国语言地图集》基础上,根据近二十年来客家方言的调查研究成果,对客家方言重新划分,并说明各片的语音特点.
《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的辨误和商榷
作者:邝永辉  期号:第5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  客家研究  编辑出版 
描述:本文校订了《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一书的114处文字、常识性错误,纠正6处行文错误,并指出与事实不符的5个问题与作者商榷。旨在引起作者和编者的注意,更正错误,使该书在客家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昙花一现”发人深思
作者:杨琦  期号:第2期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梅戏  剧团  明溪县  语系  剧种  闽西北  演员  诔文  莆仙  客家语 
描述:确实有着记述的价值,那末,明溪黄梅戏剧团的消亡,也毋庸置疑地有写一篇文字的必要了。于是我乃改“祭”为“记”,希能引起黄梅戏界的朋友一些思索。
沉稳的灰色魅力:客家民居石雕花窗艺术
作者:林爱芳  期号:第7期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石雕花窗 
描述:石雕花窗被广泛应用于客家民居。石雕窗棂丰富的文字和吉祥物图案使石雕花窗彰显出沉稳的灰色魅力,同时,也凸显出客家民居石雕花窗精雕淡雅、简洁朴实的艺术特色,达到装饰与实用的高度统一。
客家史书及其它
作者:郑小琼  期号:第3期 来源:散文诗(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客家史书在乌云的世纪,从隐赜的史书间波澜潜行,时间剥落信仰的夔龙。戌,祖先们站在边陲,干枯成史书与祭鼎的文字,后裔们觳觫礼拜。清风明月送来一束寂静,岁月的足踝隐没于瓦砾
黄遵宪与中日文化交流
作者:赖贤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遵宪  中国  日本  文化交流  诗歌创作  国际关系  意象  程朱学 
描述:“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草完明治维新史,咏到中华以外天。”这是近代诗人黄遵宪离开日本时,在日本书写《日本国志》和吟咏扶桑风物情怀的写照。
宁化佳味老鼠干
作者:连允东  期号:第3期 来源:餐饮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老鼠  宁化  烹饪原料  史料记载  地方名菜  客家人  熏烤  野味 
描述:福建出产的烹饪原料中,有遐尔闻名的“八大干”,其中之一便是客家祖地的宁化“老鼠干“。早在晋、汉的史籍中,就有记载我国先人食“老鼠干”的习俗。据史料记载:老鼠干、腊狐狸等野味的猎取与熏烤是畲、瑶同胞首创,被客家人在长年的迁徙中接受过来,经过改进成为今天宁化的地方名菜。
四川方言的形成
作者:崔荣昌  期号:第1-4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川方言  四川人口  湘方言  现代汉语方言  客家方言  清朝前期  四川省  客家人  元末明初  官话方言 
描述:方言这么三大类。此外,从一些文献记载的材料看,四川境内可能还有闽方言岛,不过至今尚未发现。探讨这三类方言的来历,对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和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了解汉语方言之间的相互影响,都是必需的。